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程|将CNN输入固定尺寸图像改为任意尺寸图像(附代码)

2021 年 12 月 2 日 极市平台
↑ 点击 蓝字  关注极市平台

作者丨小白
来源丨小白学视觉
编辑丨极市平台

极市导读

 

文章将向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不使用计算量很大的滑动窗口的情况下,对任意尺寸的图像进行图像分类的方法。并通过修改,将ResNet-18CNN框架需要224×224尺寸的图像输入改为任意尺寸的图像输入>>加入极市CV技术交流群,走在计算机视觉的最前沿

首先,我们澄清一个对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误解。

卷积神经网络不需要固定大小的输入

如果用过CNN对图像进行分类,我们需要对输入图像进行裁剪或调整大小使其满足CNN网络所需的输入大小。虽然这种做法非常普遍,但是使用此方法存在一些局限。

1. 分辨率下降:如果在一幅大图中有一只小狗但其只占据图像中的一小部分,则调整图像的大小会使照片中的狗变得更小,以致无法正确分类图像。

2. 非正方形长宽比:通常,图像分类网络是在正方形图像上训练的。如果输入图像不是正方形,一般来说我们会从中心取出正方形区域,或者使用不同的比例调整宽度和高度以使图像变为正方形。第一种情况下,我们可能把不在中心的重要特征忽略了。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图像信息会因缩放比例不均匀而失真。

3. 计算量大: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重叠裁剪图像,并在每个窗口上执行图像分类。这样计算量很大,而且完全没有必要。

有趣的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如果我们对网络进行较小的修改,CNN便可以接受任何大小的图像作为输入,而且不需要再次训练!本文我们将通过修改一个标准网络的示例来向各位小伙伴介绍如何实现输入任意大小的图像。

修改图像分类体系结构以处理任意大小的图

几乎所有分类结构的末尾都有一个全连接层(FC)。(注意:FC层在PyTorch中称为“线性”层)FC层的问题在于它们需要输入固定尺寸的数据。如果我们更改输入图像的大小,就无法进行计算。因此,我们需要用其他东西替换FC层,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在图像分类体系结构中需要使用全连接层。

现代的CNN架构由几个卷积层块和最后的几个FC层组成。这种结构可以追溯到神经网络的早期研究。卷积层作为“智能”过滤器从图像中提取语义信息,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图像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但是,为了对图像中的对象进行分类,我们并不需要此空间信息,因此通常将最后一个卷积层的输出展平为一个长向量。该长向量是FC层的输入,它不考虑空间信息。FC层仅对图像中所有空间位置的深层特征进行加权求和。

实际上这种结构的效果很好,并且通过了大量实践的证明。但是,由于存在FC层,因此网络只能接受固定大小的输入。因此,我们需要将FC层替换为不需要固定大小输入的一种网络层。这就是不限于其输入尺寸的卷积层!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使用等效的卷积层去替代FC层。

全连接层到卷积层的转换

FC和卷积层在目标输入上有所不同–卷积层侧重于局部输入区域,而FC层则将全局特征组合在一起。但是,FC层和卷积层都计算点积,因此在本质上是相似的。所以满足两者之间互相转换的条件。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一点。

假设有一个FC层以卷积层的输出作为输入,卷积层输出5x5x16张量。我们还假设FC层的输出大小为120。如果使用FC层,则首先将5x5x16的体积展平为FC层的400×1(即5x5x16)矢量。但是,我们使用等效的卷积层,需要使用大小为5x5x16的核。在CNN中,核的深度(在这种情况下为16)总是与输入的深度相同,通常宽度和高度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为5)。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内核大小为5,而不是5x5x16。滤波器的数量需要与我们想要的输出相同,因此设置为120。同时,步幅设置为1,填充为0。

修改ResNet-18架构

ResNet-18是一种流行的CNN架构,该网络的需要输入大小为224×224的图像。但是我们将对其进行修改以接受任意大小的输入。

下图是框架的组成

在PyTorch中,Resnet-18体系结构从卷积层开始,称为conv1(请参见下面的代码)。然后是池化层。

接下来依次是4个卷积块,图中使用了粉红色,紫色,黄色和橙色。这些模块被命名为layer1,layer2,layer3,和layer4。每个模块包含4个卷积层。

最后,我们有一个平均池化层。该层的输出被展平并送到最终完全连接层FC。

下面代码是Resnet框架的实现。

# from the torchvision's implementation of ResNet

class ResNet:

   # ...
   self.conv1 = nn.Conv2d(3self.inplanes, kernel_size=7, stride=2, padding=3,
                              bias=False)
       self.bn1 = norm_layer(self.inplanes)
       self.relu = nn.ReLU(inplace=True)
       self.maxpool = nn.MaxPool2d(kernel_size=3, stride=2, padding=1)
       self.layer1 = self._make_layer(block, 64, layers[0])
       self.layer2 = self._make_layer(block, 128, layers[1], stride=2, dilate = replace_stride_with_dilation[0])
       self.layer3 = self._make_layer(block, 256, layers[2], stride=2, dilate = replace_stride_with_dilation[1])
       self.layer4 = self._make_layer(block, 512, layers[3], stride=2, dilate = replace_stride_with_dilation[2])
       self.avgpool = nn.AdaptiveAvgPool2d((11))
       self.fc = nn.Linear(512 * block.expansion, num_classes)

   # ...

   def _forward_impl(self, x):
       # See note [TorchScript super()]
       x = self.conv1(x)
       x = self.bn1(x)
       x = self.relu(x)
       x = self.maxpool(x)

       x = self.layer1(x)
       x = self.layer2(x)
       x = self.layer3(x)
       x = self.layer4(x)

       x = self.avgpool(x)
       x = torch.flatten(x, 1)
       x = self.fc(x)

       return x

我们将通过继承原始的ResNet类来创建一个新类FullyConvolutionalResnet18,具体代码如下:

class FullyConvolutionalResnet18(models.ResNet):
   def __init__(self, num_classes=1000, pretrained=False, **kwargs):

       # Start with standard resnet18 defined here
       super().__init__(block = models.resnet.BasicBlock, layers = [2222], num_classes = num_classes, **kwargs)
       if pretrained:
           state_dict = load_state_dict_from_url( models.resnet.model_urls["resnet18"], progress=True)
           self.load_state_dict(state_dict)

       # Replace AdaptiveAvgPool2d with standard AvgPool2d
       self.avgpool = nn.AvgPool2d((77))

       # Convert the original fc layer to a convolutional layer.  
       self.last_conv = torch.nn.Conv2d( in_channels = self.fc.in_features, out_channels = num_classes, kernel_size = 1)
       self.last_conv.weight.data.copy_self.fc.weight.data.view ( *self.fc.weight.data.shape, 11))
       self.last_conv.bias.data.copy_ (self.fc.bias.data)

   # Reimplementing forward pass.
   def _forward_impl(self, x):
       # Standard forward for resnet18
       x = self.conv1(x)
       x = self.bn1(x)
       x = self.relu(x)
       x = self.maxpool(x)

       x = self.layer1(x)
       x = self.layer2(x)
       x = self.layer3(x)
       x = self.layer4(x)
       x = self.avgpool(x)

       # Notice, there is no forward pass
       # through the original fully connected layer.
       # Instead, we forward pass through the last conv layer
       x = self.last_conv(x)
       return x

使用完全卷积ResNet-18

通过我们的定义,我们已经拥有了能够对任意尺寸图像进行处理的ResNet-18,加下来将要介绍如何使用我们新定义的ResNet-18。

#1. 导入标准库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models
from torch.hub import load_state_dict_from_url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2. 读取ImageNet类ID到名称的映射
if __name__ == "__main__":

   # Read ImageNet class id to name mapping
   with open('imagenet_classes.txt'as f:
       labels = [line.strip() for line in f.readlines()]

读取图像并将其转换为可以与PyTorch一起使用。

输入图像:请注意,骆驼不在图像上居中
# Read image
original_image = cv2.imread('camel.jpg')

# Convert original image to RGB format
image = cv2.cvtColor(original_image, cv2.COLOR_BGR2RGB)

# Transform input image
# 1. Convert to Tensor
# 2. Subtract mean
# 3. Divide by standard deviation

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ToTensor(), #Convert image to tensor.
            transforms.Normalize(                      
            mean=[0.485, 0.456, 0.406],   # Subtract mean
            std=[0.229, 0.224, 0.225]     # Divide by standard deviation            
            )])

image = transform(image)
image = image.unsqueeze(0)

使用预先训练的参数加载FullyConvolutionalResNet18模型。

# Load modified resnet18 model with pretrained ImageNet weights
model = FullyConvolutionalResnet18(pretrained=True).eval()

