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回顾,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大获成功,延长15名患儿生命;BMS提交PD-1抗体Opdivo中国上市申请;癌细胞主要以乳酸为食;我们可以自由替换DNA碱基了;细菌也有“触觉”;恒瑞SHR1210“买家”Incyte又拿下另一PD-1抗体…更多资讯,请跟随小编一起回顾吧。
产业动态
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回应马兜铃酸相关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封面论文后,CFDA官方平台又公布了“含马兜铃属药材的已上市中成药品种名单”以及“可能含有马兜铃酸的马兜铃科药材名单”。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安全评价研究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仅供参考:1类致癌物(116种)、2类致癌物(共357种,含2A类71种,2B类286种)、3类致癌物(499种)、4类致癌物(1种)。
10月23-24日,在百迈客研究院主办、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教授道出了精准医学的核心——“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趁着这个机会,探索君对陈院士也进行了一次专访。
近日,记者就《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表马兜铃酸与肝癌相关性的文章采访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
10月29日,遗传学家、基因编辑技术的先驱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在复旦大学受聘为名誉教授。同时,丘奇联合复旦大学金力院士正式启动中国个人基因组计划。
今年,江苏省8000万人的个人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将统一存储在国家健康医疗数据中心。未来,南京江北新区将建成超大规模的基因测序基地,年测序能力达40-50万人次。
《财富》杂志的“2017年度最适宜工作的100家公司”榜单中有5家医药企业进入,分别是基因泰克、史赛克、罗氏诊断、诺和诺德、再生元。
美国朱诺治疗公司的科学创始人,MSKCC的Renier Brentjens博士是CAR-T癌症免疫治疗业界的权威人士。近期,他和我们一同分享了关于癌症免疫治疗的心得。
重磅免疫疗法药物PD-1抗体数百亿美元级的市场规模使得全球大小制药公司纷纷想尽办法来“争夺这块大蛋糕”。来自美国的Incyte公司便是其中一员。继2015年牵手国内医药巨头恒瑞后,最近这家公司又花了数亿美元买了“一款新的PD-1抗体”……
“AI AI 告诉我,谁是现代最有影响力的生物医学研究者?”“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所长及创始人 Eric Lander。”这当然不是童话故事中那个能告诉你世界上谁最美的魔镜,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文献搜索引擎 Semantic Scholar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将 Eric Lander 这位遗传学家和数学家放在了现代最有影响力的生物医学学者排行榜的第一位。
10月31日,CFDA办公厅公开征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草案征求意见稿对现行《条例》增加8条,修改19条。
研究动态
二甲双胍是最广泛使用的2型糖尿病药物。近几年,因其不断展现出抗衰老、抗癌等功效被冠以“神药”之名。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发挥降糖作用的呢?已有多篇论文证明,肠道细菌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长久以来,乳酸都被视作无氧条件下代谢产生的废物。然而,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乳酸不仅是无氧条件下的代谢产物,更可能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载体。同时,它还是癌细胞最重要的直接营养来源。这项研究可能为癌症等疾病的研究打开新的思路。
10月25日,也就是张锋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重要基因编辑成果的同一天,来自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的另一位科学家David R. Liu教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另一项突破性成果。张锋团队证实了CRISPR可用于编辑人类细胞RNA单个碱基,而Liu教授的研究小组则证明了“魔剪”修改DNA单个碱基的实力。
近期,“热量限制延长寿命”的观点频频进入公众视野,但这背后的生物学机制科学家们仍然不清楚。10月26日,Cell Metabolism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热量限制能够通过调控线粒体网络、重构过氧化物酶体从而延长寿命。
衰老是自然规律,但人们一直在努力阻止这一进程。一个悲伤的消息是,也许所有的尝试都是徒劳的——美国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从数学模型上来看,阻止像人类这样多细胞有机体的衰老是不可能的。
近期,来自于德克萨斯建中科学中心麦戈文医学院的研究团队揭示了大脑细胞一种不为人知的衰老模式,可以作为一种检测指标,在痴呆症状出现前几十年诊断迟发型阿尔兹海默症(AD)。
传统看法认为,细菌并没有感觉器官,但仍然能熟练地感知环境。但近期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细菌不仅能对化学信号作出响应,而且还具有“触觉”。
免疫疗法彻底改变了癌症的治疗方式,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只有很少的病人反应灵敏?近期,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消除肿瘤里的调节性T细胞也不能消除其免疫抑制作用,这可能有助于解释导致局限性的原因。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网络流行语同样适用于科学界。理论上,γ-分泌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然而事实却表明,这些在动物身上表现良好的抑制剂却未能造福患者,甚至于加剧病情发展。这是为什么呢?《Cell Reports》最新一篇研究给出了新的解释。
你的骨骼不仅仅是用来支撑肌肉和其他组织的结构——它也能产生激素。蒙特利尔临床研究所(IRCM)的Mathieu Ferron教授及其团队在过去的十年里专注研究一种名为骨钙素的激素。这种激素由骨骼产生,能影响机体对糖和脂肪的代谢。
过去的10年中,华人科学家顾臻教授团队一直在努力攻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难题:如何让患者摆脱长期痛苦的胰岛素注射?除了先前备受关注的“智能贴片”,近日,他们又获得了一项新成果:人造β细胞(AβCs)。研究证实,单次注射AβCs使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快速恢复正常,并保持了5天。
关于BioWeek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前沿生物技术研究和生物行业内的成功商业模式。生物探索推出BioWeek资讯回顾栏目。通过汇总生物圈内一周的产业动态和研究前沿,来让您更充分地认识生物业内的“生态圈”。
End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