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践知识表示,知识表示语言具有形式化的语义是最重要的。然而,由于有许多不同的语言都具有形式化的特点,因此有一个统一的框架来捕捉语言和逻辑的语义是很有价值的。一个这样的框架就是理由论,在这个框架中,语义是通过使用解释来定义的,在我们的术语中称为理由。直观地说,一个理由是一个解释某些事实的真值的图。然而这引入了一个潜在的问题:一个事实的理由状态和它的否定可能是不一致的。因此,为了使辩解语义得到良好的定义,这些状态应该是相反的。这样的语义学被称为是一致的。

在本论文的第一部分,我们证明了理由论的主要语义实际上是一致的。此外,我们还证明了对理由的有用结果,比如将理由组合在一起的能力。理由论语义学的另一个问题是,有不同类别的理由,这可能导致不同的语义学。我们表明,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实际上是有深刻联系的

之后,我们在理由论和博弈论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这使得理由可以被看作是双人博弈中的策略。这种联系通过在系统是有限的情况下为语义提供一个一般条件,为正当性理由论中的这两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理由论并不是非单调逻辑语义学的唯一统一框架。另一个著名的框架是近似定点理论(approximation fixpoint theory),它在本质上更加代数化。我们在证明理由论和近似定点理论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近似定点理论的终极语义的概念可以转移到理由语义的领域。这使得证明语义学可以比以前捕获更多的语义。

作为本论文的最后一个主题,我们研究了理由的嵌套,它可以用来定义模块化语义。在以前的嵌套定义中,由于使用了压缩操作,大量的信息被丢失。我们提供了一个替代的、更普遍的定义,没有这个缺点。这允许基于理由的更直观的模块化语义。我们证明,这与树状理由的压缩是等价的,在特殊情况下,对于图状理由也是如此。我们也研究了这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作为额外的奖励,我们解决了树状证明的一致性问题。

综上所述,本论文收集了证明理由论中的一些进展,并以实例说明了这些进展。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

本论文位于人工智能(AI)领域,特别是知识表示和推理(KRR)子领域。KRR的主要关注点是定义表示知识的语言和逻辑,并构思用这些知识进行推理的工具和技术。当然,这是一个过于简化的观点,但它使我们能够看到更大的画面。要想拥有一个完美的推理器,首先应该捕捉问题领域的知识,然后释放出手头的推理能力。我们应该将其与人工智能其他部分的函数拟合方法进行对比,比如深度学习。这些方法虽然对其他问题(如语音识别)非常有用,但由于其近似的性质,并不总是能够推理出100%的逻辑正确。Darwiche(2018)将人工智能的这种二分法定义为基于模型与基于函数的人工智能。基于模型的人工智能与基于函数的技术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内部机制通常也被捕获,与基于函数的技术相比,它们的行为就像黑盒。因此,相对于更不透明的基于函数的方法,这些方法更倾向于可解释的系统。此外,基于函数的人工智能通常是为一个特定的目标量身定做的。基于模型的人工智能的一个主要部分是知识表示和推理(KRR)。代表性的知识可以用来解决多个问题;因此它是面向多目标的。这个想法是知识库范式的核心(Cat等人,2014;Denecker和Vennekens,2008)。因此,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新的场景,例如在因果推理中。由于人工智能的法规和政策,例如解释权,基于模型的方法的更高程度的可解释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拥抱解释将是实践当代知识表示和推理(KRR)的一个完美起点。

在KRR中,许多语言和逻辑被发明用于不同的目的,从语义网本体语言(Antoniou和van Harmelen,2009;Baader等人,2005)到机器人学(Paulius和Sun,2019),立法和法律(Jones,1990)。通常情况下,这些逻辑都是基于相同的原则,但在工作中略有不同,或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为了看清大局,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在不同的语言和逻辑之间建立关系:它们是具有相同基本原则的不同方言,还是有本质的不同。研究这些关系的一种技术是定义语言之间的转换。特别是,我们可以找到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嵌入。然而,由于现有的知识表示语言数量庞大,这是不现实的。另一个更可行的方法是设想统一一大批逻辑学的语义的框架。

