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华提出的gcForest能否取代深度神经网络?

2018 年 4 月 19 日 全球人工智能 张泽旺

高薪招聘兼职AI讲师和AI助教!


摘要:

最近周志华教授从深度神经网络的深层含义说起,条分缕析地总结出神经网络取得成功的三大原因:

  • 有逐层的处理

  • 有特征的内部变化

  • 有足够的模型复杂度

并得出结论:如果满足这三大条件,则并不一定只能用深度神经网络

由于神经网络存在的一些缺陷,很多时候人们不得不考虑其他的模型。周志华介绍了他所领导的团队提出的 gcforest 方法,称该方法有良好的跨任务表现、自适应的模型复杂度等优势。

而对于 gcforest 研究的重要意义,正如周志华在分享中表示的那样,深度学习是一个黑屋子,以前大家都知道它里面有深度神经网络,现在我们把这个屋子打开了一扇门,把 gcforest 放进来,我想以后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这是这个工作从学术科学发展上更重要的价值所在。



什么是gcFores模型:

周教授在(《Deep Forest: Towards An Alternative to Deep Neural Networks》)中提出了一个多粒度的级联随机森林(gcForest)的模型,所谓多粒度,就是好比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多个不同大小的filter同时作用到输入数据上,即选取了不同规模的局部特征;而级联随机森林就是将多个随机森林排在一层,然后再传给下一层的随机森林。gcForest在小数据集的手写字识别、人脸识别、音乐分类等任务上取得了与深度神经网络相媲美甚至好很多的效果,尤其是对于非常小的数据集而言首先请看以下实验结果:


首先,这篇文章立意新颖,绕开了当前主流的神经网络模型,将随机森林的集成学习方法应用到一些小数据的分类任务上。但是从模型上看,并没有多大创新之处,毕竟随机森林、集成学习用于分类任务的成功案例在Kaggle上数不胜数。

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神经网络的尴尬和无奈,看下面这幅图大概就明白了,图中一堆问号代表着作者对当下神经网络的无奈,相信这也是我们大多人内心的真是想法,以前论文中都是直接给出最优的超参数,具体怎么来的实在让人费解。这篇文章中作者勇敢地指出来了,这也是作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个gcForest模型的用意吧,希望以较小的计算资源和较少的调参时间来获得更好的效果,从而可以为深度学习开启另外一扇门。


作者还指出,gcForest建立好一个模型以后,可以直接应用到多个任务上,无需改变网络结构,而这一点让目前的神经网络望尘莫及,原因一个卷积神经网络在A图片数据集上训练好之后,很难直接应用于B图片数据集,性能会骤降。

文中还指出,在探讨了“多粒度”与“级联随机森林”哪个贡献比较大时,得出的结论是“多粒度”对模型性能的提升帮助比较大,表明在机器学习中特征选取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对于深度学习也是同样重要。



如上图所示,就是gcForest的模型结构,看上去十分简单,只要理解了随机森林的算法,gcForest的工作原理也就明白了。

这篇文章是将深度随机森林应用与小规模数据集上的实验论文,对于更大的数据集上的实验效果以及严格的理论分析,作者以“计算资源有限、时间仓促”草草了之,再等等吧!

至于gcForest甚至是集成学习能否取代深度神经网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以目前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势头和应用效果来看,即使要追上也不是三两天就可以完成的。

作者用一堆问号勇敢地指出神经网络的尴尬与无奈,也许这才是这篇论文的成功之处吧!

来自:深度学习每日摘要,AI科级大本营

作者:张泽旺

-今晚直播预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登录查看更多
10

相关内容

周志华,男,分别于1996年6月、1998年6月和2000年12月于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1月起留校任教,200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3年获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随后被聘任为教授,2004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200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南京大学 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主任、人工智能学院 院长、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常务副主任、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研究所 (LAMDA) 所长。美国计算机学会(ACM)、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际人工智能学会 (AAAI)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 、国际模式识别学会 (IAPR)、国际工程技术学会 (IET/IEE)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 等学会的会士 (Fellow),欧洲科学院 外籍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证监会科技监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南京市政府人工智能产业顾问,江苏省政协十、十一、十二届委员,江苏省青联十一届副主席等。 https://cs.nju.edu.cn/zhouzh/
【ICML2020】对比多视角表示学习
专知会员服务
52+阅读 · 2020年6月28日
【CVPR2020-Oral】用于深度网络的任务感知超参数
专知会员服务
26+阅读 · 2020年5月25日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少样本学习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171+阅读 · 2020年4月22日
【ICLR-2020】网络反卷积,NETWORK DECONVOLUTION
专知会员服务
38+阅读 · 2020年2月21日
模型压缩究竟在做什么?我们真的需要模型压缩么?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0年1月16日
周志华教授:如何做研究与写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154+阅读 · 2019年10月9日
周志华:关于机器学习的一点思考
新智元
7+阅读 · 2018年9月23日
周志华与「深度森林」
网易智能菌
7+阅读 · 2018年8月2日
【深度解读】陶建华:深度神经网络与语音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6+阅读 · 2018年7月9日
周志华:满足这三大条件,可以考虑不用深度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学家
7+阅读 · 2018年4月18日
算法|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全球人工智能
3+阅读 · 2018年1月8日
观点|元学习: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
AI科技评论
8+阅读 · 2017年8月21日
Adaptive Neural Trees
Arxiv
4+阅读 · 2018年12月10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9月27日
Arxiv
15+阅读 · 2018年6月23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4月18日
Arxiv
22+阅读 · 2018年2月14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ICML2020】对比多视角表示学习
专知会员服务
52+阅读 · 2020年6月28日
【CVPR2020-Oral】用于深度网络的任务感知超参数
专知会员服务
26+阅读 · 2020年5月25日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少样本学习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171+阅读 · 2020年4月22日
【ICLR-2020】网络反卷积,NETWORK DECONVOLUTION
专知会员服务
38+阅读 · 2020年2月21日
模型压缩究竟在做什么?我们真的需要模型压缩么?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0年1月16日
周志华教授:如何做研究与写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154+阅读 · 2019年10月9日
相关资讯
周志华:关于机器学习的一点思考
新智元
7+阅读 · 2018年9月23日
周志华与「深度森林」
网易智能菌
7+阅读 · 2018年8月2日
【深度解读】陶建华:深度神经网络与语音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6+阅读 · 2018年7月9日
周志华:满足这三大条件,可以考虑不用深度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学家
7+阅读 · 2018年4月18日
算法|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全球人工智能
3+阅读 · 2018年1月8日
观点|元学习: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
AI科技评论
8+阅读 · 2017年8月2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