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变化的现代战争中,指挥所是军事行动的神经中枢。指挥所是指挥官在战场上做出明智决策、协调行动和指挥部队的重要枢纽。然而,随着冲突性质和威胁形势的不断变化,指挥所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将探讨指挥所的未来,重点关注技术和战略思维的进步如何提高指挥所的安全性、机动性和效率,从而加强军事行动。

指挥所是军事行动的神经中枢。它们是指挥官做出决策、协调部队和跟踪战斗进展的地方。在当今日益复杂和相互关联的世界中,指挥所必须能够适应新的威胁和挑战。

先进威胁和新兴技术:

未来战场将引入新的挑战,包括高超音速武器、武器化卫星和直能武器。这些技术对陆基设施,尤其是作战指挥所构成了严重威胁。

未来的指挥所是一个越来越诱人的目标。近敌威胁可以利用无人机系统等现代资产探测并瞄准任务指挥节点。例如,定向能武器既可以攻击网络基础设施,也可以攻击特定的军事和商业通信节点。随着对手获得这些先进能力,强大的防御和反制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指挥所的脆弱性:

陆军认识到,战术指挥所很容易被对手发现和摧毁。除了缺乏速度和机动性之外,这些指挥所还因其物理和电磁特征而特别脆弱。随着新武器和新战术的出现,战场的缩小和反应时间的缩短进一步增加了对这些任务必要设施的威胁。

加强安全:保护指挥所

安全一直是指挥所最为关注的问题,而未来将带来更大的挑战。为此,军队正在投资尖端技术,以加强指挥所的安全。

指挥所系统正在重新设计,以抵御威胁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中断风险。这包括改进实物保护措施、先进的伪装技术以及通信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冗余。

正在部署综合传感器系统、先进的监控技术和复杂的访问控制机制,以探测和遏制潜在威胁。此外,网络安全措施的进步对于保护指挥所网络免受网络攻击、确保关键信息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减少信号足迹

目前,同行竞争者可以通过指挥所的电磁信号,甚至是发电机发出的信号,轻松找到指挥所。随着竞争对手提高将传感器与射手快速联系起来的能力,杀伤链的时限将大大缩短,这凸显了投资以降低这些风险的迫切需要。陆军认识到,对抗电子战和新型武器对保持作战效能至关重要。

为应对这一挑战,目前正在努力减少电子特征,并探索借鉴工业界的创新理念。例如,有人提出了减少指挥所内每台无线电信号的概念。通过利用行业专业知识,目标是使指挥所的无线电信号与环境噪声融为一体,从而 “隐藏在众目睽睽之下”。

增强机动性:移动中的敏捷指挥所

现代军事行动往往需要指挥所快速部署、转移,甚至嵌入前沿单元。

传统的帐篷式指挥所需要大量的安装和拆卸时间,导致关键网络基础设施的建立出现延误,并限制了指挥官对态势的了解。目前,拆卸一个指挥所大约需要 50 个小时,而一旦找到新的地点,要花同样长的时间才能使其正常运行并重新建立通信,这就增加了遭到攻击的风险。部署帐篷、发电机、网络服务器和铺设电缆的繁琐过程增加了人员和系统的脆弱性。现代战争的性质不断变化,要求指挥所的运作方式更加灵活、反应更加迅速。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军事组织正在加强指挥所设置的机动性。移动指挥车配备了最先进的通信系统、卫星连接和自给电源,使指挥官能够在移动中保持实时态势感知和决策能力。这些移动指挥所能在动态战场环境中提高灵活性、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分布式和分散式总部的作用:

分布式分散指挥所对于保持有效的指挥和控制能力至关重要。这种方法可确保指挥所不集中在单一地点,从而降低易受攻击的程度,并减少一旦受到攻击而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可能性。通过分散人员和下放指挥职能,军事部队可以提高行动应变能力,保持通信联系,即使在面临干扰时也能促进决策。

提高效率: 精简指挥与控制

效率是军事行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指挥所在优化决策过程和资源分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挥所的未来在于利用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处理大量信息,提供实时见解,支持指挥官做出明智决策。用于数据融合、预测分析和智能可视化工具的自动化系统可提高指挥所的效率,缩短响应时间并提高行动效率。

集成与互操作性:互联指挥所

指挥所的未来依赖于与其他军事资产和系统的无缝集成和互操作性。指挥官需要访问广泛的数据源,包括情报馈送、传感器网络和实时战场信息。实现这一点需要强大的通信基础设施、标准化协议和协作网络。通过将各种平台和系统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指挥与控制架构中,指挥所可以全面了解战场情况,从而更快地做出决策并协调行动。

技术如何改变指挥所的未来

技术在塑造指挥所的未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使创建更加安全、移动和高效的指挥所成为可能。

