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家谈“疟原虫治癌”:是否有效还需严格论证

2019 年 2 月 14 日 中国生物技术网

陈小平

近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陈小平研究员在一场公开演讲里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利用疟原虫成功治疗晚期癌症患者。这一“重磅新闻”让他“引火上身”。昨天(2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肿瘤专家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疟原虫尚不可能成为常规治疗癌症的方法,该研究团队公布的两例成功病例还不能称之为“治愈”;且经过了部分媒体的渲染后,研究初衷已被误读。

疟疾是如何跟癌症扯上关系的?

据报道,陈小平在演讲中指出,他偶然发现世界范围内疟疾发病率和癌症死亡率的地理分布图,似乎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为了验证这个“突发奇想”,他和团队在小鼠模型中研究发现,引发疟疾的疟原虫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小鼠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几年来,团队开始了利用疟原虫治疗晚期癌症的临床试验。

肿瘤医院胃外科主任助理、主任医师黄华表示,到底疟疾发病率和癌症死亡率有没有相关性,需要通过长时间、大样本的队列研究,经过严密的统计学分析审慎地形成结论。因为是否会生癌症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人种、人口年龄结构、地理环境因素,经济收入、饮食生活习惯、生物因素,理化因素等有关。癌症的死亡率更与医疗技术、就诊阶段等多种因素有关。


疟原虫可以治愈癌症吗?

陈小平表示,已有30多个病人接受疟原虫治疗,并且“已经看到效果”:十个最早的患者当中,五个有效,两个“可能治愈”。

陈小平本身是口头演讲,不是严格的学术讨论,其语言表述上存在瑕疵和不规范。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张剑指出,撇开语言是否科学、规范不说,鉴于临床数据尚未公开发表,参加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是否还受到其他治疗手段的干扰,目前也无法统计。“比如其中一例患者用疟原虫治疗之后,肿瘤形状变化,因此用手术切除,这个案例评价为完全缓解并不合理,其作为疟原虫临床试验的最佳疗效应当在手术干预之前判定,术后再收集疗效信息就没有意义了。”张剑认为,尚没有充分的证据和足够数量的案例证实该方法有效,即便特殊有效案例真实存在也不足以说明问题。

“‘治愈’这两个字是不能随便用的,老百姓认为的治愈,和临床治愈本来也不一样。”黄华介绍,临床上一般只有症状完全缓解、并持续五年的病例,才能成为临床治愈,而且也不同于我们常说的“五年生存率”。两位患者距离临床治愈还很遥远。

什么病人可以选择疟原虫治疗?

“多线治疗失败,患者无药可用,我们会推荐其参加新药临床试验。”张剑指出,所有临床试验也都必须科学、合法、合乎伦理,尽可能不伤害患者利益。“肿瘤治疗的方法包括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和新药研究的井喷,对常规治疗失败的患者,能参与临床新药试验的机会也比以前多了。”

黄华还谈到,目前最有效的针对实体肿瘤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但现在已经有了更加可靠、安全和有效的抗癌药物,尤其是一些药物已证明对部分癌症疗效显著。 “靶向药物及免疫疗法的发展越来越快,现在一些非医学媒体、自媒体对其过度解读甚至误读,对患者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和干扰。临床上常常遇到一些患者,明明符合手术指征,甚至部分早期肿瘤患者完全能通过手术达到根治效果,却不愿意接受手术,一上来就要求使用免疫疗法或者吃新药。”

陈小平团队的研究有没有价值?

两位专家都表示,答案是肯定的。黄华认为,研究的出发点是值得鼓励的。任何一种创新都要有点“异想天开”的精神,任何研究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内取得突破性成果是不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对于这种新尝试,应该冷静思考理性对待,既不能盲目吹捧,也不宜一竿子打死。疟原虫抗癌的小鼠模型研究确有可能真实有效。但实验室有效的方法用在人身上是否有效还要经过严格论证,毕竟人和鼠之间有很大差别。

张剑认为,陈小平团队实验的初衷或许已被扭曲。尽管从公开信息看,其研究存在漏洞,但于生物学研究本身而言,团队依旧可以继续就疟原虫抗癌的可能机制进行持续研究,找出他们背后可能的机理,最终目的是开发出有效、安全的新药或新措施造福患者。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微信公众号:中国生物技术网

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热文

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浏览!

1、补牙或将成为历史?

2、科学你慢慢学,中医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学告诉你应该多久洗一次澡

4、新证据:喝咖啡能延长寿命! 

5、据说,这是生物医学硕士博士生的真实的生活写照
6、一顿早餐到底有多重要?
7、情商也是把双刃剑!高情商或让你更脆弱
8、施一公: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鼓励科学家创业!
9、“科学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风险
10、睡眠科学家揭示出8种睡好觉的秘诀

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转

12、每周两半小时,任何形式的锻炼都可以使你更长寿

13、喝醉以后,你以为睡一觉就没事儿了?!

14、仰卧起坐等或将成为延寿运动? 

15、冥想、瑜伽、太极等不仅能够改善身心健康...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陈小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教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交叉研究和教学。提出并较系统地发展了基于“归约蕴含”的认知建模技术。将自然语言理解和自动推理引入服务机器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一种能够完成复合任务的服务机器人通用机制。提出基于“开放知识”的机器人智能技术路线,并在“可佳”和“佳佳”智能机器人系统中进行了持续性研究和工程实现。
专知会员服务
145+阅读 · 2020年6月15日
【复旦大学-SP2020】NLP语言模型隐私泄漏风险
专知会员服务
24+阅读 · 2020年4月20日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0年3月6日
【学科交叉】抗生素发现的深度学习方法
专知会员服务
23+阅读 · 2020年2月23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Blood】去甲基化治疗失败后,MDS应如何治疗?
Arxiv
5+阅读 · 2019年6月5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6月1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