©PaperWeekly 原创 · 作者 | 苏剑林
单位 | 追一科技
研究方向 | NLP、神经网络
前几天在群里大家讨论到了“Transformer 如何解决梯度消失”这个问题,答案有提到残差的,也有提到 LN(Layer Norm)的。这些是否都是正确答案呢?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有趣而综合的问题,它其实关联到挺多模型细节,比如“BERT 为什么要 warmup?”、“BERT 的初始化标准差为什么是 0.02?”、“BERT 做 MLM预测之前为什么还要多加一层 Dense?”,等等。本文就来集中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梯度消失说的是什么意思?
在文章《也来谈谈 RNN 的梯度消失/爆炸问题》中,我们曾讨论过 RNN 的梯度消失问题。事实上,一般模型的梯度消失现象也是类似,它指的是(主要是在模型的初始阶段)越靠近输入的层梯度越小,趋于零甚至等于零,而我们主要用的是基于梯度的优化器,所以梯度消失意味着我们没有很好的信号去调整优化前面的层。
换句话说,前面的层也许几乎没有得到更新,一直保持随机初始化的状态;只有比较靠近输出的层才更新得比较好,但这些层的输入是前面没有更新好的层的输出,所以输入质量可能会很糟糕(因为经过了一个近乎随机的变换),因此哪怕后面的层更新好了,总体效果也不好。最终,我们会观察到很反直觉的现象:模型越深,效果越差,哪怕训练集都如此。
解决梯度消失的一个标准方法就是残差链接,正式提出于 ResNet
[1]
中。残差的思想非常简单直接:你不是担心输入的梯度会消失吗?那我直接给它补上一个梯度为常数的项不就行了?最简单地,将模型变成
这样一来,由于多了一条“直通”路
,就算
中的
梯度消失了,
的梯度基本上也能得以保留,从而使得深层模型得到有效的训练。
然而,在 BERT 和最初的 Transformer 里边,使用的是 Post Norm 设计,它把 Norm 操作加在了残差之后:
其实具体的 Norm 方法不大重要,不管是 Batch Norm 还是 Layer Norm,结论都类似。在文章《浅谈 Transformer 的初始化、参数化与标准化》
[2]
中,我们已经分析过这种 Norm 结构,这里再来重复一下。
在初始化阶段,由于所有参数都是随机初始化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
与
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向量,如果假设它们各自的方差是 1,那么
的方差就是 2,而
操作负责将方差重新变为 1,那么在初始化阶段,
操作就相当于“除以
”:
我们知道,残差有利于解决梯度消失,但是在 Post Norm 中,残差这条通道被严重削弱了,越靠近输入,削弱得越严重,残差“名存实亡”。所以说,在 Post Norm 的 BERT 模型中,LN 不仅不能缓解梯度消失,它还是梯度消失的“元凶”之一。
那么,问题自然就来了:既然 LN 还加剧了梯度消失,那直接去掉它不好吗?
是可以去掉,但是前面说了,
的方差就是 2 了,残差越多方差就越大了,所以还是要加一个 Norm 操作,我们可以把它加到每个模块的输入,即变为
,最后的总输出再加个
就行,这就是 Pre Norm 结构,这时候每个残差分支是平权的,而不是像 Post Norm 那样有指数衰减趋势。
当然,也有完全不加 Norm 的,但需要对
进行特殊的初始化,让它初始输出更接近于 0,比如 ReZero、Skip Init、Fixup 等,这些在《浅谈 Transformer 的初始化、参数化与标准化》
[2]
也都已经介绍过了。
但是,抛开这些改进不说,Post Norm 就没有可取之处吗?难道 Transformer 和 BERT 开始就带了一个完全失败的设计?
