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掘金元宇宙”,但投资人发现挖矿的“铲子”还没有造好

2022 年 3 月 23 日 创业邦杂志

云岫资本认为,很多技术比大家想象中要跑得更快,但大众并没有看到,比如三维建模、3D数字资产等等,这些都会成为未来“元宇宙”爆发的基础。


作者丨于玮琳
编辑|子   钺
题图|受访者提供
 
现实中无所寄托的大男孩,戴上VR眼镜,纵身一跃,就从索然无味的现实跳入了名为“绿洲”的虚拟世界——这里包罗万象,繁华的都市隐匿着不亚于真实世界的秘密……
 
这是斯皮尔伯格在《头号玩家》中打造的“虚拟世界”,而从2021年开始,人们通常称之为“元宇宙”。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逐梦元宇宙”,市场上的讨论从未停歇。相较于在二级市场的元宇宙概念股备受追捧,一级市场的投资人则更冷静克制地去看待“元宇宙”的蓬勃。
 
睿兽分析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元宇宙概念中最多被落地实现的AR/VR赛道,其融资事件数量并没有非常显著地提高,但其融资总额有明显提升。2021年,该赛道融资总额超过500亿元,同比增长80%,是AR/VR投融资最火热的2016年的4倍之多。这和创业邦收集到的业内人士反馈相一致:“投资人在积极地看元宇宙项目,但是出手却相对谨慎。”
 
AR/VR领域融资趋势图。图源:睿兽分析
 
云岫资本认为,《头号玩家》中所刻画的未来世界还太过遥远,其中的十万玩家集体在线作战的场景,所需要传输极其庞大的数据体量,在当下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也就是说,你想“掘金元宇宙”,但挖矿的“铲子”还没有造好。
 
作为科技产业精品投行及投资机构,云岫资本长期关注数字化升级的下半场所能带来的新机会。他们认为,如果一个项目被定义为元宇宙创业,那么无可避免的会被更严苛地审视。要想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就不能局限于“小打小闹的微创新”,而是要做能带来时代变革的产品。
 
可以明确的是,在元宇宙时代来临之前,底层技术的野蛮生长正在加速,直至为行业的爆发提供足够的养分和基础。这也是投资人最为关注的。
 
本期“元宇宙投资观察”,我们采访到云岫资本,他们从FA的视角出发,洞察元宇宙创业,帮助企业融资,在相关赛道多有布局,其方法论和看项目的逻辑又是如何?
 

算力会最先成为
未来元宇宙之争的核心
 
创业邦:云岫是如何切入元宇宙赛道的?
 
云岫资本: 云岫并不会去追所谓的风口,我们的逻辑更多是从“数字化升级的下半场”来看项目,这其中势必会涉及到二维到三维的整体革新,包括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等。
 
过去几十年间,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整体的技术革新带来了数字化的变革。当下随着5G网络、云原生等底层基础架构的成熟,新一代的变革应运而生,会有很多新的升级玩法,随之而来的时代特征可能就是现在讲的“元宇宙”。
 
我们认为,元宇宙是伴随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科技手段打造的数字空间,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
 
创业邦:在元宇宙大范畴中,云岫更关注哪些细分赛道?
 
云岫资本: 云岫会有三条线重点关注,它们彼此互为基础、层层递进。
 
第一条线,是最底层的算力的变化 从二维到三维的过渡,可能涉及到的算力是从个位数数量级到成千上万个数量级的变化,算力能否支撑如此庞大的运算量?这是最先要解决的底层问题。以我们之前合作过的项目“摩尔线程”为例,他们所专注的全功能GPU是技术实现的关键算力引擎,可以认为是元宇宙重要的计算平台之一。事实上,算力可能会最先成为未来元宇宙之争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最早开始布局的,大概从2019年就开始了。
 
第二条线建立在第一条线的算力基础上,延展出的大的技术框架,它分为几个层面,一个就是数据放在哪里,如何去做虚实结合,比如云原生;另一个层面就是数据如何传输和二次开发的问题,这其中可能包括引擎、创作工具等。
 
有了算力和基础技术架构之后,内容上应该如何更好地呈现或与用户更好的交互?进而又有了第三条线。这其实涉及到两个方向,一个是硬件层面,作为入口和载体,XR是我们会重点关注的方向。另一个方向就是整体的内容应用,游戏、文化内容等等,但这个方向上,我们普遍认为时机未到,当下的时机更适合去看底层内容搭建的基础层。
 
创业邦:当一个创业项目被定义为元宇宙,是否会被更严苛地看待?
 
