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长期承受重创国民经济的多重国际制裁,伊朗仍持续发展本土无人机(UAV)军备。历经多年努力,伊朗军方已实现无人机生产自给自足——这一关键能力使德黑兰得以向中东地区代理人供应无人机,并将武器出口范围拓展至域外。近期国际社会对伊朗无人机扩散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其向俄军提供无人机攻击乌克兰的行为。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解析伊朗在俄乌冲突中向俄罗斯供应无人机的战略利益。研究数据来源包括政府官员声明、国际机构公报(一手资料)与学术文献、智库报告及新闻资讯(二手资料)。
通过运用"安全困境"与"常规威慑"理论框架,本研究发现:伊俄合作为伊朗带来多重战略收益。作为一个将军事技术视为国家安全支柱的国家,伊朗通过无人机供应换取俄制装备实现空军现代化。研究进一步揭示,无人机技术构成伊朗威慑战略的三大核心要素:其一,提升域外力量投射的军事存在显示度;其二,采取具备政治可否认性的武力运用模式(使伊朗可否认直接参与行动并规避责任);其三,通过合理化武力运用获取资金流,并强化其作为新兴无人机出口国的议价能力。
本文框架将划分为六章。首章阐述议题背景脉络、研究目标、研究问题及论文纲要。第二章梳理学术文献,探讨无人机技术对伊朗的战略价值。第三章构建理论框架,阐释“现实主义理论”、“安全困境理论”与“常规威慑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第四章详述研究方法论,包括一手与二手资料来源的采集方式及研究结果分析方法。第五章呈现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伊朗无人机扩散态势——涵盖伊朗无人机项目发展历程、现役装备体系概览、多样化军事应用场景及其在乌克兰战争中的实际作用。第六章深入探讨战略影响,聚焦伊俄军事合作机制及无人机作为常规威慑工具的战略效用。文末总结研究发现,并提出可供后续研究深化的学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