  • 传感器和感知决策

未来要在战场上取得作战成功,需要无缝、弹性和快速的通信、界面和决策过程。各个层面的自动化,包括人工智能的集成,将增强人类的技能并强化决策过程。传感器可用性和使用率的指数级增长将提供无处不在的数据访问,从而模糊战争的战略、作战和战术层面之间的界限。然而,要将非有机传感器纳入指挥与控制(C2)结构,就需要通过与拥有这些传感器的政府和部委达成协议来扩大能力与合作。

  • 无线指挥所 (WCP)

无线指挥所(WCP)是军事行动中指挥与控制的前沿方法。通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WCP 可以在远征和战术环境中安全可靠地传输机密和非机密信息。这种创新的解决方案消除了指挥所传统上所需的大量布线基础设施,为作战人员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WCP 允许使用支持 Wi-Fi 和 LTE 的商用移动设备,使指挥官和人员能够在战术边缘获得先进的通信能力。通过减少后勤限制和提高态势感知能力,无线指挥所提高了作战效率,有助于在动态和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成功完成任务。

  • 移动联网:

在当今多变的战场环境中,通信不能仅限于固定阵地。对抗性技术的进步要求移动指挥所具备安全的通信能力。移动指挥所应具有较小的外形尺寸,可集成到单兵装备中或安装在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HMMWV)等车辆上。这些组件需要坚固耐用,以适应各种地形,经受恶劣条件的考验,并确保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进行可靠的通信。

在战术环境中 “盲目 ”行动会使作战人员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危及任务的成功并增加伤亡风险。移动联网能力对于确保运输车辆、飞机操作员和作战人员之间的无缝通信至关重要。直接通信渠道,如与作战人员的耳机集成,可在运输过程中持续了解态势。

  • 基于虚拟现实/AR 的人机指挥界面

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整合到人机指挥界面中,在加强军事行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指挥官可以有效地在共同行动图(COP)上可视化和传播关键信息,及时准确地了解敌方位置和生存能力信息。通过利用搭载在基础设施上的单一应用程序,可以精简指挥所,缩小其规模并简化设置和拆卸程序。

一项重大进展是用与美国国家安全局合作开发的安全 WiFi 取代了复杂的布线系统。这一转变降低了设立指挥所的复杂性,使移动更加方便。此外,还可以通过减轻重量和降低功耗来优化服务器堆栈,使其能够安装在车辆上,增强其便携性。

人机指挥界面还应注重改进用户界面,以减轻指挥官在搜索相关数据时面临的挑战。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将在与新兴行动者建立新的指挥与控制(C2)关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些能力为指挥官提供了虚拟 “访问 ”遥远地点的能力,而无需实际旅行,从而使分散的指挥所成为可能。这种方法增强了复原力,支持了重要的 C2 基础设施。

云计算使更快、更方便地部署指挥所成为可能。基于云计算的指挥所可以从任何地方访问,这意味着指挥官即使在移动中也能与战斗保持联系。

云资源还允许持续、一致地查看从本部到战斗边缘的作战环境。随着商用卫星连接和 5G 等民用技术的出现,连通性得到改善,延迟缩短。此外,鉴于这些技术的多样性,很难同时阻止或拒绝所有这些技术。

混合云计算是一种变革性方法,可使指挥官在各种作战环境中实现弹性和效率之间的平衡。通过将外部资源与本地计算相结合,混合云计算解决了断开、间歇和低带宽条件带来的挑战,同时有效管理了指挥和控制节点旁的内部服务器堆栈的尺寸、重量、功率和冷却要求。这种方法具有多种优势,包括加快部署和搬迁过程、降低功耗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专用堆叠服务器平台的依赖。混合云计算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助于简化操作、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优化指挥和控制能力。

云计算还能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集成人工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对图像进行预测分析,检测敌方感知的模式,并实现预测性维持。减少环路中的人员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近距离作战所需的实际人员,从而最终提高指挥和控制节点的生存能力,减少维持需求,降低敌方接触层的节点辐射。

人工智能正被用于自动执行任务和改进决策。人工智能驱动的指挥所可以实时分析数据并识别潜在威胁。它们还能帮助指挥官洞察战场,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大数据正被用于提高态势感知能力。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来源的数据,指挥所可以更好地了解战场情况。这些信息可用于做出更好的决策和跟踪战斗进展。

虽然大量的信息和整合多种数据源的需求可能会导致信息过载和决策瘫痪,但利用人工智能、数据湖、深度学习和高级分析技术,可以在减少瘫痪可能性的情况下进行感知和决策。

要有效管理和分析海量数据,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见解,而不是铺天盖地的信息,拥抱技术将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指挥和控制功能,从感知和处理到感知决策。随着创新的不断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变化,对指挥与控制系统的形式和功能都会产生影响。

