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 6 个作者聊过之后,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健身」选择

2021 年 12 月 29 日 少数派

如果说 2020 年因为疫情爆发人人自危,无论是社会形态还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是不同寻常的一年;那么眼下即将结束的 2021 同样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去年我们憧憬着疫情赶快结束后一切恢复正常的样子,而今年却已经在让自己习惯如何自在安全的与其共存。

如果把时间线再拉长十年,「变化」一直是每年都会被提起的关键词,在科技和智能两大核心力量构建的互联网时代下,我们大部分生活方式都在被改变——购物、出行乃至吃个午饭,近年来因为生活压力、社会审美和自我认知的相互纠葛又彼此影响,「健身」也从少数「优秀人儿」的自我激励变成了覆盖面更广的「一种生活方式」。从遍地开花的健身房、HIT 工作室到线上各种各样的量化工具、训练导师和两两结合的各种健身相关智能硬件,健身变得触手可及也目不暇接。

而现今疫情变成一个同样重要的关键词介入之后,倒闭的健身房、不时被要求的公共场所歇业和越来越被丰富完善的居家健身工具/平台,落实到我们每个个体的运动方式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这次我们邀请了数位不同职业、年龄、性别、健身年限和方式的作者一起来聊聊健身这件稀松平常却也复杂多样的事儿,也许你刚开始健身,也许你正在因为各种变化而乱了阵脚,甚至你仍在观望,想必你都能从他们的经历中得以启发。

Q1

介绍一下你自己?

 

 胖鱼要进步 

大家好,我是胖鱼,喜欢写点可爱应用推荐的举铁小女生。虽然只有 90 斤,但我真的有肌肉哦。目前已健身 5 年左右的时间,涉及健身房、居家以及多类型运动工作室场所。

我是一个从小就不喜欢久坐的人,坐久了就浑身难受,平时饭后半小时也绝对不允许自己坐着和躺着。所以远程办公是我最青睐的选择,目前也是正处于远程办公环境中。配合无人拘束的办公场景,自然也是配备了升降桌,满足自己日常站立办公的需求。

工作之后反倒是对健身频率有了更严苛的要求。如果说是纯运动的话,我是必须保证每天都要运动的,不管是做有氧还是力量。现在的话因为居家远程办公,楼下就是健身房,所以目前是每周去健身房进行大肌群的力量训练(一周 3~4 次),中间不去健身房的时候都会在家里利用弹力带和小哑铃进行小肌肉群的训练,保证每天都有适当的训练量。

虽然整个人看起来还是小小的,但相比瑜伽普拉提那种更柔和的运动,我还是更倾向于举铁这种更具有肌肉爆发和挑战的活动类型。从我开始接触健身起,我都是一个人混迹在力量器械区,穿梭在各种猛男中间。时不时地也会觉得自己很有「野性魅力」,大概就是那种「男人能晒肌肉有什么了不起,我也可以」!

 乔淼 

性别男,35 岁。目前是一名游戏策划,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在办公室「站班」(约 60% 的工作时间里站立办公)。业余时间是一名马伽术和菲律宾短棍教官,从事个人安全防卫推广。

2020 年至今先后学习并拿到了美国运动医学会的私人健身教练(ACSM-CPT),体脂管理师,孕产康复初级教练和 Animal Flow 初级教练资格。今年还通过了中学体育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尚未办证)。有时会帮周围的朋友做健康评估,提供饮食方案,或者给出生活方式的指导。

 Pluto_dandan 

作为广大互联网工作者中的一员,每天基本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电脑前度过的。也是因为坐得太久,整个身体都感觉倦怠了,才逐渐开始健身。是的,我并没有那种健身好多年的健身达人,是工作之后才开始的,今年才是自己健身的第三年。但所幸坚持得不错,基本维持在一周三次左右。

 SCHOENBERG 

大家好,我是 SCHOENBERG,一名二十出头的……男生,目前也是一名全日制学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流行,我目前只能在家学习,通过 Skype 和导师讨论进展。

很久以来,我的工作方式都很固定,那就是坐在书桌前以几乎不变的姿势看书写笔记。每天中午我从自习室出发去吃汉堡的距离并不算短,也能让我的健身圆环在每天晚上都处于「快要合上」的状态。

但是我认为不让我难受的运动就不是有效的运动。这种想法或许来源于大概三年前。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开始了几乎每天有的运动,虽然是小规模的无器械运动,但我坚持下来了。在这几年里,我的运动方式也从一开始的俯卧撑和卷腹变得丰富了许多。

不得不提的是,运动这件事也会带给我一点压力:如果我当天没有运动,那到了晚上我就会感到一丝焦虑。或许这并不是「身材焦虑」,而只是「我又瘫了一天」的罪恶感。

 克莱尔爱吃甜食 

我是女生,文字工作,每天办公室坐 8 小时,如非必要可以 4 小时不起身。2022 是我健身第三年。从 2020 年疫情后开始接触 CrossFit 综合体能训练,目前每周健身 5 - 6 次,每周时长在 400 - 500 分钟左右。

 100gle 

久经「桌」场的程序员一枚,自从开始写代码、有了自己的显示器和人体工学椅之后,屁股和椅子接触的频率越来越密切,所以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自己的房间里,久坐已经是我的常态。

然而我意识到久坐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以为了健康着想我会更希望自己多活动活动。比如:

  • 通勤路上我会以快走的形式走路,进地铁站时主要以多走楼梯而不是坐扶梯为主;
  • 在公司的时候我不定时地起来站立走动或是舒展身体、活动筋骨;
  • 不忙的时候每天下班回到家里就会打开 Keep 跟练上面教练的一些动作,或是在楼下小区里跑一跑。

但我其实从 2016 年大二时期开始就不断健身,尤其是当我开始使用 Keep 之后。无论是在寝室的室内健身还是迈开腿在学校操场上的一圈又一圈的奔跑,Keep 都逐渐成为了我一次次突破自我的见证者。

虽然自己在学业后期以及现在工作后,健身的频率越来越不稳定,但运动的习惯已经深入骨髓,在需要锻炼的场合又会唤醒肌肉记忆。

Q2

你都经历过怎样的健身方式?