幸运的是,证明理论既解决了可解释性的问题,也解决了统一性的问题。理由论的语义(意义)是基于理由的概念,它是一个解释某事为何成立的图3。例如,理由(在这一点上完全理解这些图片并不重要)作为一种解释,为什么一个苹果是美味的(当然你对美味的定义可以不同)。

理由语义学的工作方式是给每个理由打分,说明它是否好。通过改变我们对理由的评级方式,我们可以改变同一领域的语义。为了改变领域,辩解理论使用一套规则作为构建解释的基础。因此,不难看出,辩解理论作为一个统一的框架。再加上理由(解释)是语义的主要构成部分,理由理论是KRR的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

1.2 KRR中的理由说明

本论文所详述的理由理论起源于Denecker(1993)的博士论文,并由Denecker, Brewka, and Strass(2015)进一步正式化。理由--尽管并不总是以Denecker(1993);Denecker等人(2015)所描述的确切形式出现--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KRR的不同领域中。理由论起源于逻辑编程,其中理由的概念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根据Fandinno和Schulz(2019)的说法,理由的概念起源于Shapiro(1983);Sterling和Lalee(1986)关于调试的工作。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Lloyd(1987)为声明式错误诊断器引入了不正确的规则和未发现的原子的概念。这些概念说明了什么时候一个结构不是给定逻辑程序的模型。第二年,Sterling和Yalçinalp(1989)用元解释器解释了Prolog专家系统。1990年,Fages(1990)用理由来定义逻辑程序的稳定语义,在这种情况下,理由是原子的集合。很多论证方法都使用了支持集/值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由Pereira等人(1992,1993)首次提出的。这大约是在Denecker和Schreye(1993)介绍早期版本的论证理论的同一时间。2000年,Roychoudhury等人(2000)通过为逻辑程序提供理由来证明基于表的证明。

Fandinno和Schulz(2019)列举了除了证明理论之外的几种突出的答案集编程(ASP)的证明方法。

  • 离线论证(Pontelli和Son,2006)

  • 基于标签的假设论证的答案集(LABAS)论证(Schulz和Toni,2016)。

  • 因果证明(Cabalar和Fandinno,2016;Cabalar等人,2014)

  • Why-not出处(Damásio等人,2013年)

  • 基于规则的论证(Béatrix等人,2016)

前三种方法与论证理论相似,因为论证也是字词或规则之间的依赖图。

离线证明(Pontelli and Son, 2006)是一种图结构,描述了一个原子相对于给定答案集的真值。因为离线论证只使用原子作为节点,所以节点必须用 "+"或"-"来表示它是真的还是假的。同样地,边也必须用 "+"和"-"来表示正或负的关系。负数字的真实性被认为是真实的,不做进一步解释。

LABAS论证(Schulz和Toni,2016)与离线论证非常相似,但它们对中间的规则应用进行了抽象。所以他们只指出有问题的字词和推导中使用的规则中出现的事实。此外,否定字词的真实性不是假设的,而是根据基础原子的真值来进一步解释。

因果图论证(Cabalar and Fandinno, 2016, 2017; Cabalar et al., 2014),与离线和LABAS论证相反,被用来对因果知识进行形式化和推理,这是它的主要焦点。它们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个字词包含在一个答案集中。此外,还定义了一个用于组合论证的代数。

Why-not provenance(Damásio等人,2013)是基于数据库文献的。这里的论证不是基于图的,而是用来解释原子的真值。

基于规则的证明(Béatrix等人,2016)是在基于规则的答案集计算的背景下定义的(Lefèvre等人,2017):搜索算法猜测的是规则的应用或不应用,而不是原子的真值。ASP-求解器ASPeRiX使用这些理由进行反跳。

对不同论证方法之间错综复杂的差异感兴趣的读者应该看看Fandinno和Schulz(2019)的出色工作。除了这些方法,还有一些应用也使用了论证方法。Mariën(2009);Mariën等人(2005,2007,2008)关于归纳定义的工作将理由作为归纳定义的推理技术的语义基础。理由被用来进行非因果的局部搜索(Järvisalo等人,2008)。类似于理由的数据结构也被用于答案集求解器的实现中(它们构成了无根据集算法中所谓的源-指针方法的基础(Gebser等人,2009))。此外,理由被证明是分析懒人接地背景下冲突的关键(Bogaerts和Weinzierl,2018)。最近,Lapauw等人(2020)使用理由来改进奇偶性博弈求解器。