云岫资本: 这是自然的。现在太多项目把自己包装成元宇宙的东西,但实际上是“新瓶装旧酒”。“元宇宙”不是一个新的东西,而是一些技术升级和模式升级带来的崭新变化,被一些项目带上了“元宇宙”这个Tag。你去看的话,很多并没有什么底层逻辑上的创新,不是像芯片、机器人一样,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我们和投资人整体会很积极地去看元宇宙的项目,但同时也会带着很多问题和思考,会相对谨慎和保守一些。
 
创业邦:这样谨慎的态度带来怎样的投资偏好?
 
云岫资本: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比较少关注外围的“情绪”,而是更多地看团队和企业的内核。
 
基于此,我们在这个领域的布局目前会集中在中早期的项目,因为有机会去更长期地陪伴,去验证项目的周期能力。相比之下,偏中后期的项目我们会更看重商业化能力,除非海外已经有了发展较好的对标。

云岫项目“奇点临近”眼镜智能化概念图


在爆发之前
底层技术就开始“野蛮生长”
 
创业邦:我们能否期待元宇宙爆发会出现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云岫资本: 挺难说会有一个所谓的标志性事件。这个事情更像前几年的“5G”和“物联网”,我们现在也不能说5G已经爆发了。
 
但这不代表围绕这个领域无事可做,回想互联网时代,现在会觉得第一台电脑和第一台iPhone是标志性事件,是一个跨时代的时间节点,但是在他们诞生之前,已经有非常多的技术基础在支撑了,只不过是电脑和手机把这些技术做了一些可视化的呈现。
 
也许对于元宇宙来说,这个划时代的硬件节点会是某个XR设备,但这个领域还需要几年的技术沉淀。在此之前,会有很多技术比大家想的要跑得更快,或者它自己在默默成长,但大众并没有看到,它可能并不是在消费级的角度呈现出来,比如“三维建模”,把二维地图变成三维的,现在政府已经在扶持;“3D数字资产”,已经在很多游戏、电影中直接使用,普通大众可能并不熟悉,但这些技术确实在不断成长,会成为未来“元宇宙”爆发的一个基础,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去布局的。
 
创业邦:元宇宙有哪些细分赛道存在被低估的创业机会,鼓励创业者多去尝试?
 
云岫资本: 现在每个细分赛道,都很多人在做,并不能说哪个被低估了。我们可以说有一些相对看好的方向,可能因为技术门槛比较高,做的人相对少一些。
 
举个例子,VR硬件已经相对成熟了,在此基础上,有些人在开发VR的内容,数字人等,参与的人很多,竞争也会激烈,也需要长久的生态规划。
 
但一些底层的硬核技术、刚性需求,比如芯片、AI底层的平台,一些架构层、工具层的东西,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和多年的沉淀,玩家就会少一些。
 
但这反而是我们会重点关注的方向,因为一旦好的团队把护城河建起来了,未来的变现价值、可复用性会更强。我们希望鼓励创业者在这些需要技术攻关的领域真正地扎根、去投入。
 
创业邦:这样的赛道,是不是会更鼓励科学家出身的人去尝试呢?
 
云岫资本: 倒不一定是科学家,确实有一些创业者来自科研院所,但未必都要有这样的背景。也有从海外大平台诸如微软、谷歌、Facebook(Meta) 这些算法能力很强的平台出来的创业者,国内也有阿里、华为这些大厂的创业者,都是在这个领域可以创造价值的人。
 
因为他们不仅有技术研发能力,也经历过产业周期,明白用户需要什么,包括行业级的用户和消费级的用户。纯科研的创业团队,技术方向会更前沿,商业落地可能也会更久,但如果围绕用户开发去服务,反而是有复合背景的、成建制的团队更好一些。


 拒绝“小打小闹”微创新
 
创业邦:云岫观察,什么样的元宇宙项目会更容易得到投资人的青睐?
 
云岫资本: 首先要看机构画像,不同的机构对于项目本身的偏好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说要具备几点特质:
 
第一点是要先搞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这个其实很重要,不能挂一个“元宇宙”的概念就完了,投资人更关心你在整个产业链的哪个环节。
 
第二点,你在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能带来什么价值 ,在这个价值的背后,能撬动多大的市场?其实元宇宙领域投资人很多都是之前投TMT、消费领域的。他们很关注创业者是否能够带来时代的变革。如果只是小打小闹做一些微创新,那肯定不是他们偏好的。
 
第三点,还是要回归创业团队本身的实力 。举几个例子,底层的技术实力到底有多强?你能创造的技术价值到底有多大,壁垒到底有多高?在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拉出来履历都不差,但是你曾经的经验是否在新的领域中可以复用?你对这块儿是不是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思维逻辑?等等。
 
创业邦:不妨以云岫做过的项目为例来讲讲?
 