 Pluto_dandan 

可能和每一个开始健身的人一样,从刚开始看各种健身视频,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希望有更多的健身器械,在健身房办了卡,再到担心动作不标准去请私教……最后自己学会了一些动作,知道怎么制定健身计划,不想去健身房的时候,也可以在家做一些无器械的锻炼。

 100gle 

中学时代——来自体育老师的「小灶」
我从中学的时候就有开始时不时尝试健身相关的事物。
那时候虽然说高中学业繁忙,可在物资充盈的年代里,男生在营养过剩的加持下都是长得人高马大;但也可能是在虚荣心的作祟,大家都渴望拥有一副壮硕的体魄能以获其他女生的芳心,于是有个别人会自己利用零花钱购置一些哑铃、腹肌轮等可在室内发挥的器材。
除了自我锻炼的同学外,整个年级还有一些同学可能会想要朝着体育生的方向发展,这些特殊的同学每天下午下课后都会到体育室报道,接受体育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宠幸」。
我对这个事情一直充满了好奇,因为自己并不了解体育生平时的训练到底如何,所以那时和班里的另外两个同学自己私掏腰包(大约一个月的饭钱 300-400 元左右)让体育老师帮忙「开小灶」,带着我们一起训练,主要是在体能方面。老师把自己平时训练体育生的一些方法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整,包括组数、动作、训练量等,虽然进行了差不多一个多月因要进入到高考的冲刺阶段而告一段落,但在段时间里因为训练的缘故,我一直都处在吃饭饭香、睡觉觉甜的状态,我能从身体上感受到健身带来的好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到现在我一直都不会排斥「运动」这件事。
不得不说这段可以看作是我第一次找「私教」,因为有人在旁边指导你动作、监督你完成一组又一组训练和自己对照视频学习发力技巧、自己凭意志力去完成训练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是在你训练时会存一个「旁观者」能清楚地从你的动作、身体反应上知道目前的训练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而后者完完全全可能就需要自己拥有强大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去驱动,我们感受的不仅是身体的酸痛,还有可能来自于精神上抗争的疲乏。
大学时代——习惯养成与实践
相比于中学时代那种争分夺秒的氛围,进入大学之后除了课业时间外个人可自主自配的时间会更加充裕,但大多数人都已经开始对自己未来发展萌生出许多规划,这些规划可能是技能上的、学业上的,也可能是身体健康上的。
我也正是在大二的时候开始逐渐养成健身锻炼的习惯,如跑步和室内健身。
尽管在刚高考完的那段时间我有尝试去过健身房,但我不喜欢那种在一小片区域跟好几个「满身大汗」的大汉有着肢体触碰时的感觉,而且有时候器材有限被别人先占用了还需要排队等待,让好不容易已经开始热身完毕的身体逐渐降温。
那时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始快速发展,手机端应用开始发力,无论是电商、外卖还是社交、网约车等,人们都能通过手机达到相应的目的,这当然也包括健身类的应用,比如我以前有用的咕咚运动和现在一直在用的 Keep。
那时我只是用咕咚运动来记录跑步情况,如我人生第一次的 10 公里和第一次从下午跑到晚上的半程马拉松;而 Keep 反而是我在寝室健身时的「私人教练」,除了记录我每天锻炼的情况之外还能通过统计面板清楚地看到运动频率、运动时长、卡路里消耗等信息。
但到了后面我就只保留了 Keep,因为那时的 Keep 在 UI 设计上配色统一并且界面明确,不会让人在开始锻炼前还要打开应用找半天;而在功能上除了健身动作之外,还支持了跑步、骑行等其他运动项目的记录,所以我就觉得没有必要在两个应用之间来回切换,于是就统一都用 Keep 来记录我的每一次的运动情况。
在室内或者说四人间寝室里健身对我来说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阻碍,因为只要有一张瑜伽垫、一条弹力带(绳)再配合 Keep 上的教程就可以完成不同部位的训练,已经就达到让我锻炼的目的了。
「社畜」时代——与慵懒抗争的习惯维持
我还挺怀念在大学时候能每天时不时的一次性跑够 8 公里(等价于校园 400 米跑道 20 圈),甚至有的时候跑爽了再加个几公里。因为锻炼之后那种「劫后重生」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虽然过程是痛苦,但对自己的身体机能也较为满意。
工作后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少了许多,并且也相对固定,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完成,以至于我每天空出来的一小时锻炼时间都用来做自己尚未完成的事情;因为程序员的身份,有时在公司处理问题还会导致下班时间延后,变相地就挤压了运动时间。
虽然我深知「一日不动,如隔三秋」那种每次重头开始锻炼的痛楚,但我确实能感受到自己运动状态和驱动力没有以前那么强了。所以现在我也没有每天一定要强迫自己去机械地完成一小时运动,而是将宽容度区间变得更大了,变成一个月完成 10 次运动或是一周完成 2-3 次。
我这么做的目的完全就是为了让自己还保持着运动的习惯,而不是自我荒废、提前进入到「大腹便便」的状态。
因为也深知时间的宝贵,所以我也只是在房间里将瑜伽垫铺好之后打开 Keep,根据自己目前的状态选择是做燃脂、增肌还是下肢等方面的训练。

 乔淼 

2015 年年末开始接触马伽术和菲律宾短棍,在训练馆跟着上了三年的团课,内容包括马伽术、短棍、拳击、格斗实战,以及徒手体能、功能性训练和壶铃。当时每周一般有 5-6 天去训练馆,每周总训练时间 15-20 小时。
2017 年年底考了菲律宾短棍教练,2018 年考了马伽术教官。之后的两年上团课的频率降低,除了上课,自己也在家练一些体能,以徒手动作为主。2020 年开始规律地去健身房做器械力量训练。目前每天稳定走 6000 步 + 站立办公 5 小时,每周中高强度「专门」运动 3-5 次(总时长 5-10 小时)。
出于兴趣或者学习的想法,我接触过许多不同的项目和训练形式。有上过几段私教课,在专业机构接受过体态矫正的功能性训练,玩过《健身环大冒险》这样的「健身游戏」,也体验过乐刻、超级猩猩等机构的「网红团课」。感觉有效的训练方法、动作就会「偷走」自己用,感觉一般的体验之后就会悄悄放下。

