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证肺凡——2018健择®肺鳞癌全国论坛” 四城联动会议成功召开

2018 年 5 月 22 日 肿瘤资讯
整理:青鸟
来源:肿瘤资讯

2018年5月19日,由礼来公司举办的第五季“健证肺凡——2018健择®肺鳞癌全国论坛”四城联动会议在北京,杭州,武汉和西安成功召开。本季大会的主题是“思”,和前四季的主题:"新“、”实“、”精“、和”信“遥相呼应。大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石远凯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的支修益教授担任主会场大会主席,范云教授、林英城教授、刘莉教授、赵新汉教授和谷仲平教授分别在杭州、武汉和西安担任分会场主席。国内众多肺癌领域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借助新媒体技术,共享学术的盛宴。下面跟随小编一起回顾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临床实践的思考:躬身实践,医者之道

大会主席致辞

四个会场的大会主席,通过网络平台发表了会议致辞。其中支修益教授代表与会专家致辞:肺鳞癌全国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五届,是国内唯一一个针对肺鳞癌的诊断和治疗而举办的全国性论坛,涉及的内容之多和范围之广,取得的成绩之多令国内肿瘤学专家为之惊叹。希望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传播力量,让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够参与到这样的学术盛宴中来,推动我国肺癌治疗的持续进步。

主题演讲

北京协和医院的王孟昭教授为大会做了《中国肺癌高峰论坛历年共识解读》的报告。王教授在报告中回顾了历届肺癌高峰论坛共识的具体建议和支持证据;他指出这些共识为中国肺癌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为更多的中国肺癌患者带来了明确的获益;感谢礼来公司携手中国抗癌协会为推动中国肺癌诊疗水平的提高和科研进步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专家讨论

四个城市的参会专家围绕该报告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王孟昭教授在讨论中提到,吉西他滨是一种比较好的抗肿瘤药物,对肺癌而言没有组织选择性,可用于鳞癌和腺癌,不良反应小于紫杉醇,对肾功能的要求更小,临床应用剂量调整更为灵活。对于肺癌脑/脑膜转移,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一代TKI治疗可能有效,而且疗效与靶向药物在脑脊液或脑实质中的药物浓度的高低无明确的相关性。

支修益教授在点评时指出:王教授回顾了历届肺癌高峰论坛共识,当年的共识顺应了当时肺癌研究的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近些年,随着中国肺癌研究的进展,国际肺癌研究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中国肺癌研究的结果也逐步改变着临床实践的模式。

石远凯教授对上述讨论进行了总结发言。15年来,肺癌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临床上,我们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何确保患者的治疗获益最大始终是临床医生和家属最关注的问题。免疫治疗的出现给一部分肺鳞癌患者带来了明确的获益。未来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如何有机的结合,仍然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的治疗选择将越来越有针对性,越来越个体化。

病例讨论

新疆医科大学马红霞教授为大家带来《一例晚期肺鳞癌病例优化治疗的分享》。马教授在报告中为大家分享了一例局部晚期肺鳞癌患者的全程治疗经过。各城市的参会专家围绕局部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放疗及化疗在治疗过程中的先后顺序的选择,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三线治疗方案的选择等临床医生比较关切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范云教授在病例总结中指出,在制定治疗方案前进行准确的分期和全面的基线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对局部晚期肺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对晚期肺鳞癌患者,放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现有的研究已经证实免疫治疗可为一部分肺鳞癌患者带来明确的获益,未来是否联合免疫治疗,如何有机统筹各种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获益最大化,仍将是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中之重。

会议总结

最后,各城市主持人对本季四城联动会议进行了总结。专家们一致认为,本次四城联动会议举办的很成功,面对纷繁复杂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如何权衡临床治疗实践和临床指南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感谢礼来公司为中国肺癌临床研究所做的贡献。健择是晚期肺鳞癌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