进行网络计算,得到结果

with torch.no_grad():
   # Perform inference.
   # Instead of a 1x1000 vector, we will get a
   # 1x1000xnxm output ( i.e. a probabibility map
   # of size n x m for each 1000 class,
   # where n and m depend on the size of the image.)
   preds = model(image)
   preds = torch.softmax(preds, dim=1)

   print('Response map shape : ', preds.shape)

   # Find the class with the maximum score in the n x m output map
   pred, class_idx = torch.max(preds, dim=1)
   print(class_idx)

   row_max, row_idx = torch.max(pred, dim=1)
   col_max, col_idx = torch.max(row_max, dim=1)
   predicted_class = class_idx[0, row_idx[0, col_idx], col_idx]

   # Print top predicted class
   print('Predicted Class : ', labels[predicted_class], predicted_class)

运行上面代码时,我们会得到以下输出。

Response map shape :  torch.Size([1, 1000, 3, 8])
tensor([[[977, 977, 977, 977, 977, 978, 354, 437],
        [978, 977, 980, 977, 858, 970, 354, 461],
        [977, 978, 977, 977, 977, 977, 354, 354]]])
Predicted Class :  Arabian cameldromedaryCamelus dromedarius tensor([354])

在原始的ResNet中,输出是1000个元素的向量,其中向量的每个元素对应于ImageNet的1000个类的类概率。

在FC的版本中,我们得到一个大小为[1,1000,n,m]的响应图,其中n和m取决于原始图像的大小和网络本身。

在我们的示例中,当我们输入大小为1920×725的图像时,我们会收到大小为[1,1000,3,8]的响应图。

预测类的响应图

接下来,我们找到预测类的响应图,并对其进行上采样以适合原始图像。我们对响应图进行阈值处理以获得感兴趣的区域并在其周围找到一个边界框。具体代码如下所示:

# Find the n x m score map for the predicted class
score_map = preds[0, predicted_class, :, :].cpu().numpy()
score_map = score_map[0]

# Resize score map to the original image size
score_map = cv2.resize(score_map, (original_image.shape[1], original_image.shape[0]))

# Binarize score map
_, score_map_for_contours = cv2.threshold(score_map, 0.25, 1, type=cv2.THRESH_BINARY)
score_map_for_contours = score_map_for_contours.astype(np.uint8).copy()

# Find the countour of the binary blob
contours, _ = cv2.findContours(score_map_for_contours, mode=cv2.RETR_EXTERNAL, method=cv2.CHAIN_APPROX_SIMPLE)

# Find bounding box around the object.
rect = cv2.boundingRect(contours[0])

显示结果

以下代码用于以图像形式显示结果。响应图中越亮的区域表示高可能性区域。

# Apply score map as a mask to original image
score_map = score_map - np.min(score_map[:])
score_map = score_map / np.max(score_map[:])

接下来,我们将响应图与原始图像相乘并显示边界框。
score_map = cv2.cvtColor(score_map, cv2.COLOR_GRAY2BGR)
masked_image = (original_image * score_map).astype(np.uint8)

# Display bounding box
cv2.rectangle(masked_image, rect[:2], (rect[0] + rect[2], rect[1] + rect[3]), (0, 0, 255), 2)

# Display images
cv2.imshow("Original Image", original_image)
cv2.imshow("scaled_score_map", score_map)
cv2.imshow("activations_and_bbox", masked_image)
cv2.waitKey(0)

结果如下所示。我们看到只有骆驼被突出显示。通过对响应图设定阈值而创建的边界框将捕获骆驼。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卷积图像分类器的作用就像对象检测器!

如果觉得有用,就请分享到朋友圈吧!

△点击卡片关注极市平台,获取 最新CV干货

公众号后台回复“transformer”获取最新Transformer综述论文下载~


极市干货
课程/比赛: 珠港澳人工智能算法大赛 保姆级零基础人工智能教程
算法trick 目标检测比赛中的tricks集锦 从39个kaggle竞赛中总结出来的图像分割的Tips和Tricks
技术综述: 一文弄懂各种loss function 工业图像异常检测最新研究总结(2019-2020)


CV技术社群邀请函 #

△长按添加极市小助手
添加极市小助手微信(ID : cvmart4)

备注:姓名-学校/公司-研究方向-城市(如:小极-北大-目标检测-深圳)