 SCHOENBERG 

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到现在,我仍然会觉得运动/健身应该是一件「闷声发大财」的事——我非常不想让别人看到我运动呼哧带喘的狼狈样子。
所以我绕着学校教学区跑圈的运动方式并没有持续多久。后来我了解到 HIIT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高强度间歇训练)依然能够有效地锻炼心肺,然后果断放弃了跑圈。我的运动地点逐渐转移到了宿舍和家中。
总的来说,我的运动教练是这三位:
You Are Your Own Gym,一本主要包含一些无器械的健身方式的书。这本书中的不同健身动作由训练的部位归纳,各种难度都有。
封面和内页
和任何的静态媒体一样,书本的一大不足之处在于,你没法从中获得关于发力感受的信息。所以我看着图片自己感受,再在运动中摸索正确的动作。
iMuscle 2 ,一款 iPad App。在这款 App 提供的解剖图中点击一块你想训练的肌肉,就能看到对应的训练动作(在 App 中以动图的形式展示)。
总的来说,这款 App 中的动态演示还是能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帮我找到训练某块特定肌肉的感觉。
Apple Fitness+。其实一开始我并不看好这种精神及其饱满的带练模式,总觉得它的内容不够灵活,而我会有一种被它绑架的感觉。但是不得不说,Fitness+ 视频的设计的确有在努力考虑每一个人的适应情况。
拿我用 Fitness+ 最常进行的 HIIT 来说,每支视频中,主教练的背后都会有另两位教练,左边的一位演示适合新手的低难度版本,右边的一位则火力全开,演示做到极限的动作应该是什么状态。主教练会时不时地告诉你「如果觉得太累就放慢一点,但是不要停下」,并切换到低难度版本来做演示。在力量训练中,教练则会告诉你「要是觉得太累就休息一下」(并做出一副他自己也很累的样子)。这样人性化的引导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作为新手的积极性。
此外,对于从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我来说,Fitness+ 的教练在语言上的引导也是颇有用处。他们会跟你描述在做一个动作时应当有发力感的部位,并告诉你什么时候需要快,什么时候需要慢而稳定。我记忆最深的是教练 Molly 常说的一句「One side may feel quite different from another」,即在做先左后右的动作时,两侧的发力感有可能不同,但不用担心。

 克莱尔爱吃甜食 

接触 CrossFit 之前从来没有健身过。现在的健身以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为主。每天训练内容不同,涉及跑步、划船、滑雪、奥林匹克举重、单杠、倒立和哑铃等内容。平常以上团课 + 自己练为主。有针对单杠和奥林匹克举重请过专业私教。

 

 胖鱼要进步 

没接触健身之前,基本是以跑步为主,大学的时候没事就会去操场跑步。但是因为本身我个人骨骼偏软的缘故,膝盖不是很好。所以长期跑步对我而言可能会产生身体损伤,所以后续就切断了这个运动方式。
真正开始接触健身以后,基本就都是力量型训练了。因为从小就瘦,所以我基本也没有参与太多有氧运动,直接上器械上重量对我而言是非常兴奋的。而且我的健身之路完全是自己摸索,从未请过私教。就是纯靠自己网上看国外健身博主动作推荐和健身房热心大叔们的指导,然后配合自己对身体的感知,一步步进行筛选和改进,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锻炼计划。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接触了互联网健身领域,要去开拓多类型线下场所。刚好就利用工作机会,打卡了超级多的运动类型。包括各类瑜伽(没耐心的我最爱空中瑜伽,因为真的是玩着又练着)、MMA、CrossFit(但那时候因为举铁重量没上去,上肢力量很差,对于爬绳之类真的很无奈),甚至还有一些舞蹈领域的芭蕾、尊巴和超级累人的 Barre(上过一次我就不想去第二次)。
自己还是很庆幸能有这些个机会去体验不同的运动,当然在丰富运动体验的同时,也越来越坚定「举铁」对我而言大概是最喜欢最能长久坚持的健身方式了。
当然健身这几年来对我的影响除了收获更强壮的身体外,也开始打通了我的其他运动天赋。比如今年打卡的射箭和乒乓球,通过系统学习也是从新手向菜鸟迈进了,目前表现成果也都不错。期待 2022 年打卡更多的运动类型,丰富「运动精神」世界。

Q3

互联网时代下,科技发展对你的健身计划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于你在健身中遇到的阻碍或困难是否给予解决?

 100gle 

可以说在信息化、科技化时代,当每个人都参与到互联网中来时,能最直观感受到的一点就是:信息流通。
要知道我中学时候想要自己健身但没有可供参考的资料,要么就是上类似于土豆网、优酷这种站点看别人搬运的国外的健身视频,要么就是自己去书店购置一本《囚徒健身》这样的书籍,但当中大部分内容有的可能已经过时、有的可能仅仅只是告诉你发力点是什么却不得技术要领。
而互联网普及却是让信息流通更加便捷、资源整合也越加密切,所以像健身这类的垂直领域行业会出现很多像 Keep 这样平台的身影,每个用户在锻炼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找到相应的课程或动作,而当中的动作还包含了相关讲解、要领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发力感受等。
最开始使用 Keep 时还并未有这么丰富的动作规范说明,那时 Keep 上的课程内容上还是比较单一且面向的是所有水平的训练者;并且可供针对不同部位训练的课程内容也不算多,所以当时我不间断地每天训练,里面的动作很快就已经对我的肌肉得不到有效刺激,所以我不得不需要自己去再补充一些额外的、刺激性更强的动作。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Keep 里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开始只有 Keep 官方教练的录制课程到现在还有经过认证的创作者录制课程动作,基本上已经能满足初、中水平训练者们的需要。
这都是传统的健身教练将经验知识依托互联网表现出来的另外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至少是具有鲜活性,能够灵活地更新、调整或变动,不至于像书籍那样时过境迁之后里面的内容已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所以现在当我想要锻炼到某个部位,或者进阶训练时,我通常都会先上 Keep 去搜索一下符合自己当前运动水平的动作或课程(按 Keep 上的分级为 K1~K5,K1 为基础),然后再根据当中的要领去慢慢实践,从而真正掌握到适合自己的发力点和动作要领。