结合人工智能,多传感器平台将优化信息的收集和向数据云的传输。一旦进入云端,人工智能将促进对近似原始信息的解读,从而能够识别视频或图片中的声音、面孔和形状。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能力,传感器将持续运行,而不是只在获得特定任务相关信息时才启动。

在作战层面,人工智能可以在作战评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准确的态势感知、分析趋势、预测场景,并建议作战行动以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行动层面的总部,主要驱动因素是行动规划的长度。长期计划是为 10 天以上的活动制定的,而中期战略涉及 3 到 10 天内采取的行动,持续行动则在 3 天内进行。 人工智能的能力超越了人类的能力,往往能发现工作人员可能忽略的相关性和可能性。

衡量与原计划偏差的总体流程是行动评估流程,该流程为指挥官提供所需的建议,以使计划回到正轨或确保其保持正轨。人工智能可通过提供准确的态势感知来协助行动评估流程。它将帮助工作人员分析趋势,预测情景的可能性和发展。人工智能将建议采取哪些行动来实现行动效果,并有可能建议开展参谋人员无法识别或无法关联的活动。

对于旅一级的骑兵和骑兵领导人来说,一个具有多个节点和通信线路的高可用性网络对于与上级总部、下属和士兵进行快速准确的通信至关重要。未来的指挥所必须保持持续连接,减少人为干预以确保网络可用性。此外,人工智能在管理实时通信、应对故障、性能下降和敌对行动、确保网络有效运行方面也至关重要。

从内部威胁的角度考虑,指挥所还应考虑在其设施内安装传感器,以进行全面监控。记录对话、身体移动和内部通信可为流程改进、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完善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但是,必须谨慎处理隐私问题。虽然填充的数据湖能够提供洞察力和信息检索,但制定正确的查询变得至关重要,这有可能通过类似谷歌搜索查询的人工智能驱动改进来实现。

结论

指挥所的未来在于能够提高生存能力、机动性和效率的移动能力。通过从传统的帐篷式设置过渡到灵活的移动平台,军队可以克服固定阵地的限制,提高反应能力。移动指挥所可实现快速部署、移动中的无缝联网,并降低面对对手时的脆弱性。

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将在未来彻底改变决策过程。人工智能将为指挥官提供客观的分析和建议,随着其指数级的不断改进,在许多情况下将超越人类的决策能力。随着人们对人工智能性能的信任,更多的职责将下放给这些系统,从而有可能取代某些工作人员的职位。要驾驭这种转变,规划者必须设立阈值,以确定何时、有多少以及哪些类型的决策应移交给机器,同时考虑到每个决策的潜在影响。

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大大提高指挥所在作战和战术层面的机动性和分散性。这些改进对于在战场上提供能力和实现预期作战效果至关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指挥所技术的集成将在动态和充满挑战的现代战争环境中,为提高军事行动的有效性和应变能力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来源:IDST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24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未来人机编队(MUM-T)的机遇与挑战
专知会员服务
29+阅读 · 2024年12月27日
战争无人机蜂群:自主战争的未来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4年11月5日
军用无人机与人工智能: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2024年10月12日
北约:下一代指挥与控制
专知会员服务
89+阅读 · 2024年1月5日
海陆空一体化作战的人工智能赋能指挥与控制系统
专知会员服务
85+阅读 · 2024年1月2日
元宇宙赋能指挥控制:未来虚实融生的作战推演
专知会员服务
114+阅读 · 2023年5月8日
《军事行动自动化》【译文】2022最新报告
专知
59+阅读 · 2022年11月13日
「视频目标跟踪」最新2022研究进展综述
专知
10+阅读 · 2022年9月26日
深度学习研究及军事应用综述
专知
18+阅读 · 2022年7月7日
国外有人/无人平台协同作战概述
无人机
105+阅读 · 2019年5月28日
视频中的多目标跟踪【附PPT与视频资料】
人工智能前沿讲习班
30+阅读 · 2018年11月29日
【前沿】凌空手势识别综述
科技导报
12+阅读 · 2017年8月17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5+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6+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6+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Arxiv
164+阅读 · 2023年4月20日
Arxiv
71+阅读 · 2023年3月26日
Arxiv
155+阅读 · 2023年3月24日
Arxiv
22+阅读 · 2023年3月17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未来人机编队(MUM-T)的机遇与挑战
专知会员服务
29+阅读 · 2024年12月27日
战争无人机蜂群:自主战争的未来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4年11月5日
军用无人机与人工智能: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2024年10月12日
北约:下一代指挥与控制
专知会员服务
89+阅读 · 2024年1月5日
海陆空一体化作战的人工智能赋能指挥与控制系统
专知会员服务
85+阅读 · 2024年1月2日
元宇宙赋能指挥控制:未来虚实融生的作战推演
专知会员服务
114+阅读 · 2023年5月8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5+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6+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6+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