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剂生物分子冕形成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2017 年 8 月 23 日 中科院之声

近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胡国庆等在肺表面活性剂冕(pulmonary surfactant corona)形成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纳米颗粒与肺表面活性剂交互作用后形成生物分子冕的演化规律,发现了纳米颗粒表面亲疏水性质对分子冕的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纳米科学期刊ACS Nano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胡青林,合作者为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Zuo Yi。


纳米颗粒进入生物体后,因其高表面自由能,很容易吸附生物体液中的各种蛋白质分子,在颗粒表面形成生物分子冕。纳米颗粒的吸附作用不仅可能改变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乃至功能,而且会改变初始纳米颗粒的粒径及表面性质,从而影响随后的细胞摄取行为和生物效应。迄今为止,有关生物分子冕的绝大部分认识来自于纳米颗粒与血浆的交互作用,而肺部是纳米颗粒进入人体的最主要途径,肺表面活性剂与纳米颗粒交互作用形成分子冕的研究极为缺乏。


力学所研究团队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吸入纳米颗粒与肺泡液体中肺表面活性剂的交互作用,发现了具有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纳米颗粒在接触到肺表面活性剂后,均会吸附并形成由磷脂分子和活性剂蛋白分子组成的生物分子冕。分子冕的结构依赖于纳米颗粒表面的亲疏水性质,亲水颗粒形成双层冕结构而疏水颗粒形成单层冕结构;分子冕将为纳米颗粒提供一类物理化学屏障,使得纳米颗粒亲疏水性质趋同,且能增强纳米颗粒的生物识别。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的资助。研究成果不仅加深了对肺表面活性剂分子冕形成机理的认识,而且指明了在肺毒理和肺部纳米给药研究上应考虑此分子冕的影响,得到了评审组的较高评价。


图1. 水相中肺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结构


图2. 两种典型纳米颗粒(亲水银颗粒和疏水聚苯乙烯颗粒)上所形成肺表面活性剂冕的结构和组分


来源: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具有动能的生命体。
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研究进展
专知会员服务
102+阅读 · 2020年6月26日
【自动化学报】零样本学习研究进展,中国石油大学
专知会员服务
88+阅读 · 2020年1月27日
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重识别研究进展,自动化学报
专知会员服务
39+阅读 · 2019年12月5日
【上海交大】半监督学习理论及其研究进展概述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19年10月18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5 月 30 日
科研圈
15+阅读 · 2019年6月9日
YOSIA Webinar | 再生医学的前沿发展
未来论坛
4+阅读 · 2019年4月27日
《科学》(20190426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科学网
5+阅读 · 2019年4月27日
机器视觉技术的农业应用研究进展
科技导报
7+阅读 · 2018年7月24日
微表情检测和识别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中国计算机学会
15+阅读 · 2018年3月23日
心理学与脑科学:进展、思考和展望
科技导报
9+阅读 · 2017年10月27日
基于深度学习的肿瘤图像分割研究取得进展
中科院之声
17+阅读 · 2017年9月17日
人工神经网络是否模拟了人类大脑?
数说工作室
10+阅读 · 2017年7月19日
Geometric 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Arxiv
10+阅读 · 2019年9月11日
Learning by Abstraction: The Neural State Machine
Arxiv
6+阅读 · 2019年7月11日
Arxiv
10+阅读 · 2018年4月19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1月10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5 月 30 日
科研圈
15+阅读 · 2019年6月9日
YOSIA Webinar | 再生医学的前沿发展
未来论坛
4+阅读 · 2019年4月27日
《科学》(20190426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科学网
5+阅读 · 2019年4月27日
机器视觉技术的农业应用研究进展
科技导报
7+阅读 · 2018年7月24日
微表情检测和识别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中国计算机学会
15+阅读 · 2018年3月23日
心理学与脑科学:进展、思考和展望
科技导报
9+阅读 · 2017年10月27日
基于深度学习的肿瘤图像分割研究取得进展
中科院之声
17+阅读 · 2017年9月17日
人工神经网络是否模拟了人类大脑?
数说工作室
10+阅读 · 2017年7月19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