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LPPS术式及在中国临床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随着肝癌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外科技术的改进、术后综合治疗方案的干预,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显著提升。【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周俭教授、史颖弘教授,以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陈敏山教授,为大家盘点2018年肝癌外科治疗的最新进展。
盘点视听盛宴
盘点精要
1.ALPPS术式及在中国临床的积极探索
ALPPS即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切除手术,是最近十几年来肝脏外科手术的巨大进展,被西方称为“革命性的手术”。不能手术切除的大肝癌,肿瘤占据了肝脏大部分位置,如果做切除手术,剩余的肝脏体积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肝功能,有危及患者生命的风险;而ALPPS术式则可使具有此种病情的患者获益,此术式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患有肿瘤与无肿瘤的左右肝分开,再将供应患侧肝的门静脉结扎,以使所有门静脉的血液都流到无肿瘤的肝脏,1~2周后,无肿瘤侧的肝脏甚至会增大1倍以上,届时再将患肿瘤一侧的肝脏切除。中国的肝癌临床已积累了丰富的ALPPS手术经验,目前该术式已纳入卫健委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2.根治性切除后患者的辅助治疗
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一直是众多外科医生关注的热点。肝癌术后复发率较高,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往的报道,即使是小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5年复发率也高达42.5%。如何通过术后辅助治疗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是医生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但迄今尚无标准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可以因患者而异。有研究发现术后病理发现微血管癌栓的患者根治术后给予1~2次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但TACE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肝功能损害。多项研究试图探索伴微血管癌栓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索拉非尼辅助治疗能否降低术后复发率。2018年ESMO发表的一项研究得出了阳性结果,显示伴微血管侵犯的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采用索拉非尼辅助治疗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延长生存期。有必要行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一结果。
3.索拉非尼的适应证前推到肝癌中国分期IIb期
卫健委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将索拉非尼的适应证前推到肝癌中国分期IIb期,即肿瘤数目≥4个。肿瘤数目≥4个的肝癌在欧美指南中归为不能切除者,但在中国的临床实践中,以及很多随机分组的研究都证明IIb期患者能从手术切除中获益,但这类患者因肿瘤数目众多,术后复发率高达70%~80%,如何预防术后复发是医生面临的难题。有回顾性研究证明,对于肿瘤数目≥4个的肝癌患者,索拉非尼辅助治疗能够抑制复发转移。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术后有高复发转移风险的肝癌患者,医生也发现索拉非尼辅助治疗有延缓复发的作用。基于以上考虑,《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将索拉非尼的适应证前移至IIb期肝癌。
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意义重大。目前临床上诊断肝癌的生物标志物主要是AFP,但30%~4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阴性,很难通过常规手段发现肝内肿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团队历经9年攻关,发现了7个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可作为诊断早期肝癌的分子标志物,并研发出“7种微小核糖核酸肝癌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将肝癌诊断率提高到88%,可筛查出AFP阴性的肝癌患者,如果配合AFP结果和彩超,可发现95%以上的早期肝癌。
5.瑞戈非尼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2007年,靶向药物索拉非尼获批用于肝癌的一线治疗,开创了肝癌治疗的新局面;2017年,另一靶向药物瑞戈非尼获批用于肝癌的二线治疗,成为中国目前唯一获批的二线标准治疗。在RESORCE探索性研究中,一线索拉非尼序贯二线瑞戈非尼,已使晚期肝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达到26个月,为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而且,在2017年和2018年,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先后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开启了肝癌的全程医保护航模式,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更多患者获益。
学术要点再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