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系统稳定性实验室
随着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承载业务愈发关键,用户的高频访问成为常态。面对使用需求的不 断增长,大多数信息系统通过分布式架构改造、DevOps 体系建设、大量引入开源技术来不断突破自身处理能力上限,这些措施引入导 致了信息系统架构复杂性呈指数上升,显著增加了稳定性风险。2021年,谷歌、亚马逊、微软、滴滴、特斯拉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均发生了大范围宕机事件,在对自身造成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也受到国家高度重 视,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中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稳定性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该指南是国内首个全方位梳理总结稳定性保障相关实践经验、方法论的研究成果。指南梳理了新阶段下信息系统稳定性保障能力建设工作的相关背景、基本原则、关键要素、 核心能力以及评价体系,探讨了稳定性保障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南开创性地提出了数字化时代下的信息系统稳定性保障体系,共包含“两个总体原则、三个关键要素、四类核心能力、五项重要工作”。
随着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承载业务愈发关键,用户的高频访问成为常态。面对使用需求的不 断增长,大多数信息系统通过分布式架构改造、DevOps 体系建设、 大量引入开源技术来不断突破自身处理能力上限,这些措施引入导 致了信息系统架构复杂性呈指数上升,显著增加了稳定性风险。2021 年,谷歌、亚马逊、微软、滴滴、特斯拉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均发生 了大范围宕机事件,在对自身造成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全球 范围内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也受到国家高度重 视,2021 年9 月1 日正式实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中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稳定性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信息系统稳定性保障能力建设工作已有多年发展历史,然而随着 分布式架构的普及、大流量高频访问的常态化、关基等政策的颁布, 系统稳定性保障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 进行大量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系统稳定性 实验室组织业内头部企业编写本指南,梳理并总结了新阶段下信息 系统稳定性保障能力建设工作的相关背景、基本原则、关键要素、 核心能力以及评价体系,探讨了稳定性保障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指南旨在总结最佳实践,形成方法论,帮助各行业、各机构完善 信息系统稳定性保障体系,助力数字化转型“又快又稳”。由于时 间仓促, 水平所限, 本指南仍有不足之处, 欢迎联系 wangchaolun@caict.ac.cn 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