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ESMO】专家解读: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再添新证,改变我国胃癌治疗格局

2018 年 10 月 21 日 肿瘤资讯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阿帕替尼是全球首个在晚期胃癌中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也是晚期胃癌标准化治疗失败后,疗效最好的单药。今年的ESMO年会上,2项关于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内科领域研究入选大会壁报,引起了学术同道的高度关注与热议。【肿瘤资讯】特别邀请两位主要研究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孙国平教授和江苏省肿瘤医院的沈波教授,与大家详细解读这两项研究结果。

研究概况1: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真实世界研究(RWS):现状和临床获益

背景:

阿帕替尼在中国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癌(GC)。安徽省开展的一项RWS,以观察阿帕替尼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现状,疗效和安全性,并初步确定能从阿帕替尼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群体。

方法:

自2017年9月起,纳入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经病理或组织学确诊的GC患者(年龄≥18岁)。目标样本为1000例。

结果:

截至2018年4月,来自37个中心的651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其中男性491例(75.4%),女性160例(24.6%)。中位年龄为62.5岁。大多数患者处于IV期(399例,61.3%),既往接受过手术(370例,56.8%)和化疗(341例,52.4%)。370例(56.8%)患者为转移性GC,主要为肝和肺转移。患者接受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大多数患者(70.0%)使用的剂量为500mg 一天一次(qd)。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有269例(41.3%)为围手术期治疗;382例(58.7%)为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GC患者,这些患者接受阿帕替尼作为不同线的全身治疗方案。其中,284例为可评估病例,113例获得完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这113例中有12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79例疾病稳定(SD)和22例疾病进展(PD),客观反应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0.6%和80.5%。阿帕替尼相关的主要AE为高血压(20.3%)和手足综合征(26.5%)。有趋势表明,较高ORR与阿帕替尼的用药线数(≤2,11.3%;>2,9.5%)和用药时间(<90天,7.1%; 90-120天,6.7%; > 120天,11.9%)有关。

结论:

在RWS中,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GC患者主要是IV期、ECOG评分1分的老年男性患者。研究结果证实,阿帕替尼用于GC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阿帕替尼的获益人群仍需要进一步分析确定。

专家解读

               
孙国平
教授

博士,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安徽省肿瘤防治所副所长(兼)
安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学分会常委
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安徽省生物医药技术协会副理事长
安徽省肿瘤治疗中心副主任
安徽省肿瘤内科学会常委
安徽省生物工程学会常委
安徽省药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理事
安徽省环境致突变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我国晚期胃癌的治疗现状

孙国平教授:胃癌是全球尤其是亚洲的高发肿瘤,在男性中位列第4,女性中位列第5。另外死亡率也很高,在男性中排名第3,女性中排名第5。而在中国,安徽省是胃癌高发的大省,因此本次的RWS选择在安徽省开展胃癌方面的研究。与全国类似,安徽省胃癌的特点主要包括发病率高、早诊率低、总体预后较差。

目前进展期的胃癌治疗主要仍是以化疗为主,如奥沙利铂、伊利替康和紫杉类药物,但总体疗效不太乐观。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逐渐进入胃癌领域,但相比肺癌、乳腺癌和大肠癌来说进展相对较少,目前阿帕替尼在胃癌的三线治疗取得了成功。在治疗手段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用好现有药物,是临床医生和药企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发起了这项胃癌的RWS,以期探讨阿帕替尼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人群、最佳剂量、副作用的预防与管理等。

未来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研究方向

孙国平教授:基于我们的研究,未来首先要确定阿帕替尼效价比最好的最佳剂量。第二是考虑药物的提前应用。一般来说治疗线数越靠前,治疗效果越好。目前阿帕替尼的适应症是三线以后的治疗,而这类患者一般病情较差,经济负担也很大。第三,联合治疗的疗效、怎么联合、何时联合,都是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研究概况2: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获益人群:来自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

背景:

由江苏省肿瘤医院牵头的一项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性研究正在开展。2017年ESMO大会(695P)公布了该项研究疗效及安全性的中期分析结果。研究旨在确定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获益人群。

方法:

RWS中,纳入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胃腺癌或胃食管腺癌患者。其中,亚组分析按转移部位数量、ECOG评分、阿帕替尼剂量和不良事件(AEs)发生率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截至2018年1月,321例患者数据用于最终的分析。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和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4.0个月和8.2个月。239例患者(74.5%)出现AE,其主要AE包括蛋白尿(17.1%)、高血压(15.9%)和手足综合征(8.7%)。如表所示,具有≤2个转移部位的患者mPFS和mOS比具有> 2个转移部位患者的mPFS和mOS长(mPFS: p = 0.0087,mOS: p = 0.0006)。对于ECOG评分0、1和≥2分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mPFS,p <0.001; mOS,p = 0.0316)。在不同剂量组中,剂量≥500mg的患者mPFS(p <0.001)和mOS(p = 0.0059)更长。此外,出现蛋白尿、高血压、手足综合征或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与未出现这些AE的患者相比,其mPFS(ps <0.05)和mOS(ps <0.05)更长。

结论:

RWS结果证实,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是安全有效的。良好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具有≤2个转移部位;ECOG评分0/1分;剂量≥500mg;蛋白尿、高血压、手足综合征或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

专家解读

               
沈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复发与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胰腺专业委员会常委
江苏省免疫学会区域与移植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免疫学会肿瘤诊疗多学科协作学组组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我国晚期胃癌的治疗选择

沈波教授:由于医疗条件以及早诊早治方法的限制,我国晚期胃癌的发生率较高,占全球胃癌总数的50%,而江苏省是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的大省。目前,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选择较少,获得指南推荐的主要是抗HER2治疗(赫赛汀),另一选择是抗血管生成治疗。其中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获批用于晚期胃癌的三线治疗,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获益人群分析

沈波教授:在RWS中,阿帕替尼在晚期胃癌的二/三线治疗的研究数据与Ⅲ期临床研究的结果非常接近。我们发现,阿帕替尼500mg剂量组的生存获益要高于低剂量组;阿帕替尼与两药化疗方案联合能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PS评分≤1的患者获益更大;在不良反应方面,只要对症处理一般都能得以缓解。而在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关系方面,我们发现,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或手足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获益相比未出现这些副作用的患者更好。因此,出现副作用并不可怕,只要合理调整剂量、处理并发症,就能从治疗中获益。 

41本肿瘤患者指南丛书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免费阅读

登录查看更多
5

相关内容

求医问药之所。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0年3月6日
【综述】智能医疗综述,48页论文详述医学AI最新进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19年9月1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1月19日
Arxiv
3+阅读 · 2017年10月1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0年3月6日
【综述】智能医疗综述,48页论文详述医学AI最新进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19年9月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