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认知战已成为不断变化的全球冲突和竞争格局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争夺权力和控制权的战斗不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而是发生在人们的头脑中和共享信息的网站上。这种方法试图利用人类认知的弱点,利用广阔的网络空间来操纵人们的认知,制造虚假的叙述,并在对手之间挑拨离间。高级持续操纵者(APM)是这一复杂战场的核心。这些行动者,无论是国家支持的、非国家实体,还是老谋深算的个人,都参与了持续的活动,以歪曲现实、散布虚假信息和操纵公众舆论来实现战略目标。

认知战是一种新的战斗方式,它使人们更难分辨真假。人工智能技术(如深度伪造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造假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加剧了这种难度。杀伤人员地雷有可能制作和传播高度逼真、往往难以分辨的虚假信息,模糊真相与欺骗之间的界限。

随着认知战的复杂性和强度不断增加,网络安全专家、政策制定者和整个国际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了解和应对这些威胁。APM 和人工智能增强的虚假信息活动所带来的挑战要求我们重新评估传统的安全方法,并制定新的战略来保护认知领域。认知战、网络安全以及作为认知安全工具和威胁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双重用途是本文探讨的一些主题。

第 1 节:了解认知战

认知战是一种思考行为者如何使用权力、影响地缘政治格局和打击对手的新方法。认知战旨在利用人类心理和信息生态系统中固有的弱点,操纵个人和社会的认知和决策过程。本节将探讨认知战的定义、范围和历史发展,为理解认知战在当今数字时代的意义奠定基础。

  • 定义和范围 认知战是指蓄意应用数据,通过影响、削弱或操纵个人或群体的心理过程来实现目标。认知战使用心理战术而非武力。它利用谎言、宣传和心理战(PSYOPs)来实现目标。认知战包含一系列广泛的战术,旨在利用认知偏差、操纵情绪反应、改变目标人群的集体记忆和身份。它超越了单纯的信息战。

  • 历史背景和演变 认知战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当时的统治者和军事策划者采用欺骗和心理战术来削弱对手。数字时代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认知作战的范围、速度和复杂程度。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使高级持久性操纵者能够轻而易举地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虚假信息。这改变了当前认知战的格局,使其成为一种不同类型的战争。

  • 认知战战术举例

认知战采用各种针对目标受众弱点的战术。这些策略包括但不限于:

(1)虚假信息和误导信息: 故意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以欺骗、混淆或操纵公众舆论。

(2)心理战(PSYOPs): 旨在影响外国政府、组织、团体和个人的情感、动机、客观推理并最终影响其行为的行动。

(3)社会工程: 通常以合法通信为幌子,操纵个人实施行动或泄露机密信息。

(4)叙事战: 战略性地构建和传播叙事,以塑造观念、创造有凝聚力的意识形态或瓦解对手的社会和政治叙事。

由于过渡到数字时代,APM 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和个性化开展活动。这对个人自主、民主进程和国家安全都有深远影响,需要对认知战的机制和影响有细致入微的了解。

第 2 节:认知战时代的网络安全

随着认知战的复杂性和范围不断扩大,网络安全领域已超越其传统界限。网络安全不再局限于保护数字基础设施和信息资产,现在还包括保护认知空间,因为在认知空间中,信息的完整性和公众舆论的复原力始终面临风险。本节旨在探讨网络安全在抵御认知攻击中的作用、与数据的数字操纵相关的特殊困难,以及包含认知战元素的重大网络攻击的示例研究。

  • 扩大网络安全的作用 由于认知战的使用,我们需要改变对网络安全的看法。网络安全专业人员的作用扩大后,不仅要抵御入侵、数据盗窃和系统破坏,还要识别和减轻虚假信息活动、社交工程攻击和其他形式的认知操纵。这种网络安全方法认为,保持信息安全对于维护民主、信任和国家安全非常重要。

  • 区分合法信息和恶意信息的挑战 在当今认知战时代,很难区分合法信息和恶意捏造信息。先进的持久性操纵者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如深度伪造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来编造令人信服的错误信息。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创建虚假的音频、视频和文本内容,使验证和事实核查更具挑战性。

