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用空中航行服务组织(CANSO)去年举办的会议中,来自欧洲的专家指出,航行服务提供者无法通过个别努力完成整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整合。为此,他们提出了“欧洲数字天空”概念,即利用最新的数字技术改造欧洲的航空基础设施,使其能够安全有效地应对未来空中交通的增长和多样性通过纳入和整合来自机场、航空公司和航行服务提供者等所有参与者的数据,整合后的系统有望提供更加灵活的交通管理模式,以更好地应对干扰、空中交通流量增长和航空器的多样性的未来。更全面的数据将带来整个航空系统安全性的提升,并为航司运营、机场管理、飞机维护的更深入合作提供条件。相信在未来,技术的进步,可以进一步提升飞行的安全。但即使如此,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100%无故障。航空业可能是人类在工业“量产”领域最复杂的系统,没有人能在事故发生前“穷尽”所有的可能性。飞行员仍是乘客与人民安全最重要的保证之一。此次事故后,一张聊天记录图片在网络广为流传。正是在这些一代代民航人的努力下,民航用户才有可能获得更安全、更好的体验。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自尊心、锲而不舍的精神,对神奇而美妙的蓝天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我们相信,灾难不会仅止于灾难。接下来的时间里,民航人会用一切方式,阻止它再次发生。比如,1956年6月30日,联合航空718号航班与环球航空2号航班在美国大峡谷上空相撞,由于两机已远离洛杉矶机场雷达的范围,所以航空管制人员根本不知道飞机的确切位置,只能用估算的方式来写报告。这起当时史上最严重的商用客机空难,让人们意识到在仅在机场范围的空管指挥已远不能保证“交通秩序”。这促使民航管理当局投资2.5亿美元用于升级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飞机只能在规定的空中走廊(即航路)飞行。如今为飞机商用办法适航证的FAA也因此而成立。再如,1978年12月28日,美联航173号航班在起落架放下后,代表鼻轮及主起落架的三盏绿灯只有两盏亮起,由于正副机长执意对其进行检查及排除故障,飞机在机场附近盘旋了一个小时。虽然机上的飞行工程师温和地警告说燃油正在迅速耗尽,但机长固执己见地等了很久才开始最后的进场。最终飞机燃油耗尽,在郊区坠毁。1980年,民航界在NASA的帮助下导入首套机员资源管理(Crew Resource Management)系统,这成为机组人员之间沟通、协作处理问题的标准训练范本并通用全球。我们相信,此次事故后,民航领域或许还会有更多安全反思和举措。以上所说的,不管感性还是理性,远远不够表达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言语和感性在我们的不幸面前显得如此软弱,文字和理性在我们的痛苦面前显得如此无力。这些都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逝者深深的爱,也无法表达对不幸罹难的哀思。我们将永远记住他们,这些每一个遇难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They never die , they just fly hig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