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2017版指南)正式发布,2017版指南涵盖了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初诊患者入院检查、诊断及治疗的方法。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白血病·淋巴瘤学术会议辉瑞会前会上,来自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的马军教授对2017版指南进行了深度解读。
一. 初诊患者入院检查、诊断
马军教授观点摘要:
• 实验室检查不能忘记形态学,形态学仍然是白血病诊断的基础。
• 白血病的诊断方法不断进步,2017年版指南中,分子生物学的检测及二代测序更加细化了。
• 新指南中AML的危险分层不再区分年龄段,采用统一标准,基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进行危险度分层。
具体内容总结如下(红色字体标注2017版指南更新内容):
1. 病史采集及重要体征
• 年龄
• 此前有无血液病史[主要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等]
• 是否为治疗相关性(包括肿瘤放疗、化疗)
• 有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主要指心、肝、肾功能等)
• 有无髓外浸润[主要指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皮肤浸润、髓系肉瘤]
2.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检查
• 骨髓细胞形态学(包括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组织病理学)
• 免疫分型
• 细胞遗传学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
• 分子学检测及二代测序
• 有意愿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可以行HLA配型
2017年指南较2011年版对分子学检测进行了细化
3. 诊断、分类
• AML的诊断标准参照WHO(2016)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诊断AML的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下限为0.200。
• 当患者被证实有克隆性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t(8;21)(q22;q22)、inv(16)(p13q22)或t(16;16)(p13;q22)以及t(15;17)(q22;q12)时,即使原始细胞<0.200,也应诊断为AML。
4. 预后和分层因素
a. AML的预后不良因素
• 年龄≥60岁
• 此前有MDS或MPN病史
• 治疗相关性/继发性AML
• 高白细胞计数(WBC≥100×109/L)
• 合并CNSL
• 伴有预后差的染色体核型或分子遗传学标志
• 诱导化疗2个疗程未达完全缓解(CR)
b. 危险分层不再区分年龄段,采用基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统一标准
二.治疗
马军教授观点摘要:
• 诱导治疗后的监测是为了病人获得更好的长期生存
• 缓解后的巩固治疗,大剂量阿糖胞苷优于其他巩固方案,是指南首选方案
•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结合病人的危险分层和治疗意愿
• DA和IA方案已经使用了近30年,3+7方案仍然是指南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案
所有AML患者,可以参加临床研究的情况下,均建议首选参加临床研究。在没有临床研究的情况下,可以参照下述建议进行治疗。(红色字体标注2017版指南更新内容)
年龄<60岁的AML患者
1. <60岁AML患者常规诱导缓解及后续监测-标准剂量
2. <60岁AML患者常规诱导缓解及后续监测—中大剂量Ara-C及其他
3. <60岁AML患者CR后的治疗选择
年龄≥60岁的AML患者
2017版指南根据老年AML的年龄,PS,合并疾病以及不良预后因素分为3类进行推荐
1.≥60岁老年AML患者的诱导治疗
2. ≥60岁AML患者诱导治疗后骨髓情况监测及对策
3. ≥60岁AML患者CR后的治疗选择
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和治疗
四.特别说明
• 在AML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问题,注意监测心功能(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超声心动图等)
• DNR的最大累积剂量550mg/m2。活动性或隐匿性心血管疾病、目前或既往接受过纵膈/心脏周围区域的放疗、既往采用其它蒽环类或蒽二酮类药物治疗、同时使用其他抑制心肌收缩功能的药物或具有心脏毒性的药物—如曲妥珠单抗等情况,累积剂量一般不超过400mg/m2
• IDA的最大累积剂量290mg/m2
• Mitox的累积剂量160mg/m2
• 计算累积剂量时还应考虑整个治疗周期的持续时间
可以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指南解读幻灯片
19个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