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2016年9月,高晓松出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负责阿里大文娱的国际战略。此前,高晓松担任阿里音乐集团董事长。再之前,高晓松曾在好莱坞学习、工作、生活十年。履新后,高晓松重回好莱坞。这一年多时间里,集互联网高管、音乐人和知识分子为一身的他到底在做什么?一年多时间里,文娱产业风云变幻,他又有什么样的思考?
带着这些问题,虎嗅三位编辑在1月6日夜访高晓松,进行了一场主题为“2018年,中国公司在好莱坞的机会”的独家对话。这场长达3个小时的“晓松式谈话”,不再拘泥于一人一事、一城一池,而是涉及音乐、影视、资本、技术、政策及好莱坞与东亚文化,视野极为高远宏阔。由于信息量巨大,我们根据谈话主题进行了深度编辑,并分期发出。
本文为系列对话的第一篇。在本篇中,你将看到——
2015年2月27日奥巴马政府通过的网络中立规定,在特朗普时代遭到戏剧性颠覆,2017年12月14日,这个规定被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投票正式废除。网络中立规定废除和反行业垄断法的式微,不仅影响美国科技互联网行业,也将使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文娱产业,将面临资本、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电信运营商将手伸向内容,区块链将颠覆内容分发逻辑,产业资本面临大洗牌。
口述丨高晓松
采访丨常芳菲、李拓、周余
本篇编辑丨李拓
好莱坞的娱乐产业,今年开始面临大变革。
一个是法律上的一些根本性的改变,网络中立法(网络中立原则,Net Neutrality)废除,反行业垄断法基本上已经在文娱行业也已经不起作用了。
“网络中立原则”的主要内涵是:网络运营商必须同等对待来自各方的所有内容。2014年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网络中立五大原则”是:禁止运营商封锁网站、禁止减慢加载速度、禁止为加速额外付费、必须增强服务数据透明度、监管无宽带的无线网络。
网络中立法的废除导致运营商的权力空前的大起来,这相当于高速公路私有化。高速公路原来必须敞开给所有人公平用,未来假如他把其中两条车道给Uber专用,其他人就在旁边挤去吧。没有网络中立法,我想加持谁加持谁,我想限谁流限谁流,我可以让亚马逊只有5K,下载一张照片就很久。
当地时间2017年12月14日,美国华盛顿,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周四投票废除了奥巴马时代的“网络中立”(Net Neutrality)原则。©视觉中国
这两部法的改变,会让整个行业有很大的变化。
首先,废除网络中立法会导致整个电信行业大变革,
内容产业将成网络运营商的下一道菜
网络中立法废除后,网络运营商原有均势将被打破,抢用户将不再靠送手机,而是附赠娱乐内容。
大型电信运营商在行动,其它大巨头也不会坐以待毙,像谷歌、亚马逊这种级别的公司,想做全国覆盖的Wi-Fi很容易。谷歌有过很多次方案,飞艇、气球、无人机等等,原来不做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有网络中立法,现在如果你要跟我来劲,我还就做一个。因为数据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做出一个网络来,而且是免费的,那你AT&T、Comcast还就真出事了。
所以这是双刃剑,一方面大的电信运营商拥有了强大的权力,一方面他还得防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还得防着像谷歌、亚马逊这样的公司来做覆盖全国的Wi-Fi。
2015年10月,Alphabet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在山景城展示Google的免费Wi-Fi气球“Project Loon”。©视觉中国
电信运营商一定会进入娱乐业。因为现在中美电信运营商的人口红利都没了,再边远的山区也用上了。不像过去,大家不用那么血腥竞争,因为那时候还有好多人没用上呢,人口红利没有以后,电信运营商就得面对面竞争。因为人口红利没有了,未来竞争中,我得从你手里抢用户,得从Verizon抢到AT&T来,得从移动抢到联通去。
怎么抢呢?原来最傻的模式就是送手机,你签我两年合约,我送你手机,国内也这样,美国早就这样了。可是这手机不是壁垒,你送一个我能送俩,你不能送仨吧,我捆一腰手机?