1.3 研究目的和动机

从广义上讲,我们的目标是推进论证理由论。特别是,在本文中,我们广泛地研究了两个带有相关研究问题的属性。

第一个属性是关于正当化语义的合理性。理由论的一个好处是它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可以通过分支评价的方式来创建新的语义。这些评价为解释图中的路径赋值,从而决定一个理由是否被认为是好的。在论证理由论中,一个事实和它的否定之间没有真正的区别。这意味着一个事实和它的否定都可以有好的理由,这在正常情况下被认为是一种矛盾。例如,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理由说明x成立,又有一个很好的理由说明x不成立,那么我们就得到一个矛盾。如果这种矛盾没有发生,我们就说它的正当性语义是一致的。

理由论最初是为了捕捉归纳定义的语义而开发的。归纳定义在数学中极为重要,因为它们被用来生成数学对象,如子集生成的子群、博勒集、自然数、递归公式、逻辑中的真值关系等(Buchholz等人,1981)。引用甘迪(1974年,第265页)的话来说

数学逻辑当然渗透着归纳性的定义

例如,我们可以在给定父关系的情况下归纳定义祖先关系,规则如下:

  • 如果一个人p是q的父母,他就是q的祖先。

  • 如果有一个人r,使p是r的父母,并且r是q的祖先,那么p就是q的祖先。

直观地讲,这应该是很清楚的意思。然而,一组归纳规则的形式语义并不立即清楚。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可以为归纳定义提供形式语义。第一种方法是构造性的,从下往上建立关系:你从空的关系开始,反复地应用归纳定义中的规则,直到关系停止增加。第二种方法是将关系定义为满足归纳规则的最小的关系。如果归纳规则中不出现否定,这两种方法都能提供相同的结果,然而当涉及到否定时,这种方法就失效了。正当化理论遵循构造方法,但将其扩展到更广泛的构造类别。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正当化看作是对一个事实为什么属于一个集合/关系的构造。回到祖先关系,下面的理由代表了为什么Alice是Bob的祖先的构造过程。

上面的论证描述了Alice是Bob的祖先的过程:需要哪些归纳规则。

仍然存在的问题是,像Bob不是Alice的祖先这样的事实的理由意味着什么。这样的理由提供了一个证据,说明为什么鲍勃是Alice的祖先是不可构造的。可建构性的概念当然是经典的:某物不可能既在一个关系中又不在一个关系中。这意味着,研究理由语义的一致性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属性更关心我们的解释可以是什么形状。用更专业的术语来说,理由是有向图。然而,我们允许两种形式,一种是总是做出相同的 "选择",另一种是可以做出多种选择。让我们看一下一个联锁齿轮的例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以下两个理由:

在左边,你看到一个循环推理,第一个齿轮的顺时针转动被第二个齿轮的逆时针转动所证明,反之亦然。而在右边,第一个齿轮的顺时针转动首先被第二个齿轮的逆时针转动所证明,而后又被第三个齿轮的顺时针转动所证明。由于写下正确的图形类型,我们会得到一个树状结构(或根状结构,取决于方向),我们说正确的类型是树状证明。为了对比树状证明,第一种类型被称为类图证明。最初,Denecker和Schreye(1993)发明了树状证明,但后来Denecker等人(2015)发明了图状证明。

现在我们有足够的信息来说明本论文的第二个中心问题:这两种类型的理由在什么时候是等价的;也就是说,当且仅当一个事实有一个好的树状理由时,它就有一个好的树状的理由。这一属性被称为图式重现性,第二章中解释了它被这样称呼的原因。

