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我们需要
在金融市场
在证券市场
, 能够成为长期稳定赢家的人比例只有10%, 也就是我称之为的优势投资者的比例。
仔细想一想
就像一场风暴卷起尘埃无数
一切都逃不开地心引力
1
2005年的夏天
作为一个尚未大学毕业的人
也正是在那次 演讲中
这句话后来流传最广的中文翻译是八个字
可惜
在我看来
这种解释明显与乔班主一生的行为风格格格不入
乔布斯的很多行为
我认为
不是多向别人学习
这个味道
这一点也在乔布斯苹果的产品中得到了验证
一般我们说的聪明人
而apple的系列产品的伟大成功
这才是 stay foolish的真意
天道忌巧
2
从2008年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
一个最深刻的体会
我们通常认为
适应变化的速度越快 , 就越聪明 , 。 我们通常认为
抓住机会的数量越多 , 就越聪明 , 。 我们通常认为
过去表现越好的策略 , 就越聪明 , 。
在研发的早期
用很多人都熟悉的双均线策略举个简单例子
双均线策略
这个策略有两个参数
一个最
殊不知
过去表现好的
在量化投资领域
3
这其实就是老子说的大智若愚的意思
大智若愚
这是在知见的基础上
单独看这句话
老子还说过另外一句话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
何故
首先
, 更多的知识会让你变得迷惑。 其次
, 知识里面夹杂了大量的是非、 美丑、 高下等相对观念。 于是, 你学到的知识越多, 你的平等心和平常心就越少。 你所否定和压抑的东西就越多, 你的心, 就越难澄明。
大智若愚的意思
看整头大象
这需要主动放弃你的聪明
4
在老子那个年代
然而他所说的东西
原因在于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
某一个数据
, 比如说股票的k线图, 当你一年看一次的时候, 你得到的信息和噪音的比例, 也许是1:1。
如果你每周看一次
, 你得到的信息总量加大了, 但是其中有用信息和噪音的比例, 也许下降到了1:10。
如果你每小时看一次
, 你得到的信息总量进一步加大了, 但是其中有用信息与噪音的比例, 也许变成了1:100。
于是
网友
绝大部分人的不假思索的答案是
然而换一个角度来思考
你发现没有
在金融市场
在无限的因素面前
多就一定好吗
5
不久前跟几位朋友聚会
那家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他在上市的时候遇到了A股最好的时光
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
一位朋友评价说
他的公司急剧扩张
钱多了
其实这并非孤例
钱多了
不断做加法
所以我们才需要
投资过程中,少即是多,Stay Foolish 焉知非福?最直接的应用便是你选准一只看好的指数定投,不管短期如何波动,你都坚信时间会给你带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