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分析美国空军网络作战理念的发展历程,时间跨度截至第24航空队及美国网络司令部成立前。研究梳理了促成网络空间被确立为作战域、网络作战被定位为独立军事能力的社会、政治、技术、军事与组织动因。空军人员凭借技术亲和力、新领域开放态度,以及网络作战所展现的速度、覆盖范围、精准度与战略效应潜力(这些特性与空权优势高度契合),成为信息与网络作战领域的先行者。因此,他们将网络作战视为作战职能,并致力于在空军体系内实现其作战化。空军的专业经验不仅影响联合条令制定,更塑造了网络作战的初始联合组织架构。由此,空军人员逐步将美国军事网络作战塑造为符合其空权理念的形态。网络作战被视为具备进攻属性、能通过绕过敌方军事体系直击国家要害产生灾难性效果的认知,并非不证自明或必然产物,而是空军将空权思维应用于信息时代技术的成果。
本论文虽聚焦空军网络作战理念,但任何机构对事物的认知均非铁板一块。机构由持有多元观点的个体构成,但其中某些观点会获得主导地位,形成所谓"组织思维"或"组织世界观"。本文通过检视与网络作战相关的对话、修辞及机构内部讨论,追溯这种组织思维的演进轨迹。研究资料涵盖内部文件、条令、公开政策、战略声明、军种出版物、教学材料及军官职业军事教育论文。需指出,公开论述与机密行动之间存在差异——所言与所为未必完全一致。受限于非密资料来源,本分析必然存在局限,完整叙事需待更多作战信息解密后方能构建。尽管如此,上述非密资料仍能深度揭示当时的网络作战战略思维,其中诸多文件对预算分配、组织架构及统筹军种行动的宏观叙事产生过重大影响。军官学术论文与机构期刊文章则通过个体视角及群体关注焦点的历时性变化,为理解内部讨论提供补充视角。因此,本文虽需在未来更多资料解密后修正,仍可视为网络作战组织思维史的初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