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出版物已更新指挥控制作战职能内容,而先前版本依据条令中仍称"任务式指挥作战职能"的时期编写。指挥控制系指经正式任命的指挥官为完成任务对所属配属部队行使的指挥权与领导权(参见联合出版物JP 1)。陆军将任务式指挥定义为实施指挥控制(亦称C2)的陆军方式,旨在根据具体情境赋能下属决策与分散执行(陆军条令ADP 6-0)。为辅助指挥部队与控制作战行动,指挥官建立其指挥控制系统——即人员编组、流程规范、网络架构及指挥所体系的组合,使指挥官得以实施作战行动(ADP 6-0)。高效指挥官运用本出版物提升指挥控制系统战备状态,确保部队做好实施联合地面作战的准备。
本出版物阐述的指挥控制训练策略适用于作战域内所有三大军种、各层级(营至军级)及各类单位。执行此策略的指挥控制训练表通过聚焦特定指挥控制任务与操练,在营级以上有限集体训练机会中补充陆军新型"区域化战备与现代化模型"(ReARMM)。本出版物着重强调指挥官及参谋团队贯穿《训练通报》TC 6系列执行指挥控制系统时的训练路径。与多数训练通报不同,本文件不涉及具体训练活动,而是提供指挥官、领导者及士兵训练指挥控制与任务式指挥方法的基础信息。假定读者已熟悉《野战手册》FM 7-0《训练》内容。任务式指挥能力中心作为指挥控制作战职能主管机构,提供涵盖单兵、集体及操练任务的综合训练与评估大纲(T&EOs),明确C2任务规范、条件标准与评估准则。各级指挥官可据此确立从军士训练到外部评估(EXEVAL)或作战训练中心(CTC)轮训等各类演训活动的指挥控制系统训练目标(见附录C)。这些训练评估大纲构成指挥控制训练表的基本模块,按"渐进式训练"策略分层植入,为领导者规划训练管理周期内设定与优化训练目标提供路线图。
第一章“训练与指挥控制作战职能”详述指挥控制系统,阐释指挥官在训练士兵运用该系统过程中的职能,明确训练原则如何适用于指挥控制训练,并论述其他训练考量要素:可用训练资料、支撑指挥控制训练的关键人员、指挥所生存能力训练等。
第二章“指挥控制训练表”(C2TT)将指挥控制系统划分为需训练达标的四类人员群体:指挥官、参谋团队、指挥所操作人员、指挥控制网络数字机组。
第三章“指挥控制训练管理”阐述如何参照标准射击训练表模式,面向四类受训对象应用指挥控制训练表,以及指挥官如何通过训练表核验指挥控制系统效能。本章说明指挥官如何将训练表整合至部队训练日程的其他演训活动,贯穿训练管理周期最终衔接部队外部评估(EXEVAL)。
附录A“机构域指挥控制训练策略”阐述生成部队实施的指挥控制训练与教育策略。
附录B“作战域指挥控制训练策略”概述全军种在作战域的指挥控制作战职能。
附录C“自我发展域指挥控制训练策略”明确士兵及领导者在增强指挥控制能力所需技能、知识、素养方面的自我发展职责。
附录D“指挥控制训练保障体系”列编部队可用的指挥控制训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