什么东西是我有你没有的?其实就是内容壁垒,内容才能做到我有你没有。
你如果签了AT&T,两年合约,用我的AT&T手机服务,我让你免费听两年音乐,这总可以吧。按照现在的价钱,月费年费价钱,不管是Spotify价钱也好,还是苹果音乐的价钱也好,平均下来差不多都是一个月7美元到8美元之间,一年也就是八九十美元,现在两年让你白听音乐,也就是免去大约180美元,比送一个手机还便宜,苹果裸机怎么着也得399美元吧,那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电信运营商原来是flat fee(固定费率),你一个月就发一封邮件,也得交这么多带宽费。但他们从一两年前就开始改造系统,就为了等待这一天。改造了整个系统以后,他可以做到像用电一样,你们家有仨微波炉,你就用得多;你们家就一灯泡,你就用得少,你交钱也交得少;你们家全关了,就不交钱。它就会有类似头等舱服务,或者获取长途电话服务那种,叫“带宽捆绑内容”。
这个是很厉害的杀手锏,带宽捆绑内容导致一种非常强势的服务,大家都管它叫smart contract(智能合约),就是说如果你有对内容的特别强的需求,而且带宽我会临时给你更宽。比如说礼拜四晚上,你要看一个那样的戏,高清的VR的,我就给你更宽的带宽。
你看为什么AT&T要买时代华纳,Comcast拥有环球NBC?都是为这个做准备。
音乐可能是运营商的第一站
版权属性决定音乐最有可能成为电信运营商首先下手的目标。而且一旦运营商入场,原有的音乐播放器公司的体量都将相形见绌。
手机运营商切入内容,最直接最快的就是音乐。
因为音乐它是全版权的竞争,一旦他把版权都拿来了,对手就没东西了。它不像影视,我拿100个电影,你拿100个电影,音乐不一样,音乐是高频伴随性消费,用户需要全版权,没有说我有一半版权,你有一半版权,这样伤害用户。
电信运营商的这个付费用户,那是互联网平台不能比拟的。互联网音乐平台现在是租内容,买用户,不管是QQ音乐也好,还是Spotify也好,还是虾米也好,都是我得花钱租内容,一年多少钱,然后再去吸引付费用户,电信运营商是直接带着付费用户去。
去年,这个数还没出来,但是我猜中国的几大运营商还能有两三百亿的所谓的数字音乐收入,这个其中一大块实际上是人家没退订的彩铃服务,一个月5元钱,你退订了吗?你根本就不知道。彩铃还是当年那点歌,但是就这收入就有百亿级之多。
百亿级之多什么概念呢?如果电信运营商愿意砸音乐版权,所谓的互联网音乐播放器是根本没有能力竞争的。
美国移动运营商巨头AT&T,©视觉中国
互联网平台的竞争已经把唱片公司的版权价格抬到不能想象的地步,比如说去年我们几家争夺环球,就涨了几倍价钱。到这地步,即使像阿里、腾讯这样级别的公司,都感觉很吃力。可是在我们大家都觉得压力巨大,很难承受的情况下,电信运营商他从彩铃那点收入,随便拿一点就给你们全扫了。因为运营商是百亿级的钱,互联网音乐播放器也就是十亿级的。即便这样,大家压力都已经很大,因为十亿级也没收入——音乐播放器上有多少付费用户?
所以我觉得一个重大的趋势是手机运营商一定会进入到内容领域,现在的大规模的收购也是在向这方向走。而进入内容领域最容易操作的、最立竿见影能见效的就是音乐。当他们进入到版权价格竞争的时候,内容公司就笑开了花,因为又来一大家伙来扫版权来了,那就大家开价吧,谁也争不过他们。
这导致现有的音乐播放器都面临很大的压力。现在所有的音乐播放器都不盈利(有的友商说他盈利,那不是简单的播放器的盈利)。因为单凭播放器是明显不行,因为只要你能挣1元钱,版权方给你抬到2元,你永远也无法盈利。
但不管是电信运营商的播放器,还是互联网平台的播放器,都不能真的给音乐增值。
你不能把坏歌变成好听的歌,也不能自然生产出一堆歌来。你不是一个真正的平台,而只是一个渠道而已。平台是能生产的,有生命力的,有机的才叫平台,无机的不叫平台,叫渠道。渠道的价值是很低很低的,就相当于唱片店。
在这种情况下,播放器的利润一定会被版权方吃走。如果能挣钱,版权方就给你涨价。音乐还不像影视,像Netflix拼了去自制,因为影视有一部分内容就可以,音乐你就算去自制,一年能产生1000张唱片吗?即使你产了1000张唱片,只占了几百万首歌里所谓的全版权的极小的一个比例,你还是要去租大部分版权,不然的话,别的没有,靠自制的1000张唱片就去服务你的音乐播放器听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这是一个大趋势,这个一定会大家造成巨大的压力。
音乐产业的“区块链革命”
运营商的入场不是最可怕的,新的“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分发模式,将直接威胁到传统的中心化播放器,有可能推动大量新的分发应用兴起。
