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有些人近年抛出一个观点:无人机产业不存在。主要是说巡检归电力石油,测绘归国土,运输归快递业... ... 所以没有这个产业存在。按照这么说社会产业都不存在了,都归属衣食住行就可以了。
一个产业是不是存在首先要看你心里什么是“产业”。很明显他是从应用来看产品分布和使用者分布。但是我认为所谓“产业”应该看的主要是“产”而不是用。如果一种产品其产生过程的主要资金和生产力都在固定的生产运营单位流转,跟外界交换有限,那么这就叫做一个“产业”。无人机看起来什么都有原产地,动力来自电机行业,锂电来自电池行业,材料来自复合材料行业,但是每一件都极具个性,我配了民用电机和无人机电机典型结构,一看便知不同。民用电机繁复庞大,而无人机则轻盈精致。
为什么能够简化到这个地步?我们来看看圈里天天叫的“无刷电机”到底是什么,我常常戏称他为三无电机,他的全称应该是:高压,FOC正弦波相位脉宽调制,无内置换向器,无感,无刷,外转子三项交变直流电机。你能把它看全,整个工业革命以来的电机发展史都在了。
科技控们过瘾了么,没过瘾再来一个,跟无刷电机形影不离的“电调”:集成反电势感应转子相位的,带有高边驱动的双N沟道场效应管控制制的,FOC正弦波相位脉宽调制的,高压三项交变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一口气念下来会不会憋死。
还有,我们常用的“数字图传”:整合编码器的,正交频分/子载波,大规模数据并发复用的,动态冗余,高带宽无线电通信技术... ...
看看,这些在大部分人眼里无限lowB的东东,其实身世不凡!你别忘了在无人机圈他们买的价格不如家电,而且还没有量,因为无人机目前还不是大规模社会必须品,所以这种极高难度,极低利润的东西传统制造业是不屑一顾的,整机设计制造也就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行业现状,这才是中国整机行业无法起飞的根本原因!
于是实际上是一些小厂,甚至手工作坊,在生产这些高精尖配套设备,于是凭借中国人最离奇的智慧,各种坑在圈内轮番上演。续航时间跟最大载荷写在一句话里面;航时那是连裤衩都不穿测的;永远灌不到标称容量的植保药箱;电机效率与实际数据要打折扣;电池容量是按照放电到坏标称,实际上用到接近0.5v就不错了;电池寿命那是永远的地平线可望不可及;电源功率算的是输入而不是输出,以至于高手都有留一半余量的设计习惯[捂脸];电机功率不错但你用到80%甚至60%就会过热;图传距离那是实验室理想环境,还别跟我较真,怪中国无线电环境太差;新功能从来没飞过,实验室调通就开发布会... ... 以至于做了n年多旋翼,想想其实我只会干两件事:教人填大坑,给人泼冷水。横批:I can I BB。
我们看看中国家电的起飞,固然有国外核心技术带打涨级,但规模化产能配套是走在前面的,这才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中心。但是到了我们土生土长的无人机行业,怎么就没人去想想,如今这种产业配套状态怎么可能形成强大的整机产业?以至于稍微掌握核心技术的配件生产厂很快就能做到垄断地位,谁也绕不开,但是他们其实都很低调,悄悄赚钱不让你知道!
结论:无人机产业整机腾飞还没到时候,睁开你们的双眼,现在应该先让这种个性化的专用配套强起来,火起来,电旋无人机整机产业才有腾飞的希望。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