显然不大可能。虽然 Post Norm 会带来一定的梯度消失问题,但其实它也有其他方面的好处。最明显的是,它稳定了前向传播的数值,并且保持了每个模块的一致性。比如 BERT base,我们可以在最后一层接一个 Dense 来分类,也可以取第 6 层接一个 Dense 来分类;但如果你是 Pre Norm 的话,取出中间层之后,你需要自己接一个 LN 然后再接 Dense,否则越靠后的层方差越大,不利于优化。
其次,梯度消失也不全是“坏处”,其实对于 Finetune 阶段来说,它反而是好处。在 Finetune 的时候,我们通常希望优先调整靠近输出层的参数,不要过度调整靠近输入层的参数,以免严重破坏预训练效果。而梯度消失意味着越靠近输入层,其结果对最终输出的影响越弱,这正好是 Finetune 时所希望的。所以,预训练好的 Post Norm 模型,往往比 Pre Norm 模型有更好的 Finetune 效果,这我们在《RealFormer:把残差转移到 Attention 矩阵上面去》也提到过。
其实,最关键的原因是,在当前的各种自适应优化技术下,我们已经不大担心梯度消失问题了。
这是因为,当前 NLP 中主流的优化器是 Adam 及其变种。对于 Adam 来说,由于包含了动量和二阶矩校正,所以近似来看,它的更新量大致上为
可以看到,分子分母是都是同量纲的,因此分数结果其实就是
的量级,而更新量就是
量级。也就是说,理论上只要梯度的绝对值大于随机误差,那么对应的参数都会有常数量级的更新量;这跟 SGD 不一样,SGD 的更新量是正比于梯度的,只要梯度小,更新量也会很小,如果梯度过小,那么参数几乎会没被更新。
所以,Post Norm 的残差虽然被严重削弱,但是在 base、large 级别的模型中,它还不至于削弱到小于随机误差的地步,因此配合 Adam 等优化器,它还是可以得到有效更新的,也就有可能成功训练了。当然,只是有可能,事实上越深的 Post Norm 模型确实越难训练,比如要仔细调节学习率和 Warmup 等。
大家可能已经听说过,Warmup 是Transformer训练的关键步骤,没有它可能不收敛,或者收敛到比较糟糕的位置。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说有了Adam就不怕梯度消失了吗?
要注意的是,Adam 解决的是梯度消失带来的参数更新量过小问题,也就是说,不管梯度消失与否,更新量都不会过小。但对于 Post Norm 结构的模型来说,梯度消失依然存在,只不过它的意义变了。根据泰勒展开式:
也就是说增量
是正比于梯度的,换句话说,梯度衡量了输出对输入的依赖程度。如果梯度消失,那么意味着模型的输出对输入的依赖变弱了。
Warmup 是在训练开始阶段,将学习率从 0 缓增到指定大小,而不是一开始从指定大小训练。如果不进行 Wamrup,那么模型一开始就快速地学习,由于梯度消失,模型对越靠后的层越敏感,也就是越靠后的层学习得越快,然后后面的层是以前面的层的输出为输入的,前面的层根本就没学好,所以后面的层虽然学得快,但却是建立在糟糕的输入基础上的。
很快地,后面的层以糟糕的输入为基础到达了一个糟糕的局部最优点,此时它的学习开始放缓(因为已经到达了它认为的最优点附近),同时反向传播给前面层的梯度信号进一步变弱,这就导致了前面的层的梯度变得不准。但我们说过,Adam 的更新量是常数量级的,梯度不准,但更新量依然是数量级,意味着可能就是一个常数量级的随机噪声了,于是学习方向开始不合理,前面的输出开始崩盘,导致后面的层也一并崩盘。
所以,如果 Post Norm 结构的模型不进行 Wamrup,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往往是:loss 快速收敛到一个常数附近,然后再训练一段时间,loss 开始发散,直至 NAN。如果进行 Wamrup,那么留给模型足够多的时间进行“预热”,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抑制了后面的层的学习速度,并且给了前面的层更多的优化时间,以促进每个层的同步优化。
这里的讨论前提是梯度消失,如果是 Pre Norm 之类的结果,没有明显的梯度消失现象,那么不加 Warmup 往往也可以成功训练。
喜欢扣细节的同学会留意到,BERT 默认的初始化方法是标准差为 0.02 的截断正态分布,在《浅谈 Transformer 的初始化、参数化与标准化》
[2]
我们也提过,由于是截断正态分布,所以实际标准差会更小,大约是
。这个标准差是大还是小呢?对于 Xavier 初始化来说,一个
的矩阵应该用
的方差初始化,而 BERT base 的
为 768,算出来的标准差是
。这就意味着,这个初始化标准差是明显偏小的,大约只有常见初始化标准差的一半。
为什么 BERT 要用偏小的标准差初始化呢?事实上,这还是跟 Post Norm 设计有关,偏小的标准差会导致函数的输出整体偏小,从而使得 Post Norm 设计在初始化阶段更接近于恒等函数,从而更利于优化。具体来说,按照前面的假设,如果
的方差是
的方差是
,那么初始化阶段,
操作就相当于除以
。如果
比较小,那么残差中的“直路”权重就越接近于 1,那么模型初始阶段就越接近一个恒等函数,就越不容易梯度消失。
正所谓“我们不怕梯度消失,但我们也不希望梯度消失”,简单地将初始化标注差设小一点,就可以使得
变小一点,从而在保持 Post Norm 的同时缓解一下梯度消失,何乐而不为?那能不能设置得更小甚至全零?一般来说初始化过小会丧失多样性,缩小了模型的试错空间,也会带来负面效果。综合来看,缩小到标准的 1/2,是一个比较靠谱的选择了。
当然,也确实有人喜欢挑战极限的,最近笔者也看到了一篇文章,试图让整个模型用几乎全零的初始化,还训练出了不错的效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读读,文章为《ZerO Initialization: Initializing Residual Networks with only Zeros and Ones》
[3]
。
最后,是关于 BERT 的 MLM 模型的一个细节,就是 BERT 在做 MLM 的概率预测之前,还要多接一个 Dense 层和 LN 层,这是为什么呢?不接不行吗?
