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石青云女科学家奖旨在鼓励广大图像图形学科技工作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科学精神,表彰在图像图形学研究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激发广大女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热情。
为宣传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聚焦获奖人背后的故事,学会近日对荣获2021年度CSIG石青云女科学家奖的获奖者黄玲玲进行了专访,以对话的形式,为读者们提供一次了解他的机会。
下面就跟着我们的脚步,走近今天的受访者吧。
问题一: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请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是黄玲玲,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等人才计划。主要从事微纳光学功能器件及物理机制研究,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 Science Advances, 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Laser Photonics & Review等国际顶级期刊。研究工作获多家国际学术媒体(如Physics World、Nanotech web、SPIE Newsroom、Phys.org等)及学术期刊(如Science、Nature Photonics、Nature Materials等)的重点评述和亮点报道。受邀做学术会议特邀报告20余次。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十余个。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十万顶尖学者,并获得教育部霍英东高校教师基金。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石青云女科学家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金国藩青年学子奖,首届全国光学工程学科优博等奖励。担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国家基金委、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函评专家,Advanced Materials、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等20余个SCI期刊审稿人。
问题二:下面请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您的研究领域:
本人长期从事纳米光子学、微小光学元器件设计和实验、衍射光学、全息三维显示算法等相关工作,主要针对超表面的物理机制、器件设计和近、远场光场特性调控进行系统研究。超表面已在波前调控、光束整形、成像显示、片上芯片、光学信息处理、超大容量信息存储等方面展示了极大实用化潜力,为光学元器件向微型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被视为是新一代颠覆性变革光学元器件。特别地,针对图象图形学领域,利用超表面实现多维度全息显示,实现基于超表面的图象边缘提取,光信息处理,以及结合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实现超表面图象识别与检测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问题三:请问您认为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有着怎样的优势呢?
科技工作者不仅仅是时刻保持科研嗅觉的学术研究者,同时也是一名教书育人的普通教师。这既需要我们与领域内的学者沟通交流、碰撞思想,也要做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人生导师。因此,我认为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的优势体现在细致与耐心,能够更好地洞察学生的内心,与学生交心,也能够在工作中展现出更加严谨的科学作风与认真专注的学术态度。
问题四:作为女性,在您的科研工作生涯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呢?
对于女科研工作者而言,常常遇到的困难是如何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每个人都会同时承担多个角色,在个人的小家中,我们既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但转换到社会角色,也需承担着一定的工作职责并尽全力履行。与其说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不如说我已经与这个固有的矛盾点握手言和了。首先,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适应了科研工作者的生活节奏,家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也同我一起撑起家庭;其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直是我的信念所在,我想,一个人只要是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无论在何时何地,她必定都会全身心地投入与经营,并收获一把满足。
问题五:最后,您有什么获奖感言,或者有什么话想对广大女性科技工作者说呢?
很荣幸能够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石青云女科学家奖。非常感谢学会和各位专家对我工作的认可与鼓励。今后我仍会不忘初心,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做出更好的成绩。
对广大女科研工作者,我想说:大家都是闪闪发光的铿锵玫瑰,每个人都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发光发热。我们既是温柔的母亲、又是能撑起家庭半边天的妻子,我们都仍怀揣着那份从学生时代便开始萌芽的对未知探索的种子,我们都如愿在自己热爱的一方土地上耕耘,想必看到满树桃李的你们,也同我一样感到欣慰吧!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乘风破浪,洋洋洒洒的继续大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