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留下这么难的题,让最聪明的头脑失去理智

2018 年 9 月 29 日 每日人物


如果从时间上看,上一次费马猜想被解决,花费了3个半世纪;哥德巴赫猜想至今已过去两个半世纪,依然等待着最终的尘埃落定。159岁的黎曼猜想,或许还太过年轻。




文 | 杨宙

编辑  | 金焰



一闪而过

 


看上去,人类可能与一个文明闪耀的时刻失之交臂了。

 

9月24日,89岁的阿蒂亚爵士登上海德堡论坛。在45分钟的演讲里,他尝试通过几张简洁的PPT里“简单而全新”的方法,证明有着159年历史的黎曼猜想。一周前,他通过邮件宣称自己解决了这一数学难题。

 

数学家伯恩哈德·黎曼留给世人的黎曼猜想,被公认为数学史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穿越一个世纪而来,能量影响至今。当今有一千多条数学命题都是以黎曼猜想的成立为前提。

 

“黎曼假设如果成立,数学界就会多出上千条定理。”《黎曼猜想漫谈》作者、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卢昌海告诉每日人物。

 

因为阿蒂亚在数学界首屈一指的地位——他在半个多世纪里先后拿下了菲尔兹奖和阿贝尔奖两个数学界最崇高的奖项,他的邮件引起了少有的一次数学“地震”。

 

消息发出当天,《数学文化》主编汤涛的邮箱就塞满了讨论邮件,最明显的是那些数学家们原本克制的形容词——过去至多就是“big”和“surprise”,而这一次直接冲到了“shocking”级别。与数论研究无关的学者们也纷纷开始往来邮件,科普类媒体加急发稿预热,像在等待一场即将到来的盛大庆典。

 

而实际上,真正从事与黎曼猜想相关研究的学者们的沉默,一早就被互联网的狂欢所淹没了。在阿蒂亚的5页证明预印本出来后,一些专家对证明的有效性表示怀疑,另一些人则直接回绝了关于这次证明的讨论。

 

以至阿蒂亚在海德堡论坛演讲完之后,现场陷入了1分钟的安静,随后只有一位非数学领域的年轻人向他发出全场第一个提问:“是否解决了黎曼猜想?”

 

年迈的阿蒂亚倚在讲台上,坚定地回应:“这是由你的逻辑决定的。原始的黎曼猜想我是证明了,除非你是那种不接受反证法的数学家。”

 

迈克尔·阿蒂亚(Michael Francis Atiyah)爵士其人。图/ NewScientist 

这是科学界少有的尴尬时分。《科学》杂志随后联系采访时,尽管没有同事或学生愿意公开提出批评,但是从他们隐晦含糊的措辞中,已经透露了对这次证明的悲观看法。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数学物理学家John Baez提出了最直接的意见:“该证明只是将一个大胆的主张叠加在另一个之上,没有任何关联的论证和真正的证据。”数学家丘成桐也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问过一批专家,大家都说这篇文章没有提供一般数学家要求的严格性的定理证明。”

 

众人对于黎曼猜想最热切的一次讨论,或许就这样在海德堡一闪而过了。

 


漫长之路


 

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看,或许更能理解黎曼猜想对于世人的意义所在。

 

如同一个世纪的遥望。1900年,巴黎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出了对数学发展意义重大的23个问题,黎曼猜想是其中之一。一个世纪后的2000年,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也在巴黎召开了一次数学会议,列出了本世纪的7个数学难题,并为每个难题设立100万美元的奖金,黎曼猜想仍在其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攻克黎曼猜想的历史,就是对自身智慧超越的历史。“就像一场体育赛事,你比如说短跑项目里头,为什么这个人能破纪录,为什么前进一秒有这么大的困难,外人是不清楚的。”汤涛说,尽管同样从事数学工作,但大多数人都在黎曼猜想圈外,世界上真正能懂的不会超过100个人,“可是所有人都对这个短跑感兴趣,因为它是体育项目里最精华、最基础的东西。”

