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 Attention(本质原理+3大优点+5大类型)

2020 年 7 月 23 日 极市平台

加入极市专业CV交流群,与 10000+来自港科大、北大、清华、中科院、CMU、腾讯、百度 等名校名企视觉开发者互动交流!

同时提供每月大咖直播分享、真实项目需求对接、干货资讯汇总,行业技术交流。关注 极市平台 公众号 ,回复 加群,立刻申请入群~

今晚8点极市计算机视觉开发者榜单(ECV2020)第一次线上集训来了!本次直播将为大家讲解极市训练平台使用、git和dockfile等工具使用,还有极市技术大佬线上答疑解惑。在极市平台后台回复“63”,即可获取直播链接

来源|赵强@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91839581
Attention 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尤其是在 BERT 火爆了之后。
Attention 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原理和本质是什么?Attention都有哪些类型?本文将详细讲解Attention的方方面面。



Attention 的本质是什么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如果浅层的理解,跟他的名字非常匹配。他的核心逻辑就是「从关注全部到关注重点」。

Attention 机制很像人类看图片的逻辑,当我们看一张图片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看清图片的全部内容,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图片的焦点上。大家看一下下面这张图:

我们一定会看清「锦江饭店」4个字,如下图:

但是我相信没人会意识到「锦江饭店」上面还有一串「电话号码」,也不会意识到「喜运来大酒家」,如下图:

所以,当我们看一张图片的时候,其实是这样的:

上面所说的,我们的视觉系统就是一种 Attention机制,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在重点信息上,从而节省资源,快速获得最有效的信息。

AI 领域的 Attention 机制:

Attention 机制最早是在计算机视觉里应用的,随后在 NLP 领域也开始应用了,真正发扬光大是在 NLP 领域,因为 2018 年 BERT 和 GPT 的效果出奇的好,进而走红。而 Transformer 和 Attention 这些核心开始被大家重点关注。

如果用图来表达 Attention 的位置大致是下面的样子:

这里先让大家对 Attention 有一个宏观的概念,下文会对 Attention 机制做更详细的讲解。在这之前,我们先说说为什么要用 Attention。

Attention 的3大优点

之所以要引入 Attention 机制,主要是3个原因:

  1. 参数少
  2. 速度快
  3. 效果好

参数少

模型复杂度跟 CNN、RNN 相比,复杂度更小,参数也更少。所以对算力的要求也就更小。

速度快

Attention 解决了 RNN 不能并行计算的问题。Attention机制每一步计算不依赖于上一步的计算结果,因此可以和CNN一样并行处理。

效果好

在 Attention 机制引入之前,有一个问题大家一直很苦恼:长距离的信息会被弱化,就好像记忆能力弱的人,记不住过去的事情是一样的。

Attention 是挑重点,就算文本比较长,也能从中间抓住重点,不丢失重要的信息。下图红色的预期就是被挑出来的重点。

Attention 的原理

Attention 经常会和 Encoder–Decoder 一起说,之前的文章《一文看懂 NLP 里的模型框架 Encoder-Decoder 和 Seq2Seq》 也提到了 Attention。

下面的动图演示了attention 引入 Encoder-Decoder 框架下,完成机器翻译任务的大致流程。

但是,Attention 并不一定要在 Encoder-Decoder 框架下使用的,他是可以脱离 Encoder-Decoder 框架的。

下面的图片则是脱离 Encoder-Decoder 框架后的原理图解。

小故事讲解

上面的图看起来比较抽象,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解释 attention 的原理:

图书管(source)里有很多书(value),为了方便查找,我们给书做了编号(key)。当我们想要了解漫威(query)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看那些动漫、电影、甚至二战(美国队长)相关的书籍。

为了提高效率,并不是所有的书都会仔细看,针对漫威来说,动漫,电影相关的会看的仔细一些(权重高),但是二战的就只需要简单扫一下即可(权重低)。

当我们全部看完后就对漫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

Attention 原理的3步分解:

第一步:query 和 key 进行相似度计算,得到权值

第二步:将权值进行归一化,得到直接可用的权重

第三步:将权重和 value 进行加权求和

从上面的建模,我们可以大致感受到 Attention 的思路简单,四个字“带权求和”就可以高度概括,大道至简。做个不太恰当的类比,人类学习一门新语言基本经历四个阶段:死记硬背(通过阅读背诵学习语法练习语感)->提纲挈领(简单对话靠听懂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准确理解核心意思)->融会贯通(复杂对话懂得上下文指代、语言背后的联系,具备了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登峰造极(沉浸地大量练习)。


这也如同attention的发展脉络,RNN 时代是死记硬背的时期,attention 的模型学会了提纲挈领,进化到 transformer,融汇贯通,具备优秀的表达学习能力,再到 GPT、BERT,通过多任务大规模学习积累实战经验,战斗力爆棚。


要回答为什么 attention 这么优秀?是因为它让模型开窍了,懂得了提纲挈领,学会了融会贯通。

——阿里技术

Attention 的 N 种类型

Attention 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Soft Attention、Hard Attention、静态Attention、动态Attention、Self Attention 等等。下面就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些不同的 Attention 都有哪些差别。