第二部分:研究进展的思考:拨开迷雾,方见晴天

免疫治疗篇

北京会场的安彤同教授、杭州会场的陈恩国教授、武汉会场的涂海燕教授和西安会场的王子兵教授分别在四个城市为大家带来《免疫治疗之当下:得不偿失or瑕不掩瑜》的报告。报告中指出,近5年免疫治疗异军突起,为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曙光。免疫治疗在二线治疗的总生存获益已得到多项研究的证实,其在一线治疗和同步放化疗后的序贯治疗的研究也提示了获益的可能。但是,哪些患者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此外,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存在疗效评估的困境,患者可能出现假性进展和爆发性进展,为患者带来不能预期的伤害。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管控也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未来,选择合适的人群,合适的介入时机,更好的管控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才能更好的利用免疫治疗,确保免疫治疗的获益最大化。

北京会场的马克威教授、杭州会场的张洁教授、武汉会场的刘先岭教授和西安会场的陈衍教授分别在四个城市为大家带来《免疫治疗之未来:单枪匹马or兄弟齐心》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免疫治疗成为泛癌种的治疗手段,已逐渐从三线治疗前移到二线甚至一线治疗的位置,ASCO和NCCN指南已经将其纳入肺癌治疗指南。随着免疫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已经积累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经验。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扩大获益人群,且联合治疗组获益更早。未来,联合治疗是一种趋势,需要进一步探讨免疫治疗与化疗,放疗或抗血管生成药物及其他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的可行性。

参会专家围绕“肿瘤免疫治疗的精准化是空中楼阁吗?”和“联合治疗将成为未来免疫治疗的主流吗”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专家们认为免疫治疗作为后起之秀,表现出令人惊奇的治疗效果,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现有效的疗效预测标志物,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的精准化有可能成为现实。未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拓展,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将在肿瘤治疗的全程发挥作用,选择最佳的治疗时机和最佳的联合治疗将成为患者获益的关键。

传统治疗篇

北京会场的刘喆教授、杭州会场的王佳蕾教授、武汉会场的董晓荣教授和西安会场的谷仲平教授分别在四个城市为大家带来题为《传统治疗之思考:柳暗花明or路在何方》的报告。报告中指出,肺鳞癌是有独特的临床及分子特征,化疗的总体有效率偏低。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在肺鳞癌亚组中,健择联合铂类的双药化疗方案效果由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方案,可用于一线治疗。目前没有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可用来预测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化疗药物与靶向药物的联合可能优于传统化疗,新的化疗药物如抗体偶联的化疗药物也可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未来,肺鳞癌的靶向治疗之路仍然迷雾重重,但是,对于化疗而言,希望之路就在脚下。

参会专家围绕“晚期肺鳞癌化疗是否渐行渐远?”和“靶向治疗能否成为明日新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专家们认为,健择联合顺铂在肺鳞癌治疗的中的价值已经获得公认,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化疗放疗在晚期肺癌尤其是肺鳞癌中的治疗价值毋庸置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未来,随着研究的进展,是否会出现可用于肺鳞癌的靶向治疗暂无定论,但是随着免疫治疗在肺鳞癌中的研究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可能改变现有的临床实践模式。

28个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刘莉,198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机械系研究员;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机器人所常务副所长;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副会长;天津市机器人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仿人与仿生服务机器人、特种操作与移动智能机器人、自动化装备与系统集成等方向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在仿人双足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步态规划等理论方法研究上取得创新,研制出各类可自主稳定行走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人机器人系统;在航空特种机器人的喷涂与装配方法研究上取得创新,研制出飞行器表面涂装特种机器人系统;在智能服务机器人和特种工业机器人领域,研制出军用管道移动清污机器人、轮腿结合移动机器人、配电网带电作业特种机器人系统等多种机器人装备及其工程应用系统。作为项目负责人及核心成员,已完成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国家和国防重大型号与科研课题十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五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RoboCup类人组国际、国内比赛,多次获得冠军、一等奖等成绩。个人主页:http://www.me.tsinghua.edu.cn/essay/83/416.html
电力人工智能发展报告,33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9+阅读 · 2019年12月25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2019中国肿瘤免疫治疗会议(附最新版日程)
肿瘤资讯
11+阅读 · 2019年6月13日
Visualizing and Measuring the Geometry of BERT
Arxiv
7+阅读 · 2019年10月28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4月29日
Arxiv
9+阅读 · 2018年3月28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21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电力人工智能发展报告,33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9+阅读 · 2019年12月25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相关论文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