 Pluto_dandan 

从以前的健身小白,到现在虽然也是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半吊子选手,但也完整地经历:冲动办卡——日常性偷懒不去——间接性斗志昂扬——健身成为一种习惯。
觉得自己在健身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有两个:
  1. 如何坚持下去,尤其是工作后;
  2. 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

科技让生活更便利,对健身也是。

数据记录的便利性
坚持下去最主要的是让自己时刻受到激励和反馈,也就是能更便利地看到自己的变化。刚开始用笔和纸,但总会忘记,现在有了手环、手表、体脂秤,还有跑步机、室内单车等,基本都有记录数据的功能,数据还会同步到手机上,看着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当然也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计划制定的便利性
制定适合自己的健身是个很专业的事情,但是去打扰私教老师总觉得有点麻烦。这里就很喜欢 Keep 的计划功能,可以录入自己的身高,体重以及所处的健身阶段。刚开始喜欢直接用内置的训练计划,各种主题非常丰富。后面根据自己的健身强度,把一些喜欢的课程排成课表,比以前自己画表格制定计划方便多了。

 

 胖鱼要进步 

我觉得时代进步的同时,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记录和呈现方式。
比如以前大家跑步都是给别人说「我今天去跑步了」这种声音记录。后来像 Keep、悦跑圈等应用的上线,就满足了大家「运动数据化」的体现。我运动了,但我不提。直接甩张跑步记录数据图,用最直接最真实的数据来体现「我今天运动啦」。
我用的第一个可以算是科技发展成果下的应用大概就是 Keep 了。大学包括毕业之后,一些基础类的锻炼还是会跟着 Keep 进行,尤其当时腹肌的训练基本都是靠 Keep 的课程,因为有计时有语言鼓励,在房间里铺张瑜伽垫就可以跟着做了,非常方便。
之后自己对力量负重跟健身房器械逐渐有了自己的锻炼计划,就开始摆脱这种跟随式教程,转为自己专注训练了。
刚好那时候 Apple Watch 4 代发布,作为生日礼物入手了。从那以后,Apple Watch 就成为了我的必备单品。
当时购入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方便地记录运动和睡眠数据,因为只有规律的数据记录呈现时,我才能更精准地去把握自己的身体和生活节奏。
比如通过每次训练的记录,我大概就清楚一趟训练下来我的平均消耗卡路里以及耗时,这样就可以在我远程办公的同时有计划地安排出健身的时间。
包括现阶段的体脂秤逐渐取代了以前传统的体重秤,大家也开始逐渐把目光从「体重」放到了「体脂」和「肌肉率」等更多维的数据层面来。也开始逐渐接受体重轻不一定就代表着你「瘦」的理论。
我觉得这都是科技发展环境下所带来的理念与氛围改变。健身环境更多元,健身记录更多样,健身反馈更直接。其实也很感谢这些技术带动了物质世界的迭代与翻新,让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带动人类去更新迭代「这个时代下的一些运动方式」。

 乔淼 

因为年龄逐渐增加,有相关的职业身份,多年来又已经养成了活动身体的习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有保持健康、维持体型和不断进步的需求,所以我自己并没有觉得「坚持」是一件很难的事。这样一来,科技发展对我的健身计划也就没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我对新技术和新工具没有特别迫切的需要。
但我的学员或者朋友可能很需要规避「去健身房」「上私教课」的时间成本、心理成本和经济成本,此时技术产品就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把成本降到足够低,健身也许就不再是一个要耗费心力、和自己斗争的痛苦动作,而是一条很自然的、「阻力最小」的路径。于是它就能更容易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业余爱好者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知道练什么」和「不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有效」。解决前一个问题可以靠 Fitbod 这样的软件,也可以通过书籍、视频等方式自学。与健身有关的科学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解剖学、营养学)并没有格外神秘,体育运动的技能也不比做饭、写字更难掌握。只要付出时间和心血,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思考,人人都能学会。
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办法是去上一些团课或私教课,通过教练的指导和反馈形成身体感觉,课后记笔记并整理资料,逐渐掌握正确的动作模式。不过「去健身房上课」可能很容易引起一些人的焦虑、痛苦和抗拒。在 10 年、20 年之前,你想运动,就要穿衣服、收拾装备,出门,去操场或者健身房,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比如要花 30 分钟,然后回家又花 30 分钟。这一小时的效率很低,构成了很高的成本,会让人犹豫,也确实是偷懒的一个好理由。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买一块瑜伽垫和一些简单的小器械,用智能手机下载一个 Keep 这样的软件,家里空出两平方米的一块地方,你就可以足不出户地做很多训练,还不需要自己拍脑门思考。如果去了健身房但不想请私人教练,有了 Fitbod 和 JeFit 这样的软件,你可以获得基于自身状况和目标的训练计划。如果想得到即时的反馈,希望有一个「专业的声音」告诉你动作是否正确,你可以打开电脑或手机,通过 Zoom 这样的会议软件接受教练的视频教学,或者通过魔镜这样的「黑科技」智能设备上一节智能化的私教课。如果嫌这样的体验过于「正规」,你还可以买一台 Switch,用《健身环大冒险》等游戏实现字面意义上的游戏化健身。
换而言之,你只要有 15-20 分钟的碎片时间,不出门就能做一段像样的运动。如果你在此基础上还是逃避训练,只能说明你是真的懒,或者真的不需要运动。这就是在我看来科技发展对健身产生的第一个影响。
除了「出门成本」,新手小白还会出于另一个理由难以持续、容易放弃,那就是很难量化自己的状态和变化。在这个时代,凭借智能手表 / 手环、心率带和运动记录软件,每个人都能很方便地看到自己的运动心率是否达到「最优区间」运动消耗的能量是否达到预期。练完之后,你可以踩上智能体重秤,看到自己一段时间的体重、体脂变化,训练效果也就一目了然。
以我自己为例。我最近一段时间主要在乐刻的健身房里做力量训练。每一家乐刻的分店里都有自助式的身体测量设备,测量结果自动上传到 app 和小程序后台,我可以一键看到自己的体重、体脂、肌肉量的改变。如果我愿意,还可以一键分享到社交网络。
这就是科技发展对健身产生的第二个影响:它把「凭经验」「靠感觉」才能实现的操作变得可量化、实时显示,而且对新手足够友好,给我们更直观的反馈和激励。实时监控、量化进步、允许社交炫耀,就比较容易让人体验到即时的乐趣。这其实也正是游戏的特征。总之,科技发展正在让健身这件事变得更容易,也更好玩。

