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AL3818,anlotinib hydrochloride)是口服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肿瘤生长和血管新生均有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及c-Kit等激酶发挥作用。该药是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自主研发的抗肿瘤1.1类新药, 已在中国上市,目前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及以上治疗。安罗替尼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食管鳞癌的研究结果将在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GI)上展示。
食管癌治疗现状分析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长期以来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全球癌症最新数据(Globolcan 2012)估计,全球食管癌每年死亡人数为40.02万,其中中国食管癌死亡人数为19.75万,占全球的49.35%。20世纪90年代至今,食管癌死亡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第4位。中国的食管癌死亡在全球处于较高水平,5年生存率仅10%~30%,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国食管癌流行病学特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组织学类型以鳞癌为主,占90%以上,而西方国家多为腺癌。第二,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高发病地区位于华北太行山一带,且具有家族聚集性。第三,中国的食管癌早诊率低,通常诊断时已经为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预后不良。全身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晚期食管鳞癌可选择的药物有限,更无有效的分子靶向药物。目前一线治疗以铂类、紫杉类及氟尿嘧啶等的两药联合化疗为主,但疗效有限,且并无证据显示化疗优于最佳支持治疗。对于二线及以上的晚期患者,临床上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通常依据情况换用其他化疗方案或进行最佳支持治疗。目前有限的证据显示化疗的疗效在局部控制、远期生存获益及毒性方面仍不理想,因此相关研究亟待开展,以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Dutton等报道在未经选择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中二线及以上应用吉非替尼对比安慰剂治疗,显示不能改善总生存期(OS;主要研究终点,分别为3.73个月 和3.67个月,P=0.29),其中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57个月和1.17个月。黄镜等报道埃克替尼在既往治疗失败的EGFR过表达或扩增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中,总缓解率(ORR)为16.7%,中位PFS与OS为52天和153天。整体来说目前认为并没有行之有效的食管癌靶向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在肺鳞癌及头颈部鳞癌患者中探索了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诸如雷莫芦单抗、阿法替尼、阿西替尼、安罗替尼等药物,初步看到了一定的疗效,部分观点认为抗血管生成治疗并未增加肺鳞癌患者咯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正大天晴公司进一步开展了安罗替尼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后线治疗中的研究,并取得了阳性结果。目前由该公司注册的临床研究(ClinicalTrial.gov number,NCT02649361)盐酸安罗替尼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入选2019年ASCO-GI(2019年1月17-19日,美国旧金山)的壁报展示。
安罗替尼食管鳞癌研究入选2019 ASCO-GI
该研究(ALTER1102)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黄镜教授及赫捷教授牵头,国内13家中心共同参与完成。主要入组标准为: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食管鳞癌;晚期或远处转移(IV期),至少具有一个可测量病灶;既往至少接受过一个含铂方案或含紫杉类方案化疗失败。2016年1月6日至2018年5月22日,共入组165例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安罗替尼组(110例)或安慰剂(组55例),每3周的第1~14天服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主要终点为PFS,次要终点为OS、ORR、疾病控制率(DCR)、生活质量(QoL)及安全性。据悉,结果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让我们共同期待研究结果的展示,以便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策略。
结语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临床试验,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安罗替尼,即将在国际会议的壁报上进行展示并与广大同行交流。针对晚期食管鳞癌一线治疗后缺乏有效率高的药物可供选择,目前亦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的现状,积极开展我国药企自主研发药物治疗效果的探索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该研究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抗血管生成小分子靶向药物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的价值,也为后续开展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的研究及相关通路的药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41本肿瘤患者指南丛书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免费阅读
70个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点击下方图片或识别图片二维码即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