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挑天赋吗?为什么别人一点就透,为什么我就不行?

2018 年 10 月 7 日 人工智能头条


大家好,我是为人造的智能操碎了心的智能禅师。

虽然禅师身在边疆,但是心系人工智能头条的粉丝们。

之前我们的特约作者李烨跟大家分享了《她在机器学习踩过的坑,现在告诉你怎么跳过去》。

有同学看了以后,发出了直击灵魂的拷问:为什么别人学机器学习就那么快,为什么我就老是学不会?

于是李烨再次分享了她和这位同学的问答互动。这位同学问的问题,相信很多读者也会有同样的疑惑。

非常难得的机会,大家好好把握。趁别人出去玩,闷声进步。

全文大约1500字。读完可能需要好几首下面这首歌的时间。今天条子罢工了,没做排版。有想 battle 条子的同学,请联系禅师。

👇



学习
的困惑


【天明同学首先发问】:

老师,过了这么久,今天我才回想起您在课程里强调过的:高质量的数据对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与进化的重要性。

还是自己当初没有领悟和体会到啊,要是天赋高的或者当时看得清楚的,应该直接就能深有体会了。

很多事都是,当别人说第一遍的时候,无法体会话语的真正含义,自己太后知后觉了。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往大了说这是教育学的终极问题:“老师如何教导 & 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


现实中,如果一件事真的能够一听就会,说明你早就经历过、体会过,而且自己总结过。别人的讲述、指导,是对你旧有认识的更深刻和更精辟的提炼。


经历
的必要性


【天明又问】:

没有天赋极高,一点就透的那种人吗?


确实存在“一点就透”的人。不过要注意,极少有人是在任何领域都一点就透的,一般也就是在这个人特别擅长的某个特定领域如此而已。


其实,“一点就透”的人的长处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推演,也就是常说的举一反三。这使得他们在看似和别人相同的经历中,能够获得许多他人因无视而放弃了的学习资料。


比如,很多表演艺术家在年幼的时候就喜欢观察人、模仿人。


我曾经看过其中一位的报道,讲他在小时候每天下学后就喜欢站在路边观察一个个行人,回到家以后就对着镜子模仿刚才看到的人的神态表情动作,痴迷到忘了吃饭。


这在当时的他纯属爱好,后来正好有机会做了演员,于是当年的积累使他迅速脱颖而出,成为主演。


再比如,从聚居的大家族中走出来的人,往往很心思缜密,思虑周全而且通晓人情世故。


毕竟,同样的生命时间里,他们实际暴露在和他人相处上的时间要比小家庭中的人多得多——虽然身处这种环境未必出自他们自愿,但终究在客观上起到了高浓度训练的效果。


刻意
练习提升学习能力


【天明再问】:

老师,这种能力能提升吗?怎么提升?是思考的力量,还是什么?


学习能力当然是可以提升的,方法也是现成的:刻意训练!


《荀子•儒效篇》中讲“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后来有人把这句话翻译成了英语:"Tell me and I forget. Show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


想来这也是所有上过学的人的共同经验:在课堂上听讲,当时觉得懂了,过后就忘了;老师把操作过程演示一遍,能记住一个前后始终了,但是自己还是不会做;自己动手去练习,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无论是小学学的拼音、汉字、加减乘除,还是中学学的物理现象、化学反应,还是到了实用阶段的编写程序、训练模型……皆莫外于此。


比如:《机器学习极简入门课》。


只是阅读,恐怕什么也学不会。把里面的各种函数,抄10遍、100遍,总能记住。但是要理解它们,就要去推演过程,自己动手进行每一步的计算。


要应用,则必须做项目,自己去把现实事物转化为数值,带入到特定模型中去运算,最后得出预测结果再反向映射回现实当中,观察这一结果所产生的影响。


课程(或者书籍、资料等)可以向你展示知识,但是记忆、理解、掌握的过程,课程给不了你。只有自己逼着自己去做动手动脑。否则,知识到不了你的脑子里。


在没有客观压力的情况下,自主的去做“额外(原本不必)”的训练,这就是刻意练习!


无法
跨越的“弯路”


【天明继续问】:

如果一个人天赋足够聪慧,是不是能够一下子理解老师和前辈们讲的经验教训,就不用走弯路了?


这里说的天赋应该主要是指智商和能力倾向吧。那么我们且来看一个比喻:


  • 天赋相当于计算机的算力;

  • 本人的经历相当于样本数据;

  • 思维方式相当于算法;

  • 理解并掌握一件事物,则相当于训练出模型来的过程。


如果空有算力,既没有数据也没有算法,是训不出模型来的。


  • 而前辈们的告诫,只是别人根据他们自己的样本提取的标签(label),最多能够给你标注一下训练数据而已。


如果自己没有经历,就好像根本没有训练样本,就算别人愿意给你打标签(labeling),可是打到什么东西上去呢?


比如,生活中遇到一些年轻人,985高材生,脑子很聪明,讲技术一点就透。但议论起养育子女的种种无奈和心酸,对他们就是鸡同鸭讲。


你告诉他:“因为需要老人帮忙照顾小朋友,必然要对老人妥协,不是原则问题就不要计较了”。他觉得:“我让老人帮忙也绝对不妥协一星半点,错就错,对就对,任何事情都得有是非!”


也难怪,他们正在人生精力体力最充沛的时期,有无限的希望,而毫无牵挂。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是“无奈”。既然连“无奈”都没有,又要“妥协”何用?