 SCHOENBERG 

从一开始进行规律运动时我就用 Apple Watch 记录。无论如何,它能帮我清楚地看到每天是否做了运动,运动的种类、时长,还有消耗的能量。对于跑步、游泳这样的运动,Watch 还能记录速度和圈数,以至于有一次,忘了戴上 Watch 的我都记不清在游泳池里已经游了几个来回。
Watch 能记录泳姿、趟数和每趟来回的时间
另外,「运动社恐」的我也通过上面提到的 iMuscle App 和 Fitness+ 找到了更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可以说它们在大大扩充我的运动知识库的同时,也让我不用硬着头皮接受线下的当面指导。当然,对于这些仅仅虚拟且单方面指导,我们或许应该考证它们相比于线下教练指导的有效性,但至少现在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克莱尔爱吃甜食 

我的健身生活可以说是完全借助科技工具发展起来的。疫情时隔离在家,完全靠手机和 iPad 上的 Keep 来稍微出汗放松一下。隔离之后走进健身房,CrossFit 训练强度很大,有很多肩膀动作,如果没有充分热身可能对肩膀伤害很大。因此剧烈运动之前有很多细节性热身需要靠弹力带等辅助工具来完成。这些也是在健身 App 的视频指导下自己学习的。
我一直戴苹果手表,靠 Zones 等工具来实时监测自己的运动心率。这个心率的参考意义是当每天训练结束时,我可以在训练笔记中写:今天训练心率很高,而且持续走高,是不是说明我的划船速度太快/杠铃重量选择太轻/没有掌握好配速。这些都要靠心率数据来配合解读。训练笔记也是在网络云端保存着,曾经有一个教练给我看他十年前的手写训练笔记,那时候还是黑皮封面包着的厚厚一本。
当每周固定花费很多时间健身时,睡眠质量也成了必须考虑的重点,毕竟谁也不想睡眠不足的时候心率 190。我睡觉的时候不喜欢戴手表(它也要充电),但还是会把 Sleepwatch 打开放在枕头边。手机麦克风会记录睡眠时的声音和翻身情况。饮食方面,之前有减脂经历,需要计算卡路里,这些都需要靠 App 来完成。
因为疫情, CrossFit 社区每年的全球公开赛 2021 年也变成了线上模式。内容发布、比赛视频和成绩上传、全球排名都靠网络完成,下图就是我的全球排名。我认为 CrossFit 非常依赖网络和科技,因为很多训练内容和知识都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整个社群都是依托网络建立起来的。

Q4

当疫情成为常态,对你的健身之路是否产生影响?你是否在尝试或已经找到另一种更适合当下的健身方式?

 乔淼 

2019 年圣诞节的时候我收到了从海外订购的《健身环大冒险》。 不久之后疫情爆发,这套「健身游戏」就成了我家最主要的运动手段。 因为使用频繁而且强度比较高(一上来就拉满了 30 级),我们甚至打坏了一个健身环,后来又陆续买了两个新的。 在那段时间里我也陆续玩了《有氧拳击》《有氧拳击 2》和《Just Dance》。 在无法出门的情况下,这些游戏至少满足了我最低限度的「身体活动」需求,而且在协调性、灵活性方面多少构成了一些挑战。 这类游戏的强度总体还是太低,所以疫情稍微缓解、健身房重新开门后,我就把它们放下了,只有偶尔工作忙、没时间去健身房,才作为替代玩一下。

目前我的训练主要是增肌(力量训练)和格斗(技术训练加实战对抗)两部分,因此还是要在健身房和场馆完成,比较传统。如果说疫情对我个人有什么影响,可能只是不方便去外地参加教官集训。

万一情况有变,我被迫长期在狭小的室内「坐牢」,对我的健身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可以通过网络与圈内朋友保持联系,获取各种知识和资源,并自己制定训练计划。不夸张地说,只要有块地毯或者瑜伽垫,我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绝大多数的训练,只有大重量训练和实战对抗除外。可能这就是自己考证、学习的好处。它让我可以无视许多外在环境造成的影响。

 克莱尔爱吃甜食 

我其实是因为疫情才开始健身的(隔离在家期间长胖了)。我认为疫情会让大家更多关注身体本身,如何动( Move )、如何减少受伤、如何通过睡眠和饮食恢复。在场地、器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达到好的运动效果也是疫 情之后大家比较关注的。之前奥运会运动员回国隔离的时候在酒店房间做的一些自重运动后来也被大家记录下来作为居家健身的范本。
我的一些朋友在疫情之后也买了 TRX 器材在自己家里使用。还有几个比较喜欢瑜伽的朋友买了智能镜子,对于有基础的人来说,这种家用设备可以帮助增加运动量,还是挺实用的。应该说疫情让大家变得更关注运动和身体本身。
疫情之后我观察到最大的一个不同是,很多人居家办公之后发现脖子或腰背比以前更容易出现不舒服,或者是在家坐太久了「总想动一动」,所以有更多人会选择在家抽时间做一些 20 - 40 分钟的活动。不管是瑜伽、开胸开背练习,还是现在微博上很红的帕梅拉,其实都是过去健身模式的一种浓缩。
2020 年春节在爸妈家隔离的时候,我就经常在瑜伽垫上跟着 iPad 跳帕梅拉,她的全身和局部针对性计划,都能让人在做完之后有大家想要的「燃烧感」,我觉得这是疫情对健身的一个比较大的改变。随时随地,拿起屏幕,就可以在房间里做一些活动。这种比较简单轻松的方式还是帮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提高了隔离时期的身体素质。

 