之前看到过的答案大致上是觉得,越靠近输出层的,越是依赖任务的(Task-Specified),我们多接一个 Dense 层,希望这个 Dense 层是 MLM-Specified 的,然后下游任务微调的时候就不是 MLM-Specified 的,所以把它去掉。这个解释看上去有点合理,但总感觉有点玄学,毕竟 Task-Specified 这种东西不大好定量分析。
这里笔者给出另外一个更具体的解释,事实上它还是跟 BERT 用了 0.02 的标准差初始化直接相关。刚才我们说了,这个初始化是偏小的,如果我们不额外加 Dense 就乘上 Embedding 预测概率分布,那么得到的分布就过于均匀了(Softmax 之前,每个 logit 都接近于 0),于是模型就想着要把数值放大。
现在模型有两个选择:第一,放大 Embedding 层的数值,但是 Embedding 层的更新是稀疏的,一个个放大太麻烦;第二,就是放大输入,我们知道 BERT 编码器最后一层是 LN,LN 最后有个初始化为 1 的 gamma 参数,直接将那个参数放大就好。
模型优化使用的是梯度下降,我们知道它会选择最快的路径,显然是第二个选择更快,所以模型会优先走第二条路。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最后一个 LN 层的 gamma 值会偏大。如果预测 MLM 概率分布之前不加一个 Dense+LN,那么 BERT 编码器的最后一层的 LN 的 gamma 值会偏大,导致最后一层的方差会比其他层的明显大,显然不够优雅;而多加了一个 Dense+LN 后,偏大的 gamma 就转移到了新增的 LN 上去了,而编码器的每一层则保持了一致性。
事实上,读者可以自己去观察一下 BERT 每个 LN 层的 gamma 值,就会发现确实是最后一个 LN 层的 gamma 值是会明显偏大的,这就验证了我们的猜测~
本文试图回答了 Transformer、BERT 的模型优化相关的几个问题,有一些是笔者在自己的预训练工作中发现的结果,有一些则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所做的直观想象。不管怎样,算是分享一个参考答案吧,如果有不当的地方,请大家海涵,也请各位批评斧正。
[1] https://arxiv.org/abs/1512.03385
[2] https://kexue.fm/archives/8620
[3] https://arxiv.org/abs/2110.12661
感谢 TCCI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对于 PaperWeekly 的支持。TCCI 关注大脑探知、大脑功能和大脑健康。
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优质内容以更短路径到达读者群体,缩短读者寻找优质内容的成本呢?答案就是:你不认识的人。
总有一些你不认识的人,知道你想知道的东西。PaperWeekly 或许可以成为一座桥梁,促使不同背景、不同方向的学者和学术灵感相互碰撞,迸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PaperWeekly 鼓励高校实验室或个人,在我们的平台上分享各类优质内容,可以是最新论文解读,也可以是学术热点剖析、科研心得或竞赛经验讲解等。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知识真正流动起来。
📝 稿件基本要求:
• 文章确系个人原创作品,未曾在公开渠道发表,如为其他平台已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请明确标注
• 稿件建议以 markdown 格式撰写,文中配图以附件形式发送,要求图片清晰,无版权问题
• PaperWeekly 尊重原作者署名权,并将为每篇被采纳的原创首发稿件,提供业内具有竞争力稿酬,具体依据文章阅读量和文章质量阶梯制结算
📬 投稿通道:
• 投稿邮箱:hr@paperweekly.site
• 来稿请备注即时联系方式(微信),以便我们在稿件选用的第一时间联系作者
• 您也可以直接添加小编微信(pwbot02)快速投稿,备注:姓名-投稿
△长按添加PaperWeekly小编
🔍
现在,在「知乎」也能找到我们了
进入知乎首页搜索「PaperWeekly」
点击「关注」订阅我们的专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