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付费阅读的市场已初现规模,在最新发布的全球付费媒体排行榜中,一家中国媒体榜上有名,且位列全球第11位。他们怎么理解内容付费,又是怎么做的?
在数字媒体资讯大爆炸的时代,娱乐至死越来越盛行,假新闻让人防不胜防,专业的新闻机构日渐没落,越来越没人看。看起来,新闻已死啊。
如果你认可上面这段话,那么你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因为事实上,最靠谱的那些新闻媒体正在越做越好,用户也越来越愿意为高质量新闻买单了。
证据有很多。近日,国际期刊联盟(FIPP)发布了“2019全球数字订阅报告”,在报告的排行榜中,最知名的国际媒体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都交出了十分亮眼的付费订户成绩。
紧接着你会发现,中国媒体也上榜了!财新以20万订阅用户位列全球第11位,可惜的是,这也是唯一入围榜单的中国媒体。
*图片来自“2019全球数字订阅报告”
国际期刊联盟每年发布“世界杂志趋势报告”,对全球的期刊杂志、媒体内容产业进行趋势前瞻,作为最权威的媒体行业组织之一,其报告的深度和专业性广受关注。
本次发布的“2019全球数字订阅报告”中,FIPP提出国际新闻业的一大趋势:全球各大主流媒体将更多的新闻内容置于付费墙之内,免费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少。对于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量免费阅读而言,这一点出乎意料,但结合全球传媒业的发展趋势和实际读者需求,却也不难理解。
新闻付费正当时
全球传媒行业的巨大变革下,传统媒体以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已经被颠覆。如何迅速走出现实困境成了传统媒体面临的当务之急。
报告中提到的国外媒体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都是新闻付费成功的先行者。《纽约时报》在2018年数字用户达到340万,其中270万人付费购买新闻产品,其余用户订购费用较低的烹饪及填字游戏应用。加上纸质用户,《纽约时报》在2018年底估计有430万付费用户。近几年付费阅读的快速发展,付费阅读市场已经初现规模,并在未来呈现上升趋势。
敏锐地嗅到了新闻传媒业的付费趋势,财新传媒成为率先启动新闻付费阅读的中国媒体。2017年11月6日,财新启动了全网新闻付费,得到了用户和市场积极的回应。截至2018年底,累计付费个人用户超过20万,付费内容覆盖的机构用户数近百万,注册用户数超200万。阅读时长持续增长、阅读数高于业内水平。
此前,在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国际传播力”系列报告中,财新位列2018传播中国企业国际媒体十强。财新的付费阅读之路已初尝胜利之果,无疑给更多探索转型的严肃媒体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方式。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财新品牌广告
内容为王,用户至上
社交媒体快速发展,表面上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容易,但实际人人信息过载。浮夸的标题、低质的内容、甚至是虚假新闻被推送至读者面前,大量“工业化”制造出来的资讯使读者离事实越来越远。
高质量新闻资讯和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客观、准确、深入的新闻报道成为了稀缺品,有着强烈的刚需属性,这种需求本身就隐含着付费意愿。财新勇于推广付费阅读模式,底气正是在于高质量新闻,这一点,与读者对高品质内容的需求不谋而合。
财新付费模式的成功基础也在于内容本身。实施付费阅读后,财新的内容价值充分展现,经济、金融、商业及反腐等系列报道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并稳定、持续地带来了新用户的流入。与注重实用性和垂直细分市场的一般性知识付费产品不同,新闻付费产品的延展空间、长尾效应极强,容易受到新闻热点的带动,而不是一次性爆发后便陷于沉寂。
同时,始终坚持新闻防火墙制度,编辑部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坚持客观的报道原则,这也是财新付费阅读得以执行的根基。
为满足不同订户的需求,财新合理地丰富订阅产品类型。
财新通:畅读财新网及《财新周刊》的全部新闻内容,498元/年
数据通Lite:财新通权益,以及企业、人物、股票、债券四大财经数据库及分析工具,数据与资讯互通,998元/年
英文通:媲美国际主流媒体的英文新闻及资讯,1398元/年
校园通:为校园学子专门订制的优惠产品,198元/年(中文)
会议通:任选场次参加财新会议
相对于内容,技术与运营则扮演着销售规模的杠杆。不断提高用户体验,最小化用户负担,是付费阅读得以成功的关键。财新坚持不断优化产品端,完善支付界面,在各环节尽量简化用户操作。
新闻付费是财新成立以来的一次商业模式转型。财新拓展收费,目的在于聚焦精准用户,倾力提供高质量原创财经新闻内容。这也是财新借鉴国际同行经验,为寻求基业长青做出的重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