此外,数字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量与控制社交媒体平台内容传播方式的算法相结合,使虚假信息更容易传播。因此,网络安全工作必须包括开发能够检测和反击复杂的虚假信息活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 具有认知战元素的重大网络攻击案例研究 最近的网络攻击表明,网络安全与认知战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包括:

(1)国家支持的组织利用网络攻击获取有影响力的信息,传播虚假信息,以影响选举和不同国家人民的感受。

(2)社交媒体操纵: APM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有针对性的虚假信息,加剧社会分歧,破坏公众对机构的信任。

(3)信息破坏: 针对新闻机构或政府通信渠道的网络攻击,目的是散布虚假信息或破坏准确信息的传播。 针对信息战的技术和认知层面的综合网络安全战略对这些案例研究至关重要。

第 3 节:人工智能在认知战中的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大大增强了认知战中防御者和攻击者的能力。人工智能的双重用途--既可用于加强网络安全防御,也可用于发动复杂的认知攻击--凸显了其在当代信息战场上的核心地位。本节将探讨如何在认知战中使用人工智能,以及合法使用与滥用之间的界限模糊如何造成伦理问题和挑战。

  • 信息战中的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有助于认知战,因为它可以快速处理和分析大量信息。从坏的方面看,人工智能可以更快、更容易地制造假新闻,针对特定人群发布假信息,并使假新闻看起来更真实。利用这些能力,大规模造谣活动可以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和个性化方式进行。

人工智能技术为应对认知攻击的挑战提供了前景广阔的解决方案。检测和消除虚假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操纵活动的蛛丝马迹被揭露,验证过程实现了自动化。人工智能(AI)有可能帮助识别舆论和信息中的弱点,从而防止未来对我们认知能力的攻击。

  • 伦理考虑和模糊界限 在认知战中使用人工智能会带来许多伦理难题。人工智能可以改变人们的想法,让虚假信息看起来像是真的,这会让人们难以相互信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在操纵民主进程、侵犯个人隐私和破坏公众信任方面被滥用的可能性呈指数级增长。

由于人工智能在认知战中的双重用途性质,防御能力和进攻能力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可以防止虚假信息的工具也可以用来攻击人们的思想。由于这种模糊性,有关在战争和信息作战中使用人工智能的国际规范和法规变得更加复杂。

  • 应对认知战中的人工智能挑战 要应对人工智能在认知战中的挑战,需要采取多层面的方法,在创新与伦理考虑和国际合作之间取得平衡。制定在信息作战中使用人工智能的伦理准则,提高人工智能研发的透明度,以及建立有关规范和法规的全球讨论。这些都是成功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关键步骤。

此外,投资人工智能扫盲和提高公众意识对于增强社会抵御人工智能驱动的虚假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让公众更容易查看信息,了解人工智能如何被用来操纵信息,社会就能建立起更强大的防御认知攻击的能力。

第 4 节:深度伪造技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

深度伪造技术(Deepfake technology)和人工智能生成技术(Generative AI)使高级持续操纵者(APMs)以全新的方式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成为可能。这些技术为制作令人信服的视听材料提供了便利,对信息的完整性、个人隐私和民主进程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障碍。本节将深入探讨深度伪造技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它们在认知战中的应用、它们的社会影响以及检测和缓解它们的技术。

  • 了解深度伪造技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集,用于创建或更改视频和音频记录,从而可以创建逼真的虚假内容,难以辨别真假。生成式人工智能指的是一系列技术,包括生成式对抗网络,它可以生成模仿真实生活内容的文本、图像和视频。由于能够熟练地从大量数据集中获取知识,它们有能力以惊人的精度复制类似人类的属性、行为和语言模式。

  • 认知战中的应用 事实证明,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是 APM 的有力工具,使他们能够精心策划虚假信息活动,并使其真实性和情感影响力达到以前无法达到的水平。这些技术可以用来做以下事情:

(1)捏造公众人物的言论或行动,破坏其可信度或操纵公众舆论。 (2)编造虚假故事或篡改历史事件,造成社会分裂和混乱。 (3)冒充个人进行网络钓鱼攻击或间谍活动,破坏个人和国家安全。

  • 对社会的影响 深度伪造技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是广泛和多方面的。由于人们不再相信他们在电视或其他媒体上看到的内容,人们根据信息说话和做出决定的能力正在受到挑战。这些技术被用于勒索、欺诈和政治操纵的可能性给个人隐私、安全和民主完整性带来了巨大风险。

  • 检测和缓解策略 要应对深度伪造技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威胁,需要将技术、法律和教育策略结合起来。技术解决方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来发现视听内容中的小错误。法律框架必须不断发展,以解决深度伪造的制作和传播问题,在防止滥用和保护表达自由之间取得平衡。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对于提高社会的抵御能力非常重要。它们教会人们如何看待数字时代的信息并判断其真伪。

第 5 节:抵御人工智能增强型认知战

随着认知战领域日益被复杂的人工智能增强型威胁所主导,必须随时建立强大的防御系统。高级持续操纵者(APMs)利用人工智能开展虚假信息宣传和心理战,这需要同样先进和多维的网络安全和认知防御方法。本节介绍了当前针对人工智能驱动的威胁加强网络安全措施的方法,强调了人工智能知识、公众意识和全球合作在加强认知战防御方面的重要性。

  • 加强网络安全措施 阻止人工智能增强认知战的最佳方式是使用先进的网络安全工具。这涉及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来自动检测、审查和阻止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信息和网络威胁。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系统能够识别表明认知攻击的模式和异常现象,从而采取主动措施并迅速做出反应。

除技术改进外,加强网络安全框架还需要采取全面的方法,包括制定立法、实施监管以及建立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最佳做法。管理机构和组织必须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既能应对不断变化的人工智能威胁,又能保持民主价值观和自由的监管环境。

  • 提高人工智能素养和公众意识 要抵御人工智能增强的认知战,培养人工智能素养和公众意识至关重要。通过告诉人们人工智能的危险以及它们是如何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的,他们就能仔细思考某件事情的真假。数字扫盲活动可以提高公民的辨别能力、知情能力和抵制操纵的能力,从而帮助建设社会的复原力。

提高公众认识的活动还应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道德考量和潜在滥用,以鼓励就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开展社会对话。通过降低人工智能的神秘感和宣传伦理原则,这些举措有助于培养更警惕、更参与的民众,使他们更有能力驾驭错综复杂的数字信息网络。

  • 促进国际合作 人工智能增强认知战需要国际合作与协作。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有效应对人工智能认知攻击带来的多方面威胁。为了交流情报、最佳实践和技术进步,国际联盟和伙伴关系势在必行。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制定规范在信息行动中使用人工智能的标准化准则和法规,从而加强集体安全和威慑杀伤性武器。

此外,国际合作有助于交流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方面的研发工作,汇集资源和专业知识,推动防御技术的发展。合作倡议有可能解决 APM 所利用的基本社会和政治漏洞,从而促进全球稳定和抵御认知威胁的能力。

第 6 节:未来展望与结论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威胁的日益复杂,我们即将迎来认知战的新时代,前进的道路既艰巨又充满希望。人工智能增强型认知战带来的困难是巨大的,它影响到我们社区的结构、信息网络的安全和民主体制的持久性。但是,世界各地的人们正在共同努力改善网络安全,并对人们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这给他们带来了希望。最后,我们有机会取得进展,并采取集体行动来应对未来的挑战。

  • 认知战战术演变预测 随着先进的持久操纵者(APMs)利用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工具制作出更有说服力、更精确的虚假信息,认知战的世界必将继续演变。攻防能力之间的军备竞赛很可能会加剧,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威胁战术和网络安全措施的创新。随着防御工具和战术的进步,在认知攻击到达预定目标之前将其转移和化解的机会将会增加,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众舆论和社区和谐的潜在负面影响。