版权和成本压力,互联网平台还能有一些办法应对,比如说对用户的熟悉度,它的整个的算法,推荐系统。当然,电信运营商也不差这个,他要想弄也能弄。但是另一个强势打击播放平台的,是区块链技术。
所谓的区块链技术就是就是一套规则,比特币就是一套规则,制定了一套大家都同意的规则就可以做起来了。大家都同意的一套版权合约。可以预见未来的新版权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用区块链的方式分发,最后倒逼几大唱片公司。有一些大明星像Taylor Swift,肯定第一个跳出来说,我要在这弄了,我不跟你们300万首歌一块授权去。
全球最好的媒体高科技的实验室之一是MIT的Media Lab媒体实验室,他们已经和美国最好的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联合做了一个音乐区块链应用的大项目,能做到去中心化分发内容。这个项目,三大唱片公司、英特尔、Spotify、Netflix都参与了,我去开了几次会,并且看到了演示,非常非常厉害。它2017年十月份已经开始试运行,今年就会投入使用。
只是推出来以后,先开始肯定应用到新版权上,因为原有版权还是掌握在几大唱片公司手里,他说不用,那就只有新版权,版权量肯定是小的。原有版权上千万首歌不可能直接就放区块链上,也不敢。因为一旦放上去,1000多万首歌里有900多万首就直接沉底,没有人听,也没法被人看见了。
原来的音乐是要通过三级大型的平台才能触达用户。用户的钱回到作者演唱者手里,还要通过这三级,一级就是叫publishing,就是词曲版权代理方;一级叫Label,就是唱片公司,是录音版权方;然后再授予给Spotify这些音乐平台再去分发。然后这钱回到作者手里的时候,这么多平台成本都要承担进去。
音乐应用Spotify,by Pixabay,基于CCO免费协议
区块链技术可以直接做到点对点,一首歌的版权方可以直接分发这一首歌的版权,而所有的人都可以点对点收听。换句话说,AI技术上来以后,原来平台的所谓的算法已经不太重要了,AI更了解你喜欢听什么歌,而不是靠平台积累你的数据。
这事就很可怕。因为区块链不会导致那种连带性的流量,大量的歌曲在未来就会通过区块链的技术,直接分发到消费者手中。而消费者付的钱直接就回到了创作者手里,去掉了中间三个大环节,这个对作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而且最关键的是透明。
目前这三个平台都不透明,给作者,赏你多少就是多少,你没办法透明化。它的整个付费模式是“保底分成模式”。保底分成模式导致保底费很高很高,导致中间有一大块所谓的利润没有办法分到作者手里。等于唱片公司获得了这个超额利润,唱片公司以百万级的歌打包的方式授权,实际上也没有一个听众能听100万首歌。
全世界除了乐评人大概能听个5万首歌,我猜,全世界最大的乐评人,我猜他不会手里有3万张专辑,就是30万首歌,他也不会真去听30万首歌。大部分的听众一生可能听不超过1万首歌。当你只需要听1万首以下的歌的时候,那些拿几百万首歌捆绑着去授权的,其实大部分是滥竽充数,意义价值都不大了。
区块链技术上来以后,金曲会获得比原来高得多的收入,因为它不混在那一大拨里了。而滥竽充数的,所谓的过去唱片公司叫B面的歌,那些便宜作者写的充数的B面的歌就迅速丧失价值,因为区块链逻辑下,歌曲都是一首一首的模式。
现在音乐的应用基本上就是听,你在中心平台上听了这歌,要不要再听那个歌,是有这样的“推送”。区块链就是一首一首,你来抓取,我来推,没有办法给你一个首页。
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音乐的应用会爆炸式的成长。
我在MIT实验室里看到,大批的年轻人团队做的音乐新的应用,游戏式的应用,remix式的应用,cover式的应用,有很多很多这些应用,以前他们没办法把这些应用商用化,因为他拿不到版权。不管怎么应用,你也得有原始版权吧。但是原始版权掌握在那些工作方式低端落后的老牌公司手里,你一个年轻创业团队去要300首歌,唱片公司的人根本不理你,要不然300万首,那谁买得起呀,300首?人说我们部门没人能处理这事。
MIT Media Lab官网
区块链上来以后,就会自动地在区块链的基础上做到自动授权。你可以有300首、500首、1000首歌的授权,可以用在你的新应用上。这样极大地促进了音乐新的应用创意。
我们现在只在听的程度上,粉丝除了写评论跟投票,实际上并没有更多的可为偶像干的事。但是区块链应用后,那些好玩的应用就会多起来。我在那个实验室里看到,他们一天就展示了十几个年轻创业公司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音乐应用,而且会让粉丝觉得很好玩。
