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标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每天早07 : 45 按时送达
当前,在整个行业“苦流量久矣”的大背景下,相比依托大的社交平台、搜索引擎及工具产品下的“公域流量”,基于丰富的个体渠道下沉,而构建的中长尾流量,似乎是一块待挖掘的价值洼地。
题图来自正版图库 图虫创意
全文共 3280 字,阅读需要 7 分钟
搞流量的从来不缺“黑话”。
从早期的“微商”,到全民“知识付费”,再到大搞“社群经济”,“个人IP”、“新零售”、“下半场”、“精益创业”,总有一套操作能把你的焦虑治得明明白白。
“私域流量”也不例外。
在整个行业“苦流量久矣”的大背景下,相比,依托大的社交平台、搜索引擎及工具产品下的“公域流量”,基于丰富的个体渠道下沉,而构建的中长尾流量,似乎是一块待挖掘的价值洼地。
短视频平台的网红带货、B站的UP主恰饭、小红书/知乎上的达人种草,甚至是卖美妆的柜姐朋友圈,这块基于平台下自发的商业行为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微商不够贴切,网红又过于表面。
“私域”貌似给这部分无法言明的流量有了界定,但细想下来不管是挂靠平台的 B2B2C 还是个人的 C2C ,需要正视的又是什么呢?
实际上除了创造一个新名词,很难说它具体改变了什么。
“私域流量”的全盘证明逻辑是基于两个假定:
一个假定是“网红带货模式的可靠”,并通过快手或抖音的个例,在购物节或者某货品的推广期间去证明“网红”自带的流量具备很强的变现能力(注意是很强)。
另一个假定是“个人信任有效”,实际上这是更为“隐蔽的微商”。不同与以往微商的传销性,这部分“微商”会以2个身份(助手、专家)切入你的人际关系,通过帮助你推荐商品(助手),到为你更好地使用商品提供价值参考(专家),建立一种有别于亲缘关系的信任,继而依托这个关系,判定是否有值得挖掘的流量价值。
这两个假定,都有一个不错的“卖点”,就是从此你实现流量变现,不用再受大平台的价格胁迫——无论是品牌主、MCN,还是淘宝店主、百货柜姐,你们只要挖掘好自己的流量,就有了投放市场的决定性议价权,且多头市场正是趁热的好时机。
趁热虽好,但这两个假定有个原生的矛盾:网红带货和个人信任的验证过程都是在流量平台上进行,移动视频端自不用说,网红的粉丝虽然很明确是这部分网红的“私域流量”,但变现渠道最终还在平台上;因此,所谓私域其实是公域中的私域。
“私域流量”说得再好听,最后还是要落地到“公域”的平台上。
一个例证是微信对拉人外挂的封杀,实际上就挑明了“个人信任”这个假定大体上会被官方判定属于“黑产”——毕竟,这套逻辑与“好物圈”并行撞车了。
但不能说“私域流量”完全靠微信,另外小红书、知乎、豆瓣等更为垂直的社区也是有带货先例的。
“个人信任”从本质上,看更像是KOC(key opinion customer)策略,说直白一些就是“杀熟”(非贬义)。我们反感“杀熟”,而一旦被推荐的商品实现了某种心理预期(比如:这款口红是当季限量),我们又乐于受这些素人KOL的影响。
因此,从对假定验证过程和“私域”的外部环节来看,整体的流量环境是没有变化的。
在流量稀缺的大背景下,商家作为买方市场的角色没有太大转变,只是在特定环节下,我们看到的“私域”是一片卖方的繁荣。
有意思的一点是,在“私域流量”的环境下,卖方的繁荣并不是由商品的稀缺造成的,反观带货或种草的内容,都是很普通的大众消费品,就算在特定的,比如:奢侈品或球鞋市场,有限量版的概念;但整体而言,渠道的变现能力还是得靠普通的消费品决定。
回到“变现”这个原点,如果流量溢价的实现,都无法符合基础的供求规律,说明“私域流量”这一新的概念或说“流量思维”是值得商榷的;而在“私域流量”爆发的同时,它真的就解决焦虑了?
