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快餐一年进账30亿,开出1000多家直营门店,沈南鹏追了她4个月要投她,这个重庆妹子一路狂奔上市!
挖掘最靠谱的致富经,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讲女性创业者李红。
1984年,“连刀都拿不稳,杀鸡连鸡都捉不住”,16岁的李红被送去学了两年烹饪,工作后去做了加州牛肉面馆的门店经理。
九十
年代,麦当劳肯德基风靡中国,自己会烹饪、有餐饮管理经验,为什么不做一家中国的肯德基?
1996年,李红在重庆开了第一家乡村鸡(后改名“乡村基”),
刚开始,乡村基以鸡肉为主,经营西式快餐兼杂各种汤面,有专家曾表示,中国快餐品牌80%都带有浓重的西式影子。
乡村基真正甩掉这个影子,是在没人进店,屡屡碰壁之后,
李红把目光重新回到川菜上。
那段时间,李红拼了,
每研发出一种新菜品,都让员工先尝,一周以后,公认好吃的就推广。反之,要么改进,要么放弃。这个重庆妹子够拼!
口味有了底气后,乡村基开始大方让利,搞促销,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区别于其他疯狂扩张的餐饮品牌,
1996年到2006年,乡村基直营店只开了10家。
10年,李红只干了一件事:把一份中式套餐所涉及的各个环节不断标准化。
标准化到什么程度?
菜品每一块原料如何处理?切成什么形状?多大尺寸?
每种菜品都有明确的配料表,精确到克,只允许
2%的误差范围。
在一次采访中,李红提到:“乡村基有一个产品开发部,它不仅仅负责新产品的研发,更重要的是制定标准。”
除了菜品、炒菜流程的标准:
门店的玻璃在不同天气应该采取哪种步骤擦洗?
店里的卫生死角应该采用哪种姿势清扫?
员工服务、门店卫生
、菜品流程
...
李红
事无巨细。
冯仑有个段子:一个人能把造型摆上十天,叫行为艺术;摆上十年,那便成了雕塑。
李红认为,量化数据和控制点,就像大树的年轮,非一日之功可以累积。
标准化到极致,
把一件事做
10年
,
李红等来了
沈南鹏。
2007年初,红杉的沈南鹏在重庆考察项目,中场休息时,发现对面有家餐厅排着大长队,远甩过周边一众餐厅。
一半是好奇,一半也许是饿了,沈南鹏也排在队尾买了一份,味道果然不错,值得这个排队长度!
为了找到背后老板,沈南鹏让助手一个月打了
4次电话,
4个月后,
李红才答应见一面
。
沈南鹏提到, “有可复制的能力,才能从几百家变成几千家。”
这个可复制的能力正是李红十年磨的一剑!
同年
11月,乡村基获得红杉和海纳亚洲两家风投共计2000万美元。
“男追女隔层山”,这条定律在创投圈同样适用。
扩张的
大幕由此拉开。
2008年乡村基全国单店数为43家,2009年达到81家,截止到2010年6月,其单店数再度飙升到101家,
还敲响了纽交所
IPO的钟锣。
上市前,李红为乡村基的基层管理者批了价值过亿的普通股期权,一朝上市,乡村基诞生了一百多位百万富翁,
李红也由此被称为
“最大方的餐饮老板”。
好景不长,乡村基过快的扩张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从2013年起,乡村基的业绩连续下滑,2016年,乡村基黯然退市。
但,没关系。
李红这样形容自己,
“我是马拉松选手”。
5年后,乡村基的营收突破3
0
亿,门店数突破
1
000
家,李红又一次站在
IPO的大门前。
在谈及女性创业的话题时,李红曾直抒道:
“女性有的优势是男性创业者所不具备的,那就是女人的人性和柔度,她会用一种柔性来管理市场和管理合作伙伴,所以对于今天的战场来讲,其实只是性别而已。
对于比肩怎样去竞争,那是不分性别的。
”
1.标准化才可复制,有了可复制的能力,才能从一家到十家到一千家!
2.创业也是一场马拉松,相较于走的快,走得远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