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One day@知乎
大家好,我是one day。
前不久,我和知乎大V陈然老师在广州的台风天上午,线上聊了一杯咖啡时间的天,老师帮忙解答了一些疑虑,share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主要是围绕 美国湾区互联网工作氛围、大厂&创业公司的差异、润的看法、二硕or读博。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
自己在国内读研即将毕业,下半年即将入职国内互联网大厂,一直有考虑去美帝读个二硕/博士的想法,目前备考托福中。
自己有些读Phd的想法,一方面做研究虽然痛苦但是可以磨练心性,另一方面自己也喜欢给别人present东西的感觉,加之国内还是有些博士学历崇拜的,同时博士未来出路和退路更多一些,所以自己有计划读个AI Phd,也有套瓷到一些Top30-50教授,只差托福出分然后申请了。
再读个二硕也有考虑过,但是考虑到h1b解决身份问题会相比博士走NIW/eb1a更麻烦一些。
博士和硕士各自的pros and cons有很多,陈然老师的criterion是:“发表一篇论文 or 技术落地创造商业价值和财富,哪个更令你兴奋?”
这个其实也是我想过的,我自己更倾向于后者,所以之前也打算国内直接工作了,奈何最近的大环境不景气+国内优胜劣汰的职场环境+各大厂裁员的负面消息频繁爆出,同时房价趋于稳定,工作能够带来的物质提升效应差于往年了。
反观硅谷大厂虽然也有招聘冻结的新闻,但依然在赚全世界的钱,近期来看不会影响特别大。
这个问题确实需要再细致考虑一下,毕竟花费自己4-5年的时光。并且如果自己告诉父母要去美国读二硕,虽然是用自己的赚的钱,但他们可能会觉得我在瞎折腾、被骗了种种...
但能够出去看看,了解更多世界运行的规则总是值得的,剩下的就是把选择努力变成那个对的选择。
因为自己在国内创业公司和大厂都有实习过,国内普遍的情况是创业公司失败概率很高,而大厂更稳且更易成功。
陈然老师分享了湾区的情况,一般人们会认为大厂更偏向于养老,反而是中小厂的技术栈更全,更容易获得技术上的提升,甚至财务自由的机会。
他举了两个美国创业公司的例子,最近湾区的Financial Tec创业公司比较火,相反这在国内比较难创业成功,因为国内的监管约束更严格。
总之湾区有很多hypergrowth的中小厂,可以提供这种取得高速增长收益的机会。
如果我是个转专业的码农,计算机基础没有那么扎实,曾经看过网上一些硕士NG说投了上百份简历,只能拿到个位数的面试机会,最终拿到offer可能为0或者一两个,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会失业吗?
陈然老师认为,美国面向应届生的岗位要远远少于有工作经验的,因此只要在校期间多实习几次,基本就不会因为技术能力找不到工作。
也就是只要能够上岸一两家公司,有一定工作经验后不愁跳槽和失业。
这一点和我在其他博主那里了解到的信息相一致,只要可以上岸,哪怕是外包苟几年,总有能跳去大厂或其他公司的机会。
如果考虑移民海外,父母养老肯定是逃不掉的话题。
陈然老师认为,有一些解决方案,诸如选择湾区、洛杉矶这种华人较多的城市定居,解决身份问题后也可以为父母申请绿卡,来享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等。
小孩教育无疑是优于国内,较小的学业压力与全球化视野,能够给下一代铺就很好的道路。
其实润与否本质上和是否努力留在北上深这种一线城市类似,都需要考虑不在父母身边和他们的养老问题,以及即使自己不努力去到哪里,下一代如果足够有进取心,依然会再走一遍自己的路,也是要润or努力留在大城市,而这些路正肉眼可见地在变难。那么为何自己不能再多努力一把,一蹴而就呢?
自己常常会钦羡上个世纪从小县城和农村,不远千里到深圳/上海打拼的那群人,只要肯努力不放弃,赶上特区发展的红利,大多能够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诚如陈丹青说过的一句话:
年轻人要找准自己的机会在哪里,这个年代的年轻人要想成功,必须要是个非常出色的机会主义者才可以。
后台回复关键词【入群】
加入卖萌屋NLP、CV与搜推广与求职讨论群
后台回复关键词【顶会】
获取ACL、CIKM等各大顶会论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