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机器如何与人一样具有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可用智能度量,人的智能是认知过程的涌现,人们从认知的模 型出发研究其结构,结构决定机器的认知功能。本文旨在探讨机器认知的模型和构建方法,为设计新一代认知机器 提供新的模型、结构和方法论。本文用分析、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综述认知机器模型和结构的起源、演进与发展趋势。 首先,从20世纪初计算机器的发明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谈起,阐述了“图灵机模型 + 冯·诺依曼结构”划时 代意义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形成,这一模型和结构催生了通用计算机器的发明,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新学科的形 成起到奠基作用;此后,图灵的天问“机器能思维吗”及“图灵测试”对后来创立人工智能有重大启示和影响;然后评 述近20年来“深度学习模型 +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以及“大语言模型 + 转换器结构”等的里程碑式进展和存在的问 题;在最新进展部分综述当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3位科学家提出的模型和结构:“世界模型”、“空间智能”和“四要素 说”,特别是以“四要素说”为基础的认知物理学,为人的认知和机器认知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构成了机器认知的 4种基本模式——认知螺旋模型和OOXA结构链,讨论了认知核、洋葱模型和负熵概念,以驾驶脑认知为案例进行具 身智能的实验验证;最后,展望了本领域未来研究和发展趋势。模型定义了机器认知的约束边界,结构决定认知机 器的涌现性,通过模型 + 结构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为探索“人和机器认知的机制”和解决“机器如何认知”这样的人工 智能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研究视角、路径和范式。
关键词:认知机器;认知物理学;认知核;模型;结构;涌现;负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