云岫资本: 我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举例。
 
首先硬件层面,我们合作了一个做全天候智能眼镜的团队,团队背景非常好,从芯片到产品架构,团队体系相当完整,创始团队之前做过的产品卖到过百万级别并且是大品牌的旗舰产品,这代表了他们的技术实力和供应链整合能力。
 
但这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仅是从技术角度出发,而是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来设计产品的。智能眼镜的痛点是什么?要足够轻、足够便捷,要消费者愿意去佩戴。他们走访了很多用户,来确定自己的技术路径和产品设计,而不是从单点出发延展产品。这样对未来的一个预判和对产品的理解,是比较符合我们的想法的。
 
第二个,我们现在也在合作一个做3D数字资产的公司,他们现在拥有全球前三大的数据库的体量,到今年年中,数据量可能会到全球第一,这是非常强的积累。未来三维数据的采集和呈现再到平台渲染,都需要这些数据。
 
现在整体团队也把他们整个数字资产的底层格式,全部都做到了通用化和标准化。这样无论是普通的用户、小B端的用户,还是大B端的用户,都可以拿到他们的3D数据资产,直接去做二次开发,不需要再去做很多的数据清理相关的工作。所以,对于这个公司来说,我们觉得无论是前向的技术研发,还是到整体的一个数据积累,再到未来的应用开发工具,都有一个非常全面的逻辑。

云岫项目“李未可”产品概念图
 
创业邦:在服务项目的过程中,会更推荐企业拿产业方的钱,还是财务投资人的钱?
 
云岫资本: 财务投资人和产业投资人,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不一样。举个例子,前阵子某知名内容公司投资了几家技术公司,就非常有价值。因为它本身就是做内容的,可以给技术公司提供非常好的土壤,比如给它们提需求,进而加速业务迭代。但如果本身的技术和产业并没有强相关,那强拿产业的钱也没有用,因为没办法实现协同。



找靠谱商机,关注创业邦视频号!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IEEE虚拟现实会议一直是展示虚拟现实(VR)广泛领域研究成果的主要国际场所,包括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和3D用户界面中寻求高质量的原创论文。每篇论文应归类为主要涵盖研究,应用程序或系统,并使用以下准则进行分类:研究论文应描述有助于先进软件,硬件,算法,交互或人为因素发展的结果。应用论文应解释作者如何基于现有思想并将其应用到以新颖的方式解决有趣的问题。每篇论文都应包括对给定应用领域中VR/AR/MR使用成功的评估。 官网地址:http://dblp.uni-trier.de/db/conf/vr/
中银国际《虚拟人行业研究》报告,4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53+阅读 · 2022年3月18日
企业如何探索元宇宙,如何驾驭炒作和现实?(附报告)
最新元宇宙白皮书:做虚实融合世界的赋能者
专知会员服务
106+阅读 · 2022年1月14日
2021年中国数字人民币发展研究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24+阅读 · 2021年11月28日
专知会员服务
15+阅读 · 2021年9月29日
专知会员服务
62+阅读 · 2021年9月20日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21年8月16日
专知会员服务
62+阅读 · 2021年7月6日
Epic融资20亿,离元宇宙更进一步
CSDN
1+阅读 · 2022年4月14日
谈融资时,投资人最忌讳的是什么?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3月26日
内容收入超10亿美元,元宇宙创业已在爆发前夜?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3月17日
火了一年的元宇宙,消停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2月27日
国产元宇宙图鉴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阅读 · 2021年12月12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0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4月15日
Arxiv
30+阅读 · 2022年2月15日
Adaptive Synthetic Characters for Military Training
Arxiv
46+阅读 · 2021年1月6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Epic融资20亿,离元宇宙更进一步
CSDN
1+阅读 · 2022年4月14日
谈融资时,投资人最忌讳的是什么?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3月26日
内容收入超10亿美元,元宇宙创业已在爆发前夜?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3月17日
火了一年的元宇宙,消停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2月27日
国产元宇宙图鉴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阅读 · 2021年12月12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0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