 胖鱼要进步 

疫情之后,我基本全线转为了居家健身。以前上学时,在家里买了哑铃杠铃之类的器械,为了就是能在放假回家时也不会中断健身。这次,就真正高频率地利用了起来。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一些关于 居家健身器材 的推荐,比如常规的哑铃杠铃,还有一些弹力带和拉力绳等。哑铃能满足我居家进行上肢部位的训练,尤其是对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短型弹力带对于臀腿的训练非常合适;拉力绳则最适合利用家里的各种家具来进行背部、胸部等部位的训练。
所以虽然这些健身器材没有很庞大,但是对于我健身部位的训练效果却没有减少很多(除了重量没法提高)。
而且我个人其实非常推荐大家进行居家健身。虽然居家健身没有健身房里的器械多样化,也没有让你可以赏心悦目的肌肉猛男。但是居家健身却因为家具和氛围的加持,能够让我们更加放松自如的运动。一个工具就可以利用不同的家具打造出多种部位的训练效果,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在锻炼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不一样的「运动创造」。

 SCHOENBERG 

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是在家关上房门运动,所以疫情对我的日常运动没有什么影响。添置运动器具则是出于丰富运动方式的需要。不得不说,有些时候简单的器具(比如哑铃)还是要比无器械更靠谱,更能帮我找到发力感。我还是很庆幸自己的运动计划并没有依赖外界的条件。
我喜欢游泳。所以如果安全,我会尽快去游泳池再次感受在水中的无拘无束。这似乎是疫情对我的运动方式产生的唯一影响。(顺便说,游泳和跑圈的区别是,在游泳池戴上泳帽和眼镜之后你就成了匿名的;但在跑道上的你看起来总是格外地像你自己。)

 Pluto_dandan 

从健身房变成居家健身,或者两者的频率调整,在家里添置了健身器材或者健身相关智能硬件,也可以聊聊疫情之后在用健身产品的变化等。
从 20 年春节疫情爆发呆在家里无法外出,到现在疫情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我也开始逐渐习惯更多地在家健身。在家健身,除了一些简单的器械,我最困扰的其实是无法跑步或者骑车,刚开始本来打算买跑步机的,但是看网上的测评,总是或多或少对楼下的邻居会有噪音的影响,想着自己本来喜欢骑车,跑步和骑车也差不多,只要能有个长时间持续的锻炼方式就行,这也是我今年买入 Keep 动感单车的原因。很喜欢单车课程,跟着安老师疯狂燃脂!但稍微有点遗憾,也可能是以前骑车的习惯,如果动感单车上能有个水壶架就完美了。

 100gle 

我目前的健身方式其实已经较为固定,主要以居家健身为主,户外慢跑为辅。
因为我在大二时就渐渐养成了居家健身的习惯,因此即便是在疫情爆发前期也丝毫没有影响到我的日常健身锻炼的安排。
这就和少数派的远程办公模式一样,因为我了解到在少数派共事的编辑们,有相当一大部分人都是在自己家里通过远程的方式协作,所以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也依旧按时更新内容。
无论是我在家还是在自己租的房间里,都能看到瑜伽垫和弹力带(绳)的身影。尤其是弹力带(绳),因为它本身材质为橡胶且体积较小,在出差携带的行李里压根不占任何空间也没有任何重量,所以从去年 5 月份开始到今年的 7 月份这段我经常出差的时间里,它是我可以在旅馆健身或是工位拉伸的好帮手,充当我间歇性健身的运动器材,价格实惠到完全可以多备几条的地步。
每次居家健身完成后如果感觉到自己尚有余力,那么我就会趁热打铁地出门跑上几圈,跑前在 Keep 上选择跑步模式并记录跑步情况,完成之后以打卡的方式点击完成最后结束训练。
居家健身适合大多数人,包括:受疫情影响不能出门运动的人、经常不运动却想要运动的人、伏案久坐想要起来活动的人等。居家健身本身没有严格的训练量规定,可以根据自己的场地情况、运动状况灵活调整,目前我们也能经常看到一些国家运动员们出征国外赛事回国隔离时,也都采取的居家健身的方式在酒店房间内保持训练。
相信在疫情还没过去的现在,居家健身一直会是不过时的健身方式。

Q5

在「万物智能」的今天,聊聊你对健身方式的畅想

 

 胖鱼要进步 

我之前有看到过 AI 智能健身镜的介绍,我觉得这种智能健身镜对于以下两种群体非常实用。一种是不喜欢去健身房面对众人的微社恐用户,还有一种就是喜欢自己在家练但是找不到感觉看不到效果的用户。
对我而言,智能健身镜的呈现方式相当于把 Keep 应用直接搬到了大屏上来。用手机用平板看健身视频来运动或许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如果将这些教程视频直接搬到镜子这种大屏显示还附带神经识别和网络交互的设备上,简直就是在上魔法课。
打开镜子就可以进行课程挑选,然后在动作进行过程中还有智能纠错等等,这不比对着平板傻傻跟着没有反馈来的更人性化一些吗?
但是从我这种热爱举铁的肌肉群体来说,可能 AI 智能健身镜还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但是蛮期望按照前边 AI 智能魔镜的发展方式,未来能生产出类似的健身手环设施。相比健身镜的话可以更方便地佩戴在身上,实现最贴近身体、最容易感知身体的方式,通过检测运动路径来告知手环佩戴者当下动作是否准确等需求。
因为其实日常中可能好多小伙伴会跟我一样,入门健身不请私教完全靠自己。但是在训练途中,难免会出现动作错误或者找不到发力方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一个「不是健身房大叔」的角色来给到一个非常专业的指点或者反馈的话,我觉得再好不过了。
所以对于未来万物智能化下的健身设备憧憬,我希望在能照顾到大众健身的前提下,也能扩展到那些「想要进行力量器械训练,但还没完全步入正轨」的用户群体。不是说有一套规范的教程,至少能在设备的加持上,可以让这些用户更轻松更直接地找准发力方式,然后开启真正的举铁之路。

 Pluto_dandan 

Switch 的「健身环大冒险」好几次将我从放弃健身的边缘拉了回来,不得不再喊一句「任天堂,世界的主宰!」。健身的时候,我最担心的一点就是如何坚持下去,毕竟互联网民工,往往加班完已经晚上十点多了,健身房都已经关门了,回到家就想打打游戏或者刷刷视频。「健身环大冒险」不仅玩了游戏,还顺带健身,还可以看到排名,非常不错。
畅想这几年一直忽冷忽热的 VR 技术,还有今年的元宇宙,如果有一天真的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在一个虚拟的健身房里,和朋友们一起健身就太棒了。

