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势按:随着自动驾驶的火热,激光雷达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就像白杰教授在厚势汽车论坛上所讲到的,毫米波雷达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技术成熟度与成本控制都已做好大规模市场化的准备,而且还在毫米波成像技术上继续进步,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方案中也都配置了毫米波雷达。
所谓的毫米波雷达,就是指工作频段在毫米波频段(30-300 GHz)的雷达。它是微波(300 MHz-300 GHz)的一个子频段,测距原理跟一般雷达一样,即把无线电波(雷达波)发出去,然后接收回波,利用障碍物反射波的时间差确定障碍物距离,利用反射波的频率偏移确定相对速度。
毫米波雷达工作示意图
按照目前的主流应用频率分类,汽车毫米波雷达频率主要包括 24 GHz 和 77 GHz 两种。其中 24 GHz 主要用在车辆周围的检测,如盲点检测;77 GHz 波长更短,探测距离更远,因此是汽车前向的主流方向,一般是相互搭配的。此外,也有一些其他频段的毫米波雷达,如日本的 60 GHz 以及台湾使用的 79 GHz。
毫米波雷达PK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谁更胜一筹呢?
这很难说。
随着自动驾驶的火热,激光雷达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方案并未完全抛弃毫米波雷达。
首要的因素就是天气。毫米波雷达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因此可以在糟糕的天气中探测。自 20 世纪起,毫米波雷达就已在高档汽车中使用,技术相对成熟。相反,雾霾则可能导致激光雷达失效。所以,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轻松超过 200 m,而激光雷达目前的性能一般不超过 150 m,所以对于高速公路跟车这样的情景,毫米波雷达能够做得更好。
其次是价格。毫米波雷达作为成熟产品,其目前的价格大概在 1500 元左右,而激光雷达的价格目前仍然是以万作为单位计算的。并且由于激光雷达获取的数据量远超毫米波雷达,所以需要更高性能的处理器处理数据,这也意味着总成本会更高。所以对于工程师而言,在简单场景中,毫米波雷达仍然是最优选择。
但是毫米波雷达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精确度方面,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距离受到频段损耗的直接制约(想要探测的远,就必须使用高频段雷达),也无法感知行人,并且对周边所有障碍物无法进行精准的建模。这一点就大不如激光雷达。
从整体来看,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正好起到一种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作用,正如速腾 CEO 邱纯鑫所言:虽然毫米波雷达精度不高、视场小,但测量距离远,可以达到 200 m,也可以在雨天及下雪天气使用。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融合刚好弥补了各自的短板。
毫米波雷达国产化即将实现
从整个毫米波雷达行业发展来看,无论系统还是器件,核心技术目前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如系统领域的博世、大陆、德尔福等,器件方面的飞思卡尔、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
2015 年,博世、大陆的全球市场份额均占到 22%,随后为 Hella、富士通天、电装、TRW、德尔福、Autoliv、法雷奥等传统优势企业。
2015 年全球汽车毫米波雷达主要厂家市场占有率
不过,近几年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毫米波雷达相关公司,部分厂商已经突破核心技术,毫米波雷达国产化即将实现。目前较为成熟的产品仅有湖南纳雷和厦门意行的 24 GHz 中短距雷达,其中厦门意行聚焦里面的芯片设计,在 24 GHz 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此外,还有亚太股份、四创电子、国睿科技等。
国内毫米波雷达主要供应商
亚太股份以 700 万元增资杭州智波,获得该公司 10% 股权,布局毫米波雷达业务。
四创电子的控股股东为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其毫米波雷达产品主要用于国土防空情报、气象监测等领域。
国睿科技整合了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的优质产业资源,主要产品包括军用机载雷达和气象雷达等。
启碁科技总部设在台湾,提供完整的 24 GHz 和 77 GHz 技术组合,以支持 ADAS 的各类应用与功能。
至于 77 GHz 雷达,刚刚起步,所以相比 24 GHz 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在国内,加快开发国产的 77 GHz 毫米波雷达芯片并尽快车载应用,将是我国汽车毫米波雷达产业的机遇。
文章来源:光电汇OESHOE
责任编辑:Sasa
-END-
文章精选
企业家
智能驾驶
新能源汽车
项目和评论
厚
势
汽
车
为您对接资本和产业
新能源汽车 自动驾驶 车联网
联系邮箱
bp@ihoushi.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七问七答:特斯拉推出自动驾驶电动卡车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