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9年!糖尿病正在吞噬中国患者的生命!

2017 年 11 月 14 日 果壳网 果壳网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除了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以外,2型糖尿病多与生活饮食习惯相关。
在由国家卫计委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主办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防治慢性病,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也是一个被重点观注的议题。

年初的一则消息,为国人敲响了警钟: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又称China Kadoorie Biobank Study,以下简称CKB研究)发现,相较无糖尿病者,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均会减寿9年,死亡率足足翻了一番[1]


绘制中国糖尿病死亡图谱

观察30年来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变化,会发现这条上升的曲线宛如一只慢牛股的股价K线图,最近几年,这条曲线甚至有加速上扬的态势。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当时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2010年,针对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情况,国家疾控中心与中华医学会联合主持开展了一项调查,发现身染这种疾病的人已然过亿,同时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2]


30多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走势。图片来源:文献[3]


糖尿病的主要外在表现是血糖水平异常偏高,但除此之外,它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心脏、肝脏、肾脏等主要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由此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不但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是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2017年1月17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CKB糖尿病研究,主要就是为了绘制中国糖尿病死亡图谱,回答这种疾病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死亡率究竟“贡献”几何。

这个发表于JAMA的糖尿病研究是CKB系列研究的一部分。这一系列研究以中国慢性病为主题,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携手开展,旨在搜集51万名中国成年人的基础健康数据,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深入研究威胁中国人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探讨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及流行趋势,为预防和遏制慢性病流行、开发新型治疗手段提供科学依据。

纳入研究的这51万名受试者于2004—2008年间招募完成,男女各半,年龄介于30—79岁,分别来自中国的5个城市和5个乡村,随访时间截止到2014年1月。

研究者发现,糖尿病会不同程度地推高缺血性心脏病、卒中、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感染,以及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各类疾病的死亡风险。这其中,糖尿病对慢性肾病的影响尤其突出,中国农村糖尿病患者因慢性肾病死亡的风险会大幅增加17.7倍,城市患者风险增加5.8倍。

根据研究者的估算,与身体状况类似但未患糖尿病的成人相比,如果在50岁时患上糖尿病,那么在随后的25年间,累积死亡概率将由38%跳升至69%。平均而言,中国成年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比没有糖尿病的人少9年,其中农村地区患者缩短10年,城市患者缩短8年


制图:默斯肯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李立明教授指出:“随着中国年轻人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以及成年人口的增长,未来,中国每年由糖尿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将会持续增加。”


疾病管理薄弱酿成“中国特色”

基于超大规模的入组人群,研究者发现了中国糖尿病死亡图谱的许多“特色”,而这些特色均可归于一点: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并未得到良好的诊断、管理和控制

在中国,尚有大量糖尿病患者处于“水面之下”。用这篇论文的另一位通讯作者,牛津大学陈铮鸣教授的话来讲:“中国有近半数的成年人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出来。”在纳入CKB研究的51万名受试者中,有30280人(即5.9%)罹患糖尿病。而这3万余名糖尿病患者,有近半数是因为参与了这个研究,进行了相关筛查才发现自己身患糖尿病。

受试者中,农村人群的患病率为4.1%,城市人群则为8.1%。尽管农村地区糖尿病的患病率较低,但论文作者,牛津大学博士布拉格(Fiona Bragg)表示,疾病缺乏管控,导致了大量本应避免的死亡发生,农村地区的状况尤其堪忧。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中国有超过3/4的糖尿病患者使用各类降糖药,但其平均血糖水平仍显著超出正常值。此外,只有极少数患者使用心血管保护药物,这使许多人面临着很高的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制图:默斯肯


另一个反映糖尿病管理薄弱的证据是,急性并发症死亡风险居高不下。数据显示,在中国农村地区,由糖尿病治疗控制不当所导致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昏迷),其死亡风险是城市地区的4倍。即使是在城市地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风险也大大高于西方国家的水平。总体而言,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中,有10%的死亡事件(农村16%,城市4%)是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昏迷造成的,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不到1%。

近几十年来,由于中国膳食安全和卫生保健水平随经济的飞跃得到了同步改善,中国成年人的总死亡率一直在降低,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重大进步的标志。然而,陈铮鸣警告:“由于糖尿病所致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这个下降趋势很可能会减慢甚至停止,除非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能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制图:默斯肯


形式如此严峻,即使你并未身患糖尿病,也该扔掉每逢佳节胡吃海塞的习惯,督促自己和家人随时注意饮食和锻炼,关注体重和血糖,定期体检。而如果已经是糖尿病患者,积极就医并遵医嘱治疗,同时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做法。(编辑:odette)


参考文献:

Fiona Bragg, DPhil; Michael V. Holmes, PhD; Andri Iona, MSc;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Diabetes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of China.  JAMA. 2017;317(3):280-289. doi:10.1001/jama.2016.19720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Chan J.C., Zhang Y., Ning G. (2014 Dec). Diabetes in China: a societal solution for a personal challenge.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 969-79


拓展阅读: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网

ID:Guokr42

果壳整天都在科普些啥啊!

吓得我二维码都歪了!


为啥这样的二维码也能扫?

扫码发送【二维码】告诉你原理~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健康生活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究个人、环境和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有益的健康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 原文出处:百毒百科 baike.baidu.com/view/46
【ICMR2020】持续健康状态接口事件检索
专知会员服务
17+阅读 · 2020年4月18日
专知会员服务
26+阅读 · 2020年3月6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综述】智能医疗综述,48页论文详述医学AI最新进展
专知会员服务
68+阅读 · 2019年9月1日
Science:脂肪细胞外泌体对巨噬细胞发挥调节功能
外泌体之家
18+阅读 · 2019年3月7日
浅谈外泌体抑制剂——鞘磷脂酶抑制剂GW4869
外泌体之家
8+阅读 · 2018年12月19日
2017-2018年抗肿瘤药物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7+阅读 · 2018年11月1日
How to Fine-Tune BERT for Text Classification?
Arxiv
13+阅读 · 2019年5月14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ICMR2020】持续健康状态接口事件检索
专知会员服务
17+阅读 · 2020年4月18日
专知会员服务
26+阅读 · 2020年3月6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综述】智能医疗综述,48页论文详述医学AI最新进展
专知会员服务
68+阅读 · 2019年9月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