 100gle 

聊聊现在或未来(已经/可能)出现的健身相关智能硬件,或者基于自己的需求点希望出现怎样的产品。
提一下 Keep 跑步机,特点或我自己的需求
「物联网」是随「5G」概念一同变得火热并开始步入人们视野的名词,在少数派上经常见到有关谈论到 智能家居 的文章就是该名词的缩影之一。
现在不仅是空调、热水器都能通过互联网及 APP 来控制,就连日常的开关、窗帘、灯泡也都能在极客玩家们的折腾下做到自动化。
关于健康的健身也同样如此:
  • 我去年才从以前的一位前同事口中了解到现在上海有 24 小时无人值守的健身房,他告诉我即便是晚上加班改需求下班晚了,他都会去这无人值守的健身房里活动一会后再洗个澡回家;去这样的私教健身房不会有「卖课私教」打扰你,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去锻炼;

  • 在我上一家公司的所在办公大楼里,我就曾有看到关于一款「Fiture 魔镜」的相关广告,一块镜子除了能「以正自身」之外,在 AI 科技的加持下分析正在锻炼的你的一些身体状况,还配备了「私教」功能,就像在 keep 里每个课程的导师一样,让你可以跟练健身;

  • ……
不过这些新型的运营方式或者运动器械可能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还是有些陌生,但相信我们对「跑步机」却不会陌生,并且在我印象里,跑步机和减肥腰带是一直都是很早以前就出现在了大众家里。跑步机如今也是智能万物中的一员。
Keep 作为一个健身资源整合的平台不仅是在软件上新改变(如 7.0 大版本更新),也在试图打造适合 Keep 用户的硬件产品,比如智能运动手环、Keep 跑步机等。
图源:Keep 官方商城
我最为一个喜欢跑步且喜欢居家健身的爱好者来说,当想要跑步但外面却是下雨天的时候反而却想要拥有一台室内跑步机了;但传统的跑步机一直以来和龙门架(一种多功能的健身器材)这类健身器材一样体积较大且占地面积广,一旦长时间不用就容易沦为「晾衣架」,所以随着现在科技的进步像 Keep 跑步机这类易于折叠收纳的「轻型跑步机」可能会是我以后要在家里购置室内跑步机最先参考的品类。
因为它们本身占地面积相比于传统或是专业的跑步机来说会更小,并且由于是可收纳的,能够在训练前后摆放到合理位置,也避免了长时间却无法安置的问题。

 SCHOENBERG 

我对硬件似乎没什么期待,但是我想谈谈信息的获取。我总是会觉得自己对互联网上的信息缺乏信任。一想到每当我搜索运动方式和饮食习惯时,前几名的搜索结果或许总是与商业行为有关,我就会开始逃避。于是我会错过很多有用的信息和引导。在学术上,我总是可以信任我导师推荐给我的阅读材料,但运动健身不同,相关的信息总是有更多的个人利益在其中,而知识共享就变成了奢望。当然,我这种对成体系学习有着接近执念的追求或许并不适用于一切的领域或者学习阶段,但我总是会希望能有能力把信息把握在自己手中。

 乔淼 

今年以来最关注的产品首推魔镜(FITURE)。我个人把它看做一个带实时智能反馈机制的、成套豪华升级版的 Keep,硬件设备本体只是实现内容和服务的手段。有了这样的软硬件设备,健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形式化和标准化——至少很多徒手向的、大众的、入门的的轻量级运动可以不再依赖于教练和外部场地,而且可以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如前所述,这样的技术产品能显著降低一般人群「入坑」和「开始运动」的成本。
能够实现类似目标的设备不仅限于魔镜,还有各种配备软硬件辅助的家用划船机、单车台、跑步机等。以划船机为例,你可以用它满足出汗的需求,在完成心肺训练的同时用到全身 80% 左右的主要肌群,是很好的「家用大玩具」。如果没有专门增肌、塑型的需求,只想保持运动,投资这类设备的效费比可能远高于健身房会员卡。随着可穿戴设备尤其是 VR、AR 相关设备的发展,上述这种「入坑级玩具」的迭代和发展可能会越来越快,价格也会越来越亲民,推动更多的人有条件、有意愿开始运动。
随便想象一下,我戴着和今天普通眼镜差不多重的 VR 眼镜、高品质蓝牙耳机、触感手套,踩在一个 360 度全向跑台上,通过一台家用电脑或游戏主机玩真人版的「神庙逃亡」或「水果忍者」;如果手里有类似 Wii 双节棍一样的专用外设(甚至配重块可以自由调节),我还可以用很拟真的动作和力回馈玩「光晕」或「黑暗之魂」。我在真人体感的游戏中沉浸,同时身体也在不间断地运动。游戏结束后我看到自己的评分,同时也会看到热量消耗。我还可以同步把自己真人做出的「连杀 combo」变成视频,传到某一个社交元宇宙网站,获取社交上的价值……我相信自己在有生之年就会有机会玩到这样的游戏,并以这样的方式完成最基本的身体运动。
随着运动水平提高,我们的需求不可避免地会超过这类玩具的天花板。比如说,我要做 100+ kg 的深蹲训练,但一般人在家里不可能配备深蹲架和重型杠铃,智能设备也无法提供有效保护。又比如说,我想学泰拳,魔镜可能很难监控我的动作细节,也无法给我拿靶,更不能陪我打实战。专业的运动康复、功能训练和拉伸放松也不太可能由初学者自己完成。
一些正在开发中的技术和产品——例如基于电磁感应调节「重量」的哑铃或者高精度的体感动作监控设备——或许有助于解决上面的问题,不过我不认为这些玩具在短时间内能够普及。家用玩具在可预见的将来也无法代替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和专门的装备。所以我对未来健身行业(尤其是成人赛道)的展望大概是这样的:一方面是 Keep、魔镜这样的企业 + 大量自由职业身份的基层教练 + 乐刻这样的 24 小时互联网化健身房,这些形式可以解决新手、大众的初级需求。另一方面是有专门设备条件和高水平人员的业态,它们可以解决少数人专门化的进阶需求。
在此之外,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以及健身辅助和社交 / 网络会议软硬件的发展,也会让每个人从中受益。这些产品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监控自身的运动状态,保存运动记录,并方便社交和分享。国际马伽术联盟(IKMF)总部和 Animal Flow 都举办过很多基于 Zoom 的实时连线活动,包括公开课教学,以及「云共练」,就是大家开着摄像头,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做同样的动作,学习同样的动作技能。国内的一些网红健身从业者也经常直播自己训练的场面,粉丝会围观、打赏,也不排除有人在健身房看直播并且跟练。这样的活动今后应该会越来越多。也许还会有些网友,自己一个人训练没动力,找个远方的伙伴「视频连线健身」。    

