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自固化抗结核靶向释药复合体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和机制
项目编号: No.81371982
项目类型: 面上项目
立项/批准年度: 2013
项目学科: 医药、卫生
项目作者: 毕龙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项目金额: 70万元
中文摘要: 骨关节结核感染对骨质破坏重。外科手术无法彻底清除病灶内残留细菌,一期植骨修复成为禁忌。本课题组201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下通过研究抗结核药物的缓释机制构建出"抗结核靶向释药复合体"。该复合体可根据治疗原则在病灶内分"强效杀菌、维持杀菌和巩固抑菌"三个阶段联合、梯度释放抗结核药物,有效提高抗菌效果、降低全身毒副作用。然而,现阶段复合体的骨修复作用尚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①所承载的抗结核药物破坏外源性生长因子活性,影响复合体骨诱导作用;②体外一次成型的复合体对骨缺损适应性差,影响骨传导和杀菌作用。为此,课题组拟进一步:①通过研究纳米颗粒成骨机制启动内源性成骨作用;②通过调控纳米颗粒缓释使之与化疗药物释放周期匹配;③通过研究复合体温敏成型机制使其根据缺损形状自固成型,提高骨传导和杀菌作用;④最后通过骨缺损模型验证复合体的骨修复作用。上述研究将为治疗骨结核提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中文关键词: 骨关节结核;纳米颗粒;控释;骨诱导性;骨传导性
英文摘要: Osteoarticular tuberculosis is highly invasive and destructive to the involved bone tissues. One-stage bone grafting of the infected bone defect area is prohibited due to the penitential pathogen which cannot be completely removed by surgery. Supported by
英文关键词: Osteoarticular tuberculosis;nanoparticle;controled release;osteoinductivity;osteocondu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