一个新概念的产生务必会经历三个阶段:焦虑期、祛魅期及正视期。“私域流量”正逢“焦虑”。
对“流量”的“焦虑”从根本上看,是对“信息有效性”的焦虑。如果人口数量大略等同于流量,近两年人口增幅放缓,对总的流量口袋的确会有所影响。但就移动端的流量来看,在手机出货量趋于稳定的情况下,一定会趋于一个恒值。
不是总的流量变少了,而是这个恒值背后的流量人口,无论媒介使用习惯,还是对信息的接受程度都达到了稳定和饱和。
我们全天使用手机的黄金时间点,就那么几个,而信息爆炸尤其是营销广告过量,导致了人们对新的信息试探周期变长,这就导致了我们在获取信息时,会形成奥卡姆剃刀至上——只要在1-2s的试探之后,被认为的无效信息就会被很快剔除。
不是流量焦虑,而是你提供的信息根本无效。
重复的创意、几乎没什么变化的投放渠道,让信息无效性更为放大,使得面对流量获取,越多的投入,只能增加越多的沉没成本。
长期来看,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信息生产工具、环境、思维,及信息获取渠道与受众认知思维的整体改变——“私域流量”显然不是一个结构性调整的宏观手段。
它的价值在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特定产品(以快消品为主)的变现需求。本质上而言,很难讲它是一个成体系的思维模式,从结果来看,对“私域流量”的判定或使用,更接近于一种聚合了中长尾流量的营销途径。
与传统的品牌营销要经历认知、认可、认同,三个阶段转变相比,“私域流量”其实是把认同前置了,基于“网红”的光晕和“个人信任”,受众对产品的认知判定被“熟关系”替代,进而在短视频这种快速的消费环境下,以及朋友圈等价于认同圈的观念下,完成消费行为。
从流量获取端上,“私域”更像是对社群营销的微调,把直接拉群的首要步骤,替换为了添加素人KOC的个人微信号,拉群成为次要动作,但围绕卖货,最终“私域流量”还在得在社群内进行,而社群的玩法,其实没有特别实质性的改变。
此外,从营销本身来看,“私域流量”有个无法回避的硬伤就是——不管是个人也好,还是社群也罢,真的有人愿意天天看广告买货吗?复购率真有宣传的如此神乎其神?
广告本身就是打扰人的行业。
在短期来看,特定的营销期间,比如:618,受众会觉得作为你的“私域流量”,被你推荐商品,是与当下的消费动机契合的。
在消费区间过去后,所谓的“私域流量”不可能离开高成本的运维;更真实的是,个人IP、网红标签长线来看,都是一个个的品牌符号,虽然前端能收割大部分利益,但品牌的长线运营真的是一个“私域”就能解决吗?
一个成熟的平台,不仅会考虑自身的广告能力,更要考虑长久的变现模式,B站上用户对up主频繁恰饭(接广告)会产生极大抵触,也能说明这一点。
至少在较为纯净的社群,类似快手、抖音的卖货模式是行不通的;微信公众号持续低打开率,也说明大号个人的商业化会对整体平台的生态产生不利影响。
“私域流量”的运营和变现,其长存性和可持续是要打个问号的。
不过,对于“私域流量”的开发和归类,还是能缓解短期内的流量焦虑的;至少对于快消品来说,这可是比“新零售”更好的卖货途径。
更自然地看,人是自证的动物,“卖课”也是“私域流量”缓解焦虑的不二法门——既然产品或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不如先上一课吧。
以此引发的关于“私域流量”的培训,相信就足以收割一大波焦虑的流量。
而更有趣的是:本身通过搜索引擎去搜索“私域流量”,你可能压根找不到任何解决方法,但做了“私域流量”关键词广告的微信外挂工具,或许能更好地告诉你“私域流量”到底是个什么“亚子”。
一套商业模式,其实无需自证,市场的客观规律自然会让它露出本来的面貌。在焦虑下的实践,必然会在今后长时期引发对这一概念或者模式的祛魅。
“私域流量”脱离开特定的平台和产品能不能玩得转,我们不妨一起“趁热”的同时,在未来一同正视吧!
———————— END ————————
———— / 推荐阅读 / ————
❖ 中高级运营经理,如何突破职场瓶颈,实现快速成长?
❖ 7月20日上海站,运营总监修炼之道即将开课啦!
❖ 前30名报名免费参加社交晚宴,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课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