  • 人工智能发展之间正在进行的军备竞赛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认知战军备竞赛的核心。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它既可用于攻击,也可用于防御。人工智能在战争和信息作战中的伦理问题将在公众讨论中变得更加重要。这就需要采取一种平衡的方法,既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又限制其风险。国际规范和对伦理发展的承诺将是确保人工智能服务于更大利益的关键。

  • 伦理考虑与政策制定 认知战不断发展的性质以及人工智能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要求我们不断进行调查、道德考量和政策反思。学术界、技术专家、决策者和公众必须开展持续对话,以应对人工智能增强认知战带来的新挑战和机遇。必须制定强有力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并结合人工智能检测和缓解技术的进步,以防范虚假信息和操纵行为。

结论

总之,尽管人工智能时代的认知战存在巨大障碍,但这些障碍并非不切实际。尽管在技术、政策和教育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全球社会的集体决心为维护信息完整性和认知领域神圣性的未来带来了希望。

参考来源:Raymond Andrè Hagen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65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重新思考战斗人工智能和人类监督》
专知会员服务
70+阅读 · 5月5日
反认知战:感知与弹性
专知会员服务
63+阅读 · 2月1日
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意识与生态普适智能
专知会员服务
32+阅读 · 1月20日
异质图学习:进展和未来
专知会员服务
44+阅读 · 1月19日
智能博弈决策策略求解新视角实证分析
专知会员服务
66+阅读 · 1月9日
认知战定义
专知会员服务
94+阅读 · 1月8日
认知电子战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94+阅读 · 2023年9月27日
战争中的人工智能:认知战斗的黎明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3年9月15日
专知会员服务
50+阅读 · 2020年12月28日
「基于通信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进展综述
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综述
专知
28+阅读 · 2022年7月13日
清华大学:从单体仿生到群体智能
专知
16+阅读 · 2022年2月9日
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研究进展
专知
19+阅读 · 2020年6月26日
网络表示学习概述
机器学习与推荐算法
19+阅读 · 2020年3月27日
当深度强化学习遇见图神经网络
专知
224+阅读 · 2019年10月21日
医疗中的自动机器学习和可解释性
专知
24+阅读 · 2019年4月1日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综述
AI研习社
14+阅读 · 2018年4月25日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浅析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18+阅读 · 2017年10月13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Arxiv
156+阅读 · 2023年4月20日
A Surve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xiv
398+阅读 · 2023年3月31日
Arxiv
66+阅读 · 2023年3月26日
Arxiv
139+阅读 · 2023年3月24日
Arxiv
20+阅读 · 2023年3月17日
Arxiv
10+阅读 · 2020年11月26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重新思考战斗人工智能和人类监督》
专知会员服务
70+阅读 · 5月5日
反认知战:感知与弹性
专知会员服务
63+阅读 · 2月1日
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意识与生态普适智能
专知会员服务
32+阅读 · 1月20日
异质图学习:进展和未来
专知会员服务
44+阅读 · 1月19日
智能博弈决策策略求解新视角实证分析
专知会员服务
66+阅读 · 1月9日
认知战定义
专知会员服务
94+阅读 · 1月8日
认知电子战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94+阅读 · 2023年9月27日
战争中的人工智能:认知战斗的黎明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3年9月15日
专知会员服务
50+阅读 · 2020年12月28日
相关资讯
「基于通信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进展综述
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综述
专知
28+阅读 · 2022年7月13日
清华大学:从单体仿生到群体智能
专知
16+阅读 · 2022年2月9日
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研究进展
专知
19+阅读 · 2020年6月26日
网络表示学习概述
机器学习与推荐算法
19+阅读 · 2020年3月27日
当深度强化学习遇见图神经网络
专知
224+阅读 · 2019年10月21日
医疗中的自动机器学习和可解释性
专知
24+阅读 · 2019年4月1日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综述
AI研习社
14+阅读 · 2018年4月25日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浅析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18+阅读 · 2017年10月13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