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高效处理长文本的模型Longformer、和堪称“升级版”Transformer的BigBird模型,到底有什么区别?
Transformer的其他各种变体(X-former)到底都长什么样、又有哪些新应用?
由于Transformer模型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样,哪怕是隔段时间回来研究,模型可能也已经多了不少。
Transformer模型,是谷歌在2017年推出的NLP经典模型(Bert就是用的Transformer)。
在机器翻译任务上,Transformer表现超过了RNN和CNN,只需要编/解码器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高效地并行化。
好消息是,这里有一篇Transformer模型的“最新动向”,它集中探讨Transformer新模型对于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的改进,并对这些模型进行对比。
此外,还有模型在NLP、计算机视觉和强化学习等各个领域的最新应用。
首先来看看,标准的Transformer模型是什么样的。
Transformer的核心部分,是右边的两个黑色实线框圈起来的两部分,左边是编码器(Encoder),右边是解码器(Decoder)。
可以看见,编/解码器主要由两个模块组合成:前馈神经网络(图中蓝色的部分)和注意力机制(图中玫红色的部分),解码器通常多一个(交叉)注意力机制。
Transformer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注意力机制。
通俗来讲,注意力机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是让机器“像人一样特别注意图像的某个部分”,就像我们在看图时,通常会“特别关注”图中的某些地方。
这其中,自注意力机制是定义Transformer模型特征的关键,其中一个重点难题就在于它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上。
由于注意力机制直接将序列(sequence)两两比较,导致计算量巨大(计算量变成O(n²))。
最近,大量论文提出了新的Transformer“变种”,它们的根本目的都是加速模型的效率,但如果一篇篇去看,可能有点眼花缭乱。
为此,Google AI的研究人员特意整理了一篇Transformer模型的发展论文,仔细讲解它们的出处。
按使用方法来分类的话,Transformer模型可以分成如下3类:
只用编码器:可用于分类
只用解码器:可用于语言建模
编码器-解码器:可用于机器翻译
但如果按这些变种的提高效率的原理,也就是“高效方法”来分类,那么Transformer模型的这些“变种”则可以被分成如下几类:
Fixed Patterns(固定模式):将视野限定为固定的预定义模式,例如局部窗口、固定步幅块,用于简化注意力矩阵;
Learnable Patterns(可学习模式):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学习访问模式,关键在于确定token相关性。
Memory(内存):利用可以一次访问多个token的内存模块,例如全局存储器。
Low Rank(低秩):通过利用自注意力矩阵的低秩近似,来提高效率。
Kernels(内核):通过内核化的方式提高效率,其中核是注意力矩阵的近似,可视为低秩方法的一种。
Recurrence(递归):利用递归,连接矩阵分块法中的各个块,最终提高效率。
可以看见,近期Transformer相关的研究都被分在上面的图像中了,非常清晰明了。
了解完分类方法后,接下来就是Transformer模型的各种变体了。
1、Memory Compressed Transformer(2018)
这是让Transformer能更好地处理长序列的早期尝试之一,主要修改了两个部分:定位范围注意、内存压缩注意。
其中,前者旨在将输入序列分为长度相似的模块,并在每个部分中运行自注意力机制,这样能保证每个部分的注意力成本不变,激活次数就能根据输入长度线性缩放。
后者则是采用跨步卷积,减少注意力矩阵的大小、以及注意力的计算量,减少的量取决于跨步的步幅。
2、Image Transformer(2018)
这是个受卷积神经网络启发的Transformer变种,重点是局部注意范围,即将接受域限制为局部领域,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维局部注意和二维局部注意。
不过,这种模型有一个限制条件,即要以失去全局接受域为代价,以降低存储和计算成本。
3、 Set Transformer(2019)
这个模型是为解决一种特殊应用场景而生的:输入是一组特征,输出是这组特征的函数。
它利用了稀疏高斯过程,将输入集大小的注意复杂度从二次降为线性。
4、Sparse Transformer(2019)
这个模型的关键思想,在于仅在一小部分稀疏的数据对上计算注意力,以将密集注意力矩阵简化为稀疏版本。
不过这个模型对硬件有所要求,需要自定义GPU内核,且无法直接在TPU等其他硬件上使用。
5、Axial Transformer(2019)
这个模型主要沿输入张量的单轴施加多个注意力,每个注意力都沿特定轴混合信息,从而使沿其他轴的信息保持独立。
由于任何单轴的长度通常都比元素总数小得多,因此这个模型可以显著地节省计算和内存。
6、Longformer(2020)
Sparse Transformer的变体,通过在注意力模式中留有空隙、增加感受野来实现更好的远程覆盖。
在分类任务上,Longformer采用可以访问所有输入序列的全局token(例如CLS token)。
7、Extended Transformer Construction(2020)
同样是Sparse Transformer的变体,引入了一种新的全局本地注意力机制,在引入全局token方面与Longformer相似。
但由于无法计算因果掩码,ETC不能用于自动回归解码。
8、BigBird(2020)
与Longformer一样,同样使用全局内存,但不同的是,它有独特的“内部变压器构造(ITC)”,即全局内存已扩展为在sequence中包含token,而不是简单的参数化内存。
然而,与ETC一样,BigBird同样不能用于自动回归解码。
9、Routing Transformer(2020)
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注意力机制,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学习注意力稀疏。为了确保集群中的token数量相似,模型会初始化聚类,计算每个token相对于聚类质心的距离。
10、Reformer(2020)
一个基于局部敏感哈希(LSH)的注意力模型,引入了可逆的Transformer层,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内存占用量。
模型的关键思想,是附近的向量应获得相似的哈希值,而远距离的向量则不应获得相似的哈希值,因此被称为“局部敏感”。
11、Sinkhorn Transformer(2020)
这个模型属于分块模型,以分块的方式对输入键和值进行重新排序,并应用基于块的局部注意力机制来学习稀疏模式。
12、Linformer(2020)
这是基于低秩的自注意力机制的高效Transformer模型,主要在长度维度上进行低秩投影,在单次转换中按维度混合序列信息。
13、Linear Transformer(2020)
这个模型通过使用基于核的自注意力机制、和矩阵产品的关联特性,将自注意力的复杂性从二次降低为线性。
目前,它已经被证明可以在基本保持预测性能的情况下,将推理速度提高多达三个数量级。
14、Performer(2020)
这个模型利用正交随机特征(ORF),采用近似的方法避免存储和计算注意力矩阵。
15、Synthesizer models(2020)
这个模型研究了调节在自注意力机制中的作用,它合成了一个自注意力模块,近似了这个注意权重。
16、Transformer-XL(2020)
这个模型使用递归机制链接相邻的部分。基于块的递归可被视为与其他讨论的技术正交的方法,因为它没有明确稀疏密集的自注意力矩阵。
17、Compressive Transformers(2020)
这个模型是Transformer-XL的扩展,但不同于Transformer-XL,后者在跨段移动时会丢弃过去的激活,而它的关键思想则是保持对过去段激活的细粒度记忆。
整体来说,这些经典模型的参数量如下: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具体的模型参数等),以及对Transformer未来趋势的预测,可以戳下方传送门查看整篇论文。
论文一作Yi Tay,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
目前,Yi Tay在Google AI从事研究工作,主要方向是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
传送门
论文链接:
https://www.arxiv-vanity.com/papers/2009.06732
— 完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好课推荐 | 0基础学Python
0基础可入门,限时开放体验课!扫码即刻开启Python学习之旅: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