也许多年以后他们会明白“妥协”一词的含义和作用,但是至少现在,我提供了这个标签,他们没不知道往哪儿打,因为根本没有对应的经历。


反过来,即使算力一般,但是只要数据算法齐备,花费时间来刻意训练,也可以得出模型。


虽然纯粹的“训练过程”可能比算力高那些位费时,但如果在你开始训练的时候他们还根本没有数据,则很可能你会比他们先得出模型。


天赋
资源和努力


【天明同学最后问】:

是不是学习方法无所谓好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好?

比如做题,有人做一道典型题,就所有类型题全会了;甚至有的人不用做题,老师讲一遍,他听一遍就全会了;有的人却要进行题海战术……

虽然大家付出的成本各自不同,说到底成功还是殊途同对吗?


你说的“殊途同归”是说达到同样大小的成就?换句话讲,“只要自己主动努力就能赶上先天条件好或者后天资源丰富的人”?


如果那样的话,只能说:不能保证!


天资聪明的人,就是更容易成功。有资源的人也更容易成功。


算力的大小对模型训练肯定有影响。更何况也不能完全把智商等天赋类比成算力,智商高掌握方法(算法)也更快。


如果先天资质优越,同样资源同样努力程度下,一般都会学得更好。而学得好本身还能刺激进一步的motivation,往往是学得越好越爱学,然后就更好——马太效应。


以此类推,虽然任何时代都有自我放弃自我浪费的天才,但就群体而言,天资出众的那一群,获得成就的机率要远大于普通人。这是客观现实。


不仅先天条件会有差别,每个人拥有的后天资源也各不相同。同样的天资,资源不同也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我们前面强调刻意练习,其实还有一个和它相对的概念——浸入式自然习得。两者截然不同。刻意练习比自然习得苦、累,且事倍功半,但所需要的资源远远小于后者。


普通人的客观环境里,绝大多数技能的习得条件,仅能够满足刻意训练所需。而那些拥有资源(最直接的资源就是权利和财富)的人,却可以调动大量资源来堆积学习环境。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外语学习。


普通国人学外语是在学校听课、读课文、背单词、背语法、做卷子。有钱的话可以请外教直接对话,可以上国际学校每天全英文授课。


两种方式,就群体而言,学习效果能一样吗?


这也是客观现实。


修仙还讲财侣法地呢,努力的有效性是有限的。


每个人的起点,自己都改变不了——无论先天的智力、体力,还是后天的家庭氛围、早年教育环境,都是已经既定的。


努力程度,是唯一可以凭借自身主观意志改变的因素,没得选!





幸福

无非就是

我  AI  你


登录查看更多
2

相关内容

“机器学习是近20多年兴起的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机器学习理论主要是设计和分析一些让 可以自动“ 学习”的算法。机器学习算法是一类从数据中自动分析获得规律,并利用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的算法。因为学习算法中涉及了大量的统计学理论,机器学习与统计推断学联系尤为密切,也被称为统计学习理论。算法设计方面,机器学习理论关注可以实现的,行之有效的学习算法。很多 推论问题属于 无程序可循难度,所以部分的机器学习研究是开发容易处理的近似算法。” ——中文维基百科

知识荟萃

精品入门和进阶教程、论文和代码整理等

更多

查看相关VIP内容、论文、资讯等
机器学习速查手册,13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38+阅读 · 2020年3月15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3月9日
《代码整洁之道》:5大基本要点
专知会员服务
49+阅读 · 2020年3月3日
【经典书】精通机器学习特征工程,中文版,17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54+阅读 · 2020年2月15日
为什么所有人都报了这个虐人到哭的训练营?!
人工智能头条
5+阅读 · 2019年5月15日
我是怎么走上推荐系统这条(不归)路的……
全球人工智能
11+阅读 · 2019年4月9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吴恩达“官宣”荣升准爸爸~
AI100
4+阅读 · 2019年1月18日
都是学 AI,为什么别人薪资比你高?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8+阅读 · 2018年11月5日
薪水你自己填-番外篇
待字闺中
4+阅读 · 2018年6月13日
为什么聊天机器人从业者都很委屈?
创新工场
3+阅读 · 2017年12月19日
人工智能可以预测女朋友什么时候生气吗?
中科院物理所
3+阅读 · 2017年11月22日
这位程序员为什么要弃用Facebook?
CSDN
5+阅读 · 2017年7月14日
Deep Co-Training for Semi-Supervised Image Segmentation
Arxiv
24+阅读 · 2018年10月24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10月5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14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机器学习速查手册,13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38+阅读 · 2020年3月15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3月9日
《代码整洁之道》:5大基本要点
专知会员服务
49+阅读 · 2020年3月3日
【经典书】精通机器学习特征工程,中文版,17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54+阅读 · 2020年2月15日
相关资讯
为什么所有人都报了这个虐人到哭的训练营?!
人工智能头条
5+阅读 · 2019年5月15日
我是怎么走上推荐系统这条(不归)路的……
全球人工智能
11+阅读 · 2019年4月9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吴恩达“官宣”荣升准爸爸~
AI100
4+阅读 · 2019年1月18日
都是学 AI,为什么别人薪资比你高?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8+阅读 · 2018年11月5日
薪水你自己填-番外篇
待字闺中
4+阅读 · 2018年6月13日
为什么聊天机器人从业者都很委屈?
创新工场
3+阅读 · 2017年12月19日
人工智能可以预测女朋友什么时候生气吗?
中科院物理所
3+阅读 · 2017年11月22日
这位程序员为什么要弃用Facebook?
CSDN
5+阅读 · 2017年7月14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