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石青云女科学家奖旨在鼓励广大图像图形学科技工作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科学精神,表彰在图像图形学研究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激发广大女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热情。
为宣传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聚焦获奖人背后的故事,学会近日对荣获2021年度CSIG石青云女科学家奖的获奖者吴丹进行了专访,以对话的形式,为读者们提供一次了解他的机会。
下面就跟着我们的脚步,走近今天的受访者吧。
问题一: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请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是吴丹,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研究员,系主任。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曾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磁共振成像与医学影像分析。在PNAS、Radiology、Neuroimage等高水平期刊发表了论文7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获授权专利13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青年、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浙江省创新创业团队等;在美期间曾主持美国国家卫生所R01、R21、R03基金项目。担任国际磁医学共振学会(ISMRM)年会程序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出版委员会委员、儿童磁共振分会秘书(候任主席)、胎儿与胎盘磁共振分会秘书(候任主席);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图像信息与控制分会委员、秘书长等职务。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35人中国榜单、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青年科学家、浙江省“鲲鹏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学者、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石青云女科学家奖、ISMRM Junior Fellow、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学者等。
问题二:下面请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您的研究领域:
我的研究领域为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医学影像分析方法。
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侧重于成像序列的研发,特别是快速、高分辨率弥散磁共振成像序列的研发,以及基于弥散磁共振的微结构成像技术。一方面,通过高分辨率成像序列将成像尺度从宏观(>1mm)提升到介观(~0.1mm);另一方面,通过微结构成像模型,对于弥散信息进行生物物理建模,从而获取微观尺度(细胞、轴树突)的病理信息。
在医学影像分析方面,本课题组近年来专注于胎儿、婴幼儿时期的磁共振图像分析,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伪影校正、超分辨率重建技术等,建立了基于中国人群的大脑发育时空图谱。同时,课题组开展了多模态脑网络的研究,包括结构与功能网络以及两者间的耦合,以及磁共振数据与跨模态组学数据之间的融合。
问题三:请问您认为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有着怎样的优势呢?
1) 较敏感地捕捉科学问题,善于跨学科合作
2) 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化解问题的能力
问题四:作为女性,在您的科研工作生涯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呢?
最主要的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很好的答案,我所做的一方面是与家人、伴侣、孩子充分沟通,让他们理解我的工作,更好地分工合作;另一方面懂得必要的牺牲,互相成就,不要太计较一时一刻的得失,更多地从长远考虑。
问题五:最后,您有什么获奖感言,或者有什么话想对广大女性科技工作者说呢?
科研的道路是曲折起伏的,面对外界的压力和纷扰,保持初心,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最能实现人生价值的事,无愧于心,不畏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