即可申请加入极市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工业检测/人脸/医学影像/3D/SLAM/自动驾驶/超分辨率/姿态估计/ReID/GAN/图像增强/OCR/视频理解等技术交流群


每月大咖直播分享、真实项目需求对接、求职内推、算法竞赛、干货资讯汇总、与 10000+来自港科大、北大、清华、中科院、CMU、腾讯、百度等名校名企视觉开发者互动交流~



觉得有用麻烦给个在看啦~   
登录查看更多
17

相关内容

FC:Financial Cryptography and Data Security。 Explanation:金融密码与数据安全。 Publisher:Springer。 SIT: http://dblp.uni-trier.de/db/conf/fc/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目标检测算法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22年4月15日
13个经典CNN架构比较分析!从AlexNet到ResNet再到ConvNeXt
专知会员服务
101+阅读 · 2022年3月14日
专知会员服务
20+阅读 · 2021年4月2日
专知会员服务
19+阅读 · 2021年4月1日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短文本分类模型
专知会员服务
25+阅读 · 2020年7月22日
基于多头注意力胶囊网络的文本分类模型
专知会员服务
76+阅读 · 2020年5月24日
【ICLR-2020】网络反卷积,NETWORK DECONVOLUTION
专知会员服务
38+阅读 · 2020年2月21日
Transformer文本分类代码
专知会员服务
116+阅读 · 2020年2月3日
KGCN:使用TensorFlow进行知识图谱的机器学习
专知会员服务
81+阅读 · 2020年1月13日
实践教程 | 使用Pytorch从头实现Canny边缘检测
极市平台
10+阅读 · 2022年3月4日
实践教程|卷积神经网络 C++ 从零开始实现
极市平台
2+阅读 · 2022年2月24日
实践教程|最简单的代码实现语义分割!
极市平台
0+阅读 · 2022年2月18日
实践教程 | CNN调优总结
极市平台
3+阅读 · 2022年2月10日
初学者的 Keras:实现卷积神经网络
Python程序员
24+阅读 · 2019年9月8日
卷积神经网络四种卷积类型
炼数成金订阅号
18+阅读 · 2019年4月16日
卷积神经网络的最佳解释!
专知
12+阅读 · 2018年5月1日
【CNN】一文读懂卷积神经网络CNN
产业智能官
18+阅读 · 2018年1月2日
Tensorflow卷积神经网络
全球人工智能
13+阅读 · 2017年10月14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4月20日
ResT V2: Simpler, Faster and Stronger
Arxiv
0+阅读 · 2022年4月15日
Interest-aware Message-Passing GCN for Recommendation
Arxiv
12+阅读 · 2021年2月19日
Interpretable CNNs for Object Classification
Arxiv
20+阅读 · 2020年3月12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目标检测算法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22年4月15日
13个经典CNN架构比较分析!从AlexNet到ResNet再到ConvNeXt
专知会员服务
101+阅读 · 2022年3月14日
专知会员服务
20+阅读 · 2021年4月2日
专知会员服务
19+阅读 · 2021年4月1日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短文本分类模型
专知会员服务
25+阅读 · 2020年7月22日
基于多头注意力胶囊网络的文本分类模型
专知会员服务
76+阅读 · 2020年5月24日
【ICLR-2020】网络反卷积,NETWORK DECONVOLUTION
专知会员服务
38+阅读 · 2020年2月21日
Transformer文本分类代码
专知会员服务
116+阅读 · 2020年2月3日
KGCN:使用TensorFlow进行知识图谱的机器学习
专知会员服务
81+阅读 · 2020年1月13日
相关资讯
实践教程 | 使用Pytorch从头实现Canny边缘检测
极市平台
10+阅读 · 2022年3月4日
实践教程|卷积神经网络 C++ 从零开始实现
极市平台
2+阅读 · 2022年2月24日
实践教程|最简单的代码实现语义分割!
极市平台
0+阅读 · 2022年2月18日
实践教程 | CNN调优总结
极市平台
3+阅读 · 2022年2月10日
初学者的 Keras:实现卷积神经网络
Python程序员
24+阅读 · 2019年9月8日
卷积神经网络四种卷积类型
炼数成金订阅号
18+阅读 · 2019年4月16日
卷积神经网络的最佳解释!
专知
12+阅读 · 2018年5月1日
【CNN】一文读懂卷积神经网络CNN
产业智能官
18+阅读 · 2018年1月2日
Tensorflow卷积神经网络
全球人工智能
13+阅读 · 2017年10月14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