研究这两个属性是本论文的中心目标。特别是,我们的目标是找到对分支评价的限制,使这些属性成立。此外,这些属性是未来新的证明语义的准则。如果新的证明语义被设计出来,它应该满足这两个属性才有实际用途,因为第一个属性确保语义不矛盾,而第二个属性允许将树状证明压缩成图状证明。这在实际的计算机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大多数时候,树状的理由是一个无限的结构,因此不适合放在内存中。因此,如果有一个同样好的类似图的理由,那么就可以用它来代替。例如,理由被用于奇偶性博弈求解器中,见Lapauw等人(2020)的工作。

有点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属性在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如果类图证明是一致的,那么图的可重复性就成立,树状证明也是一致的。

除了这两个属性之外,我们还有两个额外的研究方向。如前所述,论证理论旨在成为一个统一的框架。另一个起源于逻辑编程的框架是AFT。AFT的基础在于Tarksi的fixpoint理论(Tarski, 1955);因此AFT的基本对象是运算符和它们的fixpoint。由于逻辑论证和AFT捕获之间存在重叠,这就引出了这两种形式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们最后的研究方向是关于知识表示的模块化。为了拥有高效的知识表征,最重要的是,如果增加了新的逻辑构造,语义学就不需要完全被改造来获得它的工作。也就是说,知识表示应该是可组合的。Denecker等人(2015)提供了一种通过嵌套理由框架来组合不同理由语义的方法。然而,为了赋予嵌套以意义,它被压缩到常规的辩解语义。这样做,在理由中失去了很多信息,其效果是,理由没有一个合适的解释特征。因此,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提供另一种方法来改善嵌套,而不丢失理由中的信息。

1.4 论文的结构

在下一章中,我们建立了论证理由论的前期工作,其中包括论证理由论的详细定义以及四个主要分支的评价。我们为接下来的章节做了一些基础工作,如关于粘贴在一起的理由的结果,以及正式定义我们的两个研究问题和目标。本章最后表明,理由论可以捕捉到逻辑编程语义和抽象的论证框架。

在第三章中,我们深入研究了四个主要理由语义的一致性,并证明了这些主要理由语义的模型之间的一些关系。

第四章进一步研究了一致性问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进行的,即把理由论嵌入到博弈论中。这种嵌入有效地表明,理由可以被看作是一些双人游戏中的策略。利用博弈论的结果,我们为分支评价找到了两个额外的属性,这意味着它在有限环境下的一致性。

之前,我们谈到理由论是一个统一的框架。另一个试图捕捉类似语义的统一框架是AFT。在第五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两个统一框架之间的关系。作为额外的收获,我们将终极语义(AFT中的一个概念)转移到了证明理论中;进一步扩大了证明理论能够捕获的语义的数量。

我们还没有讨论的理由论的一个好处是它的模块化。理由论通过嵌套实现了这一点。直观地说,这可以被看作是理由中的理由。这将在第六章进一步探讨。作为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我们发现了一个意味着满足图再现性的属性。此外,我们还解决了树状证明的一致性问题。在本章的最后,我们介绍了一些使用嵌套证明系统的应用。

第七章也是最后一章提供了一个结论和这一研究方向的可能。

大多数章节都是独立的主题,除了第二章,因为它为后面的章节打下了基础。每一章都有一个结论,阐述了该研究方向的未来。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14

相关内容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在图书情报界称为知识域可视化或知识领域映射地图,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图形,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知识图谱是通过将应用数学、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技术、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与计量学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方法结合,并利用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地展示学科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达到多学科融合目的的现代理论。它能为学科研究提供切实的、有价值的参考。

知识荟萃

精品入门和进阶教程、论文和代码整理等

更多

查看相关VIP内容、论文、资讯等
【布朗大学David Abel博士论文】强化学习抽象理论,297页pdf
南大最新综述论文: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
新智元
7+阅读 · 2022年8月1日
科普 | 知识图谱相关的名词解释
开放知识图谱
12+阅读 · 2017年12月4日
漆桂林 | 知识图谱之语义网络篇
开放知识图谱
19+阅读 · 2017年8月12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9月30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9月29日
Arxiv
14+阅读 · 2021年11月27日
A Survey on Bayesian Deep Learning
Arxiv
60+阅读 · 2020年7月2日
VIP会员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