 克莱尔爱吃甜食 

我自己最希望看到的是更智能的运动监测。其实现在的手表搭配 Zones 的效果已经很好,我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自己运动时的心率。一些专业运动员使用的测试摄氧量、肌肉能力、运动后恢复的专业设备,希望之后能做一些民用普及,就像之前的筋膜枪。
另外一个我比较关注的需求是,学习奥林匹克举重时经常会拍视频回看动作,如果能有一些 App 能将不同的动作视频放在一起,做一些画线对比(比如硬拉,不同目的的硬拉臀位不同、过头支撑位置肩膀与屁股应该呈一条直线等),对于举重爱好者来说还是挺实用的。
最后
在国内谈健身就不得不提到 Keep,它就像一场无声的革命,过去健身被作为一种「小众群体的特殊爱好」被 Keep 引领成了一种「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参与的乐趣」;疫情之后连带着很多健身游戏被热炒,而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智能设备公司 Apple 也顺势推出了自己的视频训练服务 Apple Fitness+,并将其整合到自己已经非常成熟的硬件生态中。
有趣的是这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 Keep,它也开始着力于更优秀的智能训练服务和硬件——与 Apple 截然相反的推进顺序,一个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健身公司正努力变得更科技化,而全世界最望其项背的科技公司亦想从健身这一平凡但又不普通的生活方式中分一杯羹。
但它们也总是互通的,你能在 Apple Fitness+ 的交互中看到现在不少热门训练 App 已深入人心的设计,而 Keep 推出的硬件也得益于愈发成熟的科技手段而易用又丰满——就像它不久前上市的动感单车 C1 Pro,作为健身房最受欢迎的团课之一,它的魅力除了上手门槛低以外,更是因为它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运动,你不仅能在集体的激励中坚持,也干劲十足;而不同于很多买回家就吃灰的动感单车,C1 Pro 内置大屏可以让你踩踏中通过大屏与诸多其它用户同步运动,更有直播教学和团体作战等环节参与线上互动,于是你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而 C1 Pro 具备翻转设计的大屏更能让你更好的体验到除动感单车之外的其它训练方式,不同于仅仅是影像呈现的电视投屏,通过这块屏幕上相匹配的交互你能得到各种训练课最好的体验。这些都是传统生活方式衍生科技服务,最后再反哺出新兴硬件的时代特性,甚至如果你依赖于 Keep 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它还根据自己的特征和服务数据衍生出了从服装到食品补剂「吃穿用练」一系列的相关品。当 Keep 对你不再只是一个训练工具 App 的时候,你也慢慢从「健身小白」往更高处行走。
所以当我用「疫情」「科技」和「智能」这些字眼儿来升华健身时,想要表达的是它不止相对于此刻的你是一种动态行为,在历史的潮流中它也不停的在变幻和发展——有时代此刻的印记,也有无数人需求的不断延伸,也希望你别再观望,它和时下的所有热门关键词一般都有着无限乐趣的魅力,值得你找寻最适合自己的角度尝试一番。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体育,又称体育运动或简称运动,是人们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的活动规律,通过身体锻炼、技术、训练、竞技比赛等方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体育」原指在学校中开展的一项促进参与者身体发展的教学活动,现在由于其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再和运动一词做明显区分。
吴恩达知乎问答:如何系统学习机器学习?
专知会员服务
20+阅读 · 2022年4月10日
【简明书】数学,统计和机器学习的动手入门,57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62+阅读 · 2022年3月3日
专知会员服务
11+阅读 · 2021年7月6日
【AAAI2021】预训练用户表示提升推荐
专知会员服务
43+阅读 · 2021年2月8日
【GPT-3作者亲解】超大型语言模型少样本学习,10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07+阅读 · 2020年12月19日
【2020 最新论文】对比学习中什么应该不是对比的?
专知会员服务
38+阅读 · 2020年8月16日
专知会员服务
43+阅读 · 2020年7月15日
49篇ICLR2020高分「图机器学习GML」接受论文及代码
专知会员服务
6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居家隔离,拦不住我搞钱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3月27日
产品经理,如何选择一个好平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阅读 · 2022年3月20日
为了不错过孩子的成长,我自己做了一个 App
大厂离职之后,创业是好的选择吗?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2月1日
2021 年,如何选购一台适合自己的微单相机
少数派
0+阅读 · 2021年11月8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Arxiv
27+阅读 · 2021年5月17日
Arxiv
53+阅读 · 2018年12月11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吴恩达知乎问答:如何系统学习机器学习?
专知会员服务
20+阅读 · 2022年4月10日
【简明书】数学,统计和机器学习的动手入门,57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62+阅读 · 2022年3月3日
专知会员服务
11+阅读 · 2021年7月6日
【AAAI2021】预训练用户表示提升推荐
专知会员服务
43+阅读 · 2021年2月8日
【GPT-3作者亲解】超大型语言模型少样本学习,10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07+阅读 · 2020年12月19日
【2020 最新论文】对比学习中什么应该不是对比的?
专知会员服务
38+阅读 · 2020年8月16日
专知会员服务
43+阅读 · 2020年7月15日
49篇ICLR2020高分「图机器学习GML」接受论文及代码
专知会员服务
6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相关资讯
居家隔离,拦不住我搞钱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3月27日
产品经理,如何选择一个好平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阅读 · 2022年3月20日
为了不错过孩子的成长,我自己做了一个 App
大厂离职之后,创业是好的选择吗?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2月1日
2021 年,如何选购一台适合自己的微单相机
少数派
0+阅读 · 2021年11月8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