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国陆军发现其列装的M4战斗步枪存在致命效能缺陷,无法有效穿透现代敌方防弹装备。为弥补此缺陷,陆军研发了"下一代班组武器"XM7步枪。2017年,海军陆战队为步兵部队换装M27步枪,该枪械虽与M4口径相同但性能提升。海军陆战队现需决策是否采用XM7作为制式战斗步枪。根据海军陆战队作战分析局指令,已开展弹道学与负载测试研究,并开发专用作战模型。通过基于智能体的"地图感知非均匀自动机"作战建模环境进行仿真,旨在确定步兵战斗步枪最大化任务成功率与最小化伤亡的关键特性。在模拟海军陆战队步枪班与敌方班组遭遇战的场景中,进行16,100次参数化仿真,同步调整海军陆战队步枪特性参数。结果表明:步兵战斗步枪必须兼具远射程与高杀伤效能,同时需具备精确射击与可控后坐力特性以实现快速目标再锁定。建议海军陆战队优先改进M27步枪的弹药杀伤效能。若弹药改进不可行,则应考虑换装XM7步枪,但必须减轻单兵负荷以提升弹药携带量。
2019年,美国陆军认定其主力步兵战斗步枪M4发射的5.56×45毫米弹药存在致命缺陷:既无法穿透现代敌方防弹装备,亦难以在远距离实现有效杀伤(威廉姆斯2022年报告)。陆军最终选定新型6.8×51毫米弹药替代原5.56毫米口径,并启动"下一代班组武器"研发计划。该计划合同授予西格绍尔公司生产的XM7步枪。XM7虽承诺提供更远射程与更强杀伤力,但其20发弹匣容量导致单兵携弹量受限,且枪体长度与重量均超过M4。该步枪在陆军内部引发争议,士兵指其重量、有限弹药容量、可靠性及耐久性反而制约而非增强作战效能(特伦特2025年报告)。图一展示XM7测试场景。
图一:士兵依托屏障射击XM7。来源:士兵项目执行办公室(2025年)。
海军陆战队于2017年完成自研战斗步枪M27的列装(索斯2019年报告)。M27以增加长度与重量为代价换取较M4更优的性能表现。该枪虽具备远距离精度优势,但仍沿用1960年代起成为北约制式的5.56×45毫米弹药。图二展示现代海军陆战队员操作M27的场景。
图二:海军陆战队员使用M27瞄准目标。来源:冈萨雷斯(2021年)。
海军陆战队面临是否采用陆军新型重型弹药步枪的决策难题。XM7及其6.8毫米弹药较海军陆战队现役M27更重且更昂贵,但若能为士兵带来战术优势则值得采购。海军陆战队正全力确保未来作战人员配备最优步枪,通过开展XM7性能作战研究及其增重对士兵影响的评估。海军陆战队作战分析局正在"步兵战士仿真"建模环境构建作战模型,以判定XM7适用性并制定最大化海军陆战队步枪手杀伤效能的行动方案。
配备最优步枪对海军陆战队步兵的生存能力与杀伤效能至关重要。为确定前线作战人员最佳步枪选型,采用基于智能体的"地图感知非均匀自动机"作战建模工具,模拟执行远征前进基地作战安全巡逻的海军陆战队步枪班与企图定位打击海军陆战队远征前进基地的敌方班组遭遇战。通过16,100次仿真对抗,动态调整海军陆战队所持步枪特性参数。以海军陆战队伤亡人数及基地防御成功率为评估指标,研判现代步兵战斗步枪关键特性阈值。本研究主要发现如下: • 当步枪有效射程超越敌方反击距离时,海军陆战队伤亡更少且胜率更高。450米以上最大有效射程带来显著优势,600米以上射程确保对敌压制力。 • 单发弹药杀伤力越强,海军陆战队伤亡越少且任务完成率越高。一种能够在不到四次命中就能使一名敌方战斗人员丧失战斗力的弹药,给了海军陆战队以最小伤亡完成任务的最佳机会。 • 优秀射手配装高精度步枪可部分弥补射程与杀伤力缺陷。 • 低后坐力与更佳重量平衡的步枪有助于快速重瞄与再交战,从而巩固优势扭转劣势。
远射程与高杀伤弹药需求表明XM7或是未来冲突的优选方案,但阈值分析同样支持继续使用M27。该枪可精准打击600米内目标且精度优异。海军陆战队应着力提升现役5.56×45毫米弹药的终端杀伤效能。通过最大化现役步枪作战效能,既可赋予步兵最大战斗优势,又能节省资金投入其他战备领域。
若5.56×45毫米弹药杀伤效能已达极限,海军陆战队应考虑换装XM7。若选定这款重型弹药步枪,则需减轻标准单兵战斗负荷以增加弹药携带量。此举可弥补XM7最大缺陷,确保单次交战后仍保持持续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