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采用对称视角研究军事技术及其对城市关系的潜在影响,从而审视当代城市战争的空间化问题。虽然城市和建筑研究走在了解决此类紧迫问题的前沿,但占主导地位的批判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社会建构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被视为权力的被动投射;它们既不分解也不进化,缺乏与用户和环境相关的能动性。不接受解释既有权力结构和社会体系的宏大叙事,而是强调有必要将城市战争的空间化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这个过程可以在军事技术的日常运作层面得到更好的解读。在这个层面上,生存能力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生存能力的探索使我们能够审视将士兵的身体与技术物品和城市景观联系在一起的世俗关系政治,在人类和非人类之间构建新的关系。
论文将军用装甲车作为动态和不断发展的技术对象进行分析,并通过其功能和故障追踪在城市战争的平凡层面上引发的生存性关系政治。值得注意的是,将这种关联追溯到美国军方在上世纪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期间为恢复生存能力和应对致命的爆炸威胁而寻求的 MRAP 型车辆。
分析表明了生存能力是如何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成为军方技术和条令发展的基础。如果不考虑士兵、装备和任务/系统的生存能力,就无法投射力量。这种生存能力是两个相互依存的关键过程的结果:具体装甲概念、材料和技术的技术发展;士兵与装甲车辆之间的社会技术关联。从实用专利中分析前者,这些专利记录了在一系列不同发明中解决装甲对抗的过程;从军事出版物、政府政策文件和二手资料中分析后者,这些资料将人类和非人类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实用专利可以帮助解释实验室中的技术改进和发展历程,而军事出版物和其他资料则可以帮助解释战车在战场上的部署及其遇到的挑战和故障,无论是与战斗有关还是无关。此外,还分析了与装甲车相关的建筑和城市特征,在这里,装甲车被视为移动的加固围墙,以一种多功能的关系方式将士兵的身体与不同的环境连接起来。
因此,本文对城市研究、建筑人文学科和 STS 的讨论做出了三方面的贡献:1)论文提出了生存能力与军事技术物体的功能有着内在联系这一认识论立场;2)论文扩展了建筑与城市作为一种连接方式的关系理论,装甲车辆将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范围扩展到了静态建筑的形象之外;3)论文回答了一个方法论问题,即利用技术物体研究城市战争的空间化以及将景观还原为地形的问题。这三篇文章都从实用主义的角度,通过人与非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探讨了生存能力的关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