由于这篇文章《Attention用于NLP的一些小结》已经总结得很好了,下面就直接引用了:

本节从计算区域、所用信息、结构层次和模型等方面对Attention的形式进行归类。

1. 计算区域

根据Attention的计算区域,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1)Soft Attention,这是比较常见的Attention方式,对所有key求权重概率,每个key都有一个对应的权重,是一种全局的计算方式(也可以叫Global Attention)。这种方式比较理性,参考了所有key的内容,再进行加权。但是计算量可能会比较大一些。

2)Hard Attention,这种方式是直接精准定位到某个key,其余key就都不管了,相当于这个key的概率是1,其余key的概率全部是0。因此这种对齐方式要求很高,要求一步到位,如果没有正确对齐,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不可导,一般需要用强化学习的方法进行训练。(或者使用gumbel softmax之类的)

3)Local Attention,这种方式其实是以上两种方式的一个折中,对一个窗口区域进行计算。先用Hard方式定位到某个地方,以这个点为中心可以得到一个窗口区域,在这个小区域内用Soft方式来算Attention。

2. 所用信息

假设我们要对一段原文计算Attention,这里原文指的是我们要做attention的文本,那么所用信息包括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指的是原文本身的信息,而外部信息指的是除原文以外的额外信息。

1)General Attention,这种方式利用到了外部信息,常用于需要构建两段文本关系的任务,query一般包含了额外信息,根据外部query对原文进行对齐。

比如在阅读理解任务中,需要构建问题和文章的关联,假设现在baseline是,对问题计算出一个问题向量q,把这个q和所有的文章词向量拼接起来,输入到LSTM中进行建模。那么在这个模型中,文章所有词向量共享同一个问题向量,现在我们想让文章每一步的词向量都有一个不同的问题向量,也就是,在每一步使用文章在该步下的词向量对问题来算attention,这里问题属于原文,文章词向量就属于外部信息。

2)Local Attention,这种方式只使用内部信息,key和value以及query只和输入原文有关,在self attention中,key=value=query。既然没有外部信息,那么在原文中的每个词可以跟该句子中的所有词进行Attention计算,相当于寻找原文内部的关系。

还是举阅读理解任务的例子,上面的baseline中提到,对问题计算出一个向量q,那么这里也可以用上attention,只用问题自身的信息去做attention,而不引入文章信息。

3. 结构层次

结构方面根据是否划分层次关系,分为单层attention,多层attention和多头attention:

1)单层Attention,这是比较普遍的做法,用一个query对一段原文进行一次attention。

2)多层Attention,一般用于文本具有层次关系的模型,假设我们把一个document划分成多个句子,在第一层,我们分别对每个句子使用attention计算出一个句向量(也就是单层attention);在第二层,我们对所有句向量再做attention计算出一个文档向量(也是一个单层attention),最后再用这个文档向量去做任务。

3)多头Attention,这是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中提到的multi-head attention,用到了多个query对一段原文进行了多次attention,每个query都关注到原文的不同部分,相当于重复做多次单层attention:

最后再把这些结果拼接起来:

4. 模型方面

从模型上看,Attention一般用在CNN和LSTM上,也可以直接进行纯Attention计算。

1)CNN+Attention

CNN的卷积操作可以提取重要特征,我觉得这也算是Attention的思想,但是CNN的卷积感受视野是局部的,需要通过叠加多层卷积区去扩大视野。另外,Max Pooling直接提取数值最大的特征,也像是hard attention的思想,直接选中某个特征。

CNN上加Attention可以加在这几方面:

a. 在卷积操作前做attention,比如Attention-Based BCNN-1,这个任务是文本蕴含任务需要处理两段文本,同时对两段输入的序列向量进行attention,计算出特征向量,再拼接到原始向量中,作为卷积层的输入。

b. 在卷积操作后做attention,比如Attention-Based BCNN-2,对两段文本的卷积层的输出做attention,作为pooling层的输入。

c. 在pooling层做attention,代替max pooling。比如Attention pooling,首先我们用LSTM学到一个比较好的句向量,作为query,然后用CNN先学习到一个特征矩阵作为key,再用query对key产生权重,进行attention,得到最后的句向量。

2)LSTM+Attention

LSTM内部有Gate机制,其中input gate选择哪些当前信息进行输入,forget gate选择遗忘哪些过去信息,我觉得这算是一定程度的Attention了,而且号称可以解决长期依赖问题,实际上LSTM需要一步一步去捕捉序列信息,在长文本上的表现是会随着step增加而慢慢衰减,难以保留全部的有用信息。

LSTM通常需要得到一个向量,再去做任务,常用方式有:

a. 直接使用最后的hidden state(可能会损失一定的前文信息,难以表达全文)

b. 对所有step下的hidden state进行等权平均(对所有step一视同仁)。

c. Attention机制,对所有step的hidden state进行加权,把注意力集中到整段文本中比较重要的hidden state信息。性能比前面两种要好一点,而方便可视化观察哪些step是重要的,但是要小心过拟合,而且也增加了计算量。