 

但这种超越注定充满艰深与折磨。卢昌海记得,在自己书写《黎曼猜想漫谈》的8年里,除数值计算外,黎曼猜想没有任何大的进展,偶尔有几个声称自己证明了猜想的,到最后也不过是个乌龙。

 

他的书中记录了一系列前赴后继攀登黎曼猜想这座高峰的数学家们。其中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对黎曼函数中非平凡零点的推进——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要证明是否所有符合条件的点都在一条临界线上,而很长一段时间里,结果都是百分之零。

 

1942年,挪威数学家塞尔伯格证明了这个百分比大于零。那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躲在挪威奥斯陆大学里,因为数学期刊已无法送达,他就像在一座孤岛的监狱里孤独战斗。

 

1974年,列文森在生命的尽头将进度条推进到了34%,一年后就离开人世。随后的10余年里,数学家们逐一接棒,缓慢地在个位数上推动进度条。1989年,这个数值被美国数学家康瑞推到了40%。后来,该数值只被微幅推进为41.28%,这就是迄今为止黎曼猜想研究中的最强结果。

 

研究黎曼猜想就像一条殉道之路,数学家将毕生投入其中,大多未见尽头。《美丽心灵》中的主角、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在1950年代后期研究过黎曼猜想,但不久后便患上精神分裂症,上台发言时已经语无伦次。希尔伯特在提出23个重要问题后,也不再相信有生之年能见到黎曼猜想的证明。因此有人问他,如果500年后重回人世最想问什么问题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否已经有人解决了黎曼猜想?”

 

但在数学里,天才并不会灵光一现。如同数学家蒂莫西·高尔斯的比喻,“数学中绝大多数影响深远的贡献,是由‘乌龟’而不是‘兔子’们做出的。随着数学家的成长,他们都会逐渐学会这个行当里的各种把戏,部分来自其他数学家的工作,部分来自自己对这个问题长时间的思考。”

 

由此可以理解,与互联网狂欢形成鲜明对比的,数学界的低调与缄默,那不只是出于对讲者的尊重,更多的是他们深知在证明之路上,黎曼猜想必然的失落。

 

如今,黎曼在一个多世纪前写下的那本手稿被存放在了哥廷根大学的图书馆里,它的面前时常人来人往,数学家们从世界各地前来,希望从中找到哪怕一点微小的启发。


黎曼于1859年的手稿,现存放在哥廷根大学图书馆。图/ State and University Library at Göttingen




数学之心

 


因为这一次黎曼猜想的热潮,卢昌海也被问到了密码、加密等关于黎曼猜想实际应用领域的问题。而实际上当初最吸引他、让他从一位物理学者转而钻研黎曼猜想的,是他在翻阅关于黎曼猜想的科普书时,偶然被一个故事吸引,“它提到了黎曼猜想跟物理上某些复杂体系的物理量分布有一定的关联”。

 

正如阿蒂亚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大脑中用来欣赏音乐、艺术及诗词之美的部位,也同样用来领悟数学之美。”真正让数学家们孜孜不倦、日复一日投身其中的,不是实用主义上的成果,而是“一种你曾经看到过的东西,即真理或者真实存在,它就在那里凝视着你……它就在纸上闪闪发亮。”

 

事实上,在阿蒂亚发表演讲前,就有不少人对他抱有悲观态度,毕竟在过去的几次研究里,阿蒂亚没有再像过往一样给人们带来惊喜的成果。


87岁时,他用一篇语义含糊的论文试图解决一个60多年前的数学难题,结果被证明是错误的;88岁时,他声称要将一个长达255页的定理证明简化成12页,结果没有通过同行评议。如今他89岁了,试图挑战数学中最艰深的问题,不少人谈论,如果不成功,岂不是“晚节不保”?