但这个区块链技术上来以后,对中心音乐平台会有巨大的伤害,也包括我们在内。因为它不依赖中心平台,而且一首歌版权是公开透明的,它的收入,一首歌版权可能分成100万份,最后有可能一首歌有100万个人同时拥有这个版权。而区块链技术可以做到瞬间就把一首歌在每个消费者那里收入分成100万份,给到每个人手里。所以这样的话就会导致金曲的版权价值超值,就相当于比特币一样。
比特币为什么涨,因为大家要买。大金曲也是,大家说这东西挣钱,那我也买点,最后我买百万分之一版权,大家在交易中间它就会涨起来。未来金曲会有比现在高得多的收入,而且是溢价的收入,有点像比特币。
这是分发端两个大的改变。另一个大的改变,行业垄断法的式微,会导致整个音乐上游环节重新整合。
音乐上游产业的“大并购时代”将至
反行业垄断法的式微,直接打破好莱坞式的艺人经纪、包装推广模式,全面走向“360度全约”模式的好莱坞艺人产业,将引发一系列上游公司的大并购。
原来好莱坞特羡慕日韩模式。日韩模式是打包模式,我签了你,我养你,我有全约,360度全约。就是360度合约都在我手里,我当然愿意投钱捧你了,我愿意投钱捧吴亦凡,捧张艺兴,因为投再多钱,收入也是我的。
但是欧美因为原来有反行业垄断法,它纵向分得特别开。一个艺人唱片音乐可能签在环球,演出音乐约在Live Nation,其它的商务在CAA,导致没有人愿意出钱捧艺人。
因为唱片公司说我砸钱宣传你,我只挣那唱片的钱,演出不归我,等于Live Nation赚了——不行,我只做你发唱片之前那俩月,你不发唱片的时候跟我没关系;Live Nation也说我干嘛砸钱捧你啊,捧完了,唱片挣的钱不归我,商务挣的钱不归我,只有演出归我。那好,只有演出之前的那一个礼拜,在某个城市,我帮你宣一宣,我卖点票,剩下的事我就不管了。
这是好莱坞模式,这种模式难以成批量地生产年轻的艺人和明星。
但现在这个法失效后,会进入一轮激烈的大并购。我在好莱坞参与了很多第一线大并购谋划,现在正在酝酿中,最终目的就是“我要签你全约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全约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如果不是全约的模式,实际上是艺人在雇佣大家,就是艺人雇佣你帮我发行唱片,雇你做个演出,实际上这样谁都挣不了钱,大家都只挣那保姆钱以及分发时打包授权那点钱。
演出公司说我买唱片公司,我要艺人全约。唱片公司说,我买演出公司,我要艺人全约。好莱坞的全约时代就要来了,会导致一轮很大规模的并购。当然不是唱片公司之间的,唱片公司之间已经没法并购了,因为太高度集中,谁并谁都触犯反垄断法(就是横向的反垄断法)。EMI卖的时候就已经拆分了,因为它太大了。但以后会出现有人要把EMI买出来,有人要把Live Nation买进去,或Live nation要去买一些唱片公司,BMG会从版权公司进入到唱片行业……
现在环球音乐是私有化公司,但已经在摩根斯坦利年底的所谓的客户大会上报出来400亿美元的估值,索尼音乐现在报220亿美元,要知道三年前索尼音乐可能是50亿美元。华纳音乐估计怎么也得一百六七十亿美元。这已经太吓人了。Live nation也想签全约,也想买唱片公司,买不起三大,他有mini major(大的独立唱片公司),唱片业的独立唱片公司占到全球市场的36%~38%。
音乐行业会发生这么三个大的变化,也是中国资本进入的大好时机。因为这种大的变化,你无论是进入囤积版权,版权价值明显要大涨,如果运营商入场,哪怕你进入最笨的,你就囤积版权,就是以最重的方式进入,或者是你切进运营,走轻的路线。
这是这两三年我看到的、音乐行业很快要出现的三个变化。这次网络中立法一废除,我的邮箱都爆了。无数的好莱坞同行发来邮件说“Your vision was 2 years ahead”,因为我当时就一直讲运营商会入场,人家都说那有网络中立法,他不能干这事,他整这干嘛呀——现在网络中立法果然废除了。
网络中立法废除,反行业垄断法的式微,大家都进入全约时代,必然会连续发生大并购。发生大并购的时候,就是外部资本的好时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虎Cares
一盒上万人吃过从未被吐槽的曲奇饼
一盒补救早餐、下午茶、深夜加班精灵的曲奇饼
一盒口感好到逆天原地旋转跳跃的曲奇饼
一盒包装好看到送礼绝对完美的曲奇饼
你现在立刻马上,就可以揣进兜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