3)纯Attention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没有用到CNN/RNN,乍一听也是一股清流了,但是仔细一看,本质上还是一堆向量去计算attention。

5. 相似度计算方式

在做attention的时候,我们需要计算query和某个key的分数(相似度),常用方法有:

1)点乘:最简单的方法,

2)矩阵相乘:

3)cos相似度:

4)串联方式:把q和k拼接起来,

5)用多层感知机也可以:


推荐阅读

添加极市小助手微信 (ID : cv-mart) ,备注: 研究方向-姓名-学校/公司-城市 (如:目标检测-小极-北大-深圳),即可申请加入 极市技术交流群 ,更有 每月大咖直播分享、真实项目需求对接、求职内推、算法竞赛、 干货资讯汇总、行业技术交流 一起来让思想之光照的更远吧~

△长按添加极市小助手

△长按关注极市平台,获取 最新CV干货

觉得有用麻烦给个在看啦~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Attention机制最早是在视觉图像领域提出来的,但是真正火起来应该算是google mind团队的这篇论文《Recurrent Models of Visual Attention》[14],他们在RNN模型上使用了attention机制来进行图像分类。随后,Bahdanau等人在论文《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by Jointly Learning to Align and Translate》 [1]中,使用类似attention的机制在机器翻译任务上将翻译和对齐同时进行,他们的工作算是是第一个提出attention机制应用到NLP领域中。接着类似的基于attention机制的RNN模型扩展开始应用到各种NLP任务中。最近,如何在CNN中使用attention机制也成为了大家的研究热点。下图表示了attention研究进展的大概趋势。
Transformer模型-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17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04+阅读 · 2020年8月30日
【ICLR 2019】双曲注意力网络,Hyperbolic  Attention Network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20年6月21日
注意力图神经网络的多标签文本分类
专知会员服务
112+阅读 · 2020年3月28日
注意力机制模型最新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269+阅读 · 2019年10月20日
注意力机制介绍,Attention Mechanism
专知会员服务
169+阅读 · 2019年10月13日
一文读懂Attention机制
机器学习与推荐算法
63+阅读 · 2020年6月9日
深度学习中Attention Mechanism详细介绍:原理、分类及应用
深度学习与NLP
10+阅读 · 2019年2月18日
自然语言处理中注意力机制综述
AINLP
27+阅读 · 2019年1月21日
干货 | NLP中的self-attention【自-注意力】机制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12+阅读 · 2018年4月11日
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 我理解的循环神经网络RNN
机器学习和数学
16+阅读 · 2017年12月2日
深度学习中的注意力机制
人工智能头条
16+阅读 · 2017年11月2日
干货|完全图解RNN、RNN变体、Seq2Seq、Attention机制
机器学习研究会
12+阅读 · 2017年8月5日
Self-Attention Graph Pooling
Arxiv
13+阅读 · 2019年6月13日
Factor Graph Attention
Arxiv
6+阅读 · 2019年4月11日
Arxiv
19+阅读 · 2019年4月5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10月31日
Next Item Recommendation with Self-Attention
Arxiv
5+阅读 · 2018年8月25日
Arxiv
9+阅读 · 2018年5月24日
Arxiv
10+阅读 · 2018年2月4日
Arxiv
27+阅读 · 2017年12月6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Transformer模型-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17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04+阅读 · 2020年8月30日
【ICLR 2019】双曲注意力网络,Hyperbolic  Attention Network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20年6月21日
注意力图神经网络的多标签文本分类
专知会员服务
112+阅读 · 2020年3月28日
注意力机制模型最新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269+阅读 · 2019年10月20日
注意力机制介绍,Attention Mechanism
专知会员服务
169+阅读 · 2019年10月13日
相关资讯
一文读懂Attention机制
机器学习与推荐算法
63+阅读 · 2020年6月9日
深度学习中Attention Mechanism详细介绍:原理、分类及应用
深度学习与NLP
10+阅读 · 2019年2月18日
自然语言处理中注意力机制综述
AINLP
27+阅读 · 2019年1月21日
干货 | NLP中的self-attention【自-注意力】机制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12+阅读 · 2018年4月11日
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 我理解的循环神经网络RNN
机器学习和数学
16+阅读 · 2017年12月2日
深度学习中的注意力机制
人工智能头条
16+阅读 · 2017年11月2日
干货|完全图解RNN、RNN变体、Seq2Seq、Attention机制
机器学习研究会
12+阅读 · 2017年8月5日
相关论文
Self-Attention Graph Pooling
Arxiv
13+阅读 · 2019年6月13日
Factor Graph Attention
Arxiv
6+阅读 · 2019年4月11日
Arxiv
19+阅读 · 2019年4月5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10月31日
Next Item Recommendation with Self-Attention
Arxiv
5+阅读 · 2018年8月25日
Arxiv
9+阅读 · 2018年5月24日
Arxiv
10+阅读 · 2018年2月4日
Arxiv
27+阅读 · 2017年12月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