 

没有人确保他不是老糊涂了。只有他自己,在早前接受访谈的时候早已对自己未来的选择做出预言:

 

“我的声望是通过作为一名数学家得到的。如果我现在把它弄得一团糟,人们将会说,是的,他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数学家,但在他生命将要结束时,他丧失了理智。

 

就在我进入物理领域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约翰·鲍金霍恩离开了物理,他去了教会并且成了一名神学家。在我80岁的生日上,他跟我说,‘你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尽管勇往直前,去思考你想思考的事情。’……我已经得到了我需要的所有奖项,我还能失去什么?这就是我在冒着一个年轻学者不敢冒的风险。”

 

他说,他已经从事数学研究70年,无法停下来了。“100年前爱因斯坦有一个好想法,现在我们需要另一个想法来带领我们向前。”

 

如果从时间上看,上一次费马猜想被解决,花费了3个半世纪;哥德巴赫猜想至今已过去两个半世纪,依然等待着最终的尘埃落定。159岁的黎曼猜想,或许还太过年轻。


迈克尔·阿蒂亚爵士在论坛现场讲述证明过程。  图/ Heidelberg Laureate Forum Foundation

 

阿蒂亚在海德堡论坛上演说完毕后,现场无人反驳,也无人赞许,原本举世瞩目的论坛很快进入了咖啡时间。只有几个年轻人围着坐在轮椅上的阿蒂亚,谈论着一些与黎曼猜想核心无关的话题。

 

这让人想起25年前,剑桥大学的牛顿研究所里,安德鲁·怀尔斯连续3天站在讲台中央,一点一点地介绍着自己那长达200多页的证明上关键的定理,没有人确定他最终会引向何方。直到最后一天,他在站满了人的会议室里写完了费马大定理的命题,“我想我就在这里结束。”

 

后来,BBC的节目编辑在《费马大定理》回忆这一幕时写道:“就数论来说,别人告诉我它最使人兴奋的用处是在晶体学、音响调节的设计以及远距离太空飞船的通讯中。这些似乎没有一个会吸引观众。”

 

“真正能激发人们热情的正是数学家们自己,以及他们谈到费马时表现出来的那种深情。”

 

在黎曼猜想的探索长河中,阿蒂亚的这一页尝试翻篇了。没有人知道下一次的波澜会在何方。但正如《数学文化》的主编汤涛所言,无论它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可以预知的是,如果人在一辈子中能够看到黎曼猜想被证明,“那么他们正是活在一个非常辉煌的时代”。


(部分资料来源于卢昌海《黎曼猜想漫谈》、赛先生《阿蒂亚:美妙的数学之梦》)



每人互动

哪个时刻,你曾体会到数学之美?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数学是关于数量、结构、变化等主题的探索。
专知会员服务
147+阅读 · 2020年6月15日
【纽约大学】最新《离散数学》笔记,45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29+阅读 · 2020年5月26日
【MIT】Yufei Zhao《图论与加法组合学》,177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50+阅读 · 2020年4月27日
机器学习速查手册,13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42+阅读 · 2020年3月15日
《代码整洁之道》:5大基本要点
专知会员服务
50+阅读 · 2020年3月3日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翟天临博士所发论文涉嫌抄袭(附各路证据)
吴恩达“官宣”荣升准爸爸~
AI100
4+阅读 · 2019年1月18日
微软洪小文:AI 还是个小学生,资本请慎重!
EGONetworks
4+阅读 · 2017年9月6日
为什么不能和阿里巴巴好好说话呢?
创业邦杂志
3+阅读 · 2017年7月3日
Bivariate Beta LSTM
Arxiv
6+阅读 · 2019年10月7日
Arxiv
5+阅读 · 2019年4月21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12月18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5月13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1月23日
VIP会员
相关论文
Bivariate Beta LSTM
Arxiv
6+阅读 · 2019年10月7日
Arxiv
5+阅读 · 2019年4月21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12月18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5月13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1月23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