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探讨了美陆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C-sUAS)与“小型无人机系统”(sUAS)现代化工作。

反小型无人机系统

小型无人机(sUAS)的扩散对美军及盟友构成持续演变的非对称威胁,需采取分层、自适应、跨域应对方案。作为国防部(DoD)C-sUAS执行机构,陆军通过持久系统、现代化举措与未来投资构建分层架构,应对当前及未来威胁。

美陆军初期应对sUAS的能力包括“毒刺”导弹系统与“反火箭炮、火炮及迫击炮”(CRAM)系统。随后快速开发原型系统,如配备电子战(EW)与动能拦截器的“机动式低慢小无人机综合击败系统”(M-LIDS)与“固定站点LIDS”(FS-LIDS)。陆军将低成本动能拦截原型“郊狼”与Ku波段射频传感器(KuRFS)雷达结合,经实战验证有效性后,选定其为持久解决方案——C-sUAS连。

陆军正通过五条独立工作线持续推动C-sUAS现代化:

  • 工作线1:联合紧急作战需求支持

美陆军通过中央司令部(CENTCOM)与非洲司令部(AFRICOM)验证的“联合紧急作战需求”(JUONs)与“作战需求声明”(ONS),提供C-sUAS能力。此工作线旨在向战区部署能力,降低士兵面临的敌方无人机即时风险,包括配备动能与电子战系统的M-LIDS与FS-LIDS。陆军持续改进“郊狼”动能拦截器并扩展传感器覆盖范围,同时将“郊狼”拦截弹年产量提升至1,200枚以满足需求。

  • 工作线2:本土及特定固定站点防护

美陆军响应内部指令性需求,为美国本土(CONUS)与海外(OCONUS)优先设施提供C-sUAS防护能力。已采购全部优先设施装备,未来两年内将按分层防御战略部署、安装并培训。部分资产已交付,并持续协同其他机构推进本土防御。

  • 工作线3:C-sUAS连建制

第三工作线利用战区指挥官验证的C-sUAS装备,为师级关键资产建立防护层,新设师级C-sUAS连。陆军将于2025财年第三季度(首先部署至第一骑兵师,随后为第82空降师)列装首批连队。

  • 工作线4与5:部队与单兵通用C-sUAS能力

最新工作线旨在为旅级至班组级作战单元提供全梯队防护。通过“接触转型2.0”计划,陆军正试验部队与单兵能力,确保机动编队分层防护。此工作线采用“试用-决策-采购”迭代模式,可在数周(而非数年)内筛选最优C-sUAS方案。

现代化工作

认识到对手无人机技术的快速进步,美陆军在所有工作线(LOEs)中优先推进并整合现代化举措。陆军当前开展多项竞争性项目以提升反小型无人机(C-sUAS)技术:

  • 下一代C-sUAS导弹:为应对日益敏捷与强韧的威胁,陆军正在开发射程更远、目标截获速度更快且制导能力更强的新型拦截导弹。陆军采用竞争性“其他交易协议”(OTA)推进研发,预计2025财年完成筛选。

  • 前沿区域防空指挥控制(FAAD-C2)竞争性替代方案:FAAD-C2目前是陆军集成C-sUAS传感器与效应器的主要交战控制系统。鉴于需提升互操作性与可扩展性,陆军正评估替代方案以强化数据融合、AI驱动自动化与联合部队整合能力。陆军与“国防创新单元”(DIU)合作开展竞争项目,计划2025财年底选定替代FAAD-C2反无人机火控功能的方案。

  • 手持式与小型武器集成光学设备:针对对手广泛使用商用现货(COTS)无人机,陆军正列装手持式C-sUAS系统,并在小型武器上集成智能光学设备以增强徒步作战能力。这些方案为前沿部署部队提供快速交战选项。此次竞争将筛选多套系统,满足“部队与单兵通用工作线”多样化需求。

美陆军还计划未来开展先进雷达(主动/被动)与电子战技术竞争性研发。“快速能力与关键技术办公室”(RCCTO)正推进定向能与高功率微波技术研发,其多项能力已在中央司令部(CENTCOM)作战区域完成实战评估。

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未来现代化计划

未来,陆军致力于开发并部署下一代反小型无人机(C-sUAS)能力,为多梯队提供持续、自适应且可扩展的防护。重点领域包括:

  • 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整合:人工智能赋能的威胁检测与自动化决策将提升反无人机交战速度与精度,同时降低士兵认知负荷。

  • 定向能武器:高能激光与高功率微波技术正在研发中,旨在以极低单发成本应对大规模无人机群。

  • 多域整合:反无人机能力从地面部队扩展至海上与空中平台,构建覆盖全谱威胁的联合部队能力。

  • 联合与盟友协同:实现各军种间及与北约盟友的反无人机互操作性,是应对全球无人机威胁的关键。

  • 产业合作与快速采办:陆军正通过快速原型开发与迭代测试,与产业伙伴紧密协作,加速前沿方案的开发与部署。

小型无人机系统(sUAS)

陆军持续在作战中推进无人机整合,目前正通过“接触转型”部队向士兵交付相关能力。1至3级无人机为陆军旅级及以下梯队提供关键情报、监视与侦察(ISR)能力。这些平台可提供实时态势感知,增强部队防护,延伸杀伤链,并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更明智的决策。

陆军小型无人机现代化项目致力于构建分层能力体系:

  • 专用可消耗系统”(PBAS)/“第一人称视角”(FPV)(1级无人机):利用商用现货(COTS)技术快速装备部队,优先提升态势感知、侦察、远程操作能力及士兵杀伤力,强调部署速度、效率与经济性。

  • 短程侦察”(SRR)(1级无人机):为机动排级单位配备无人机,支持“侦察、监视、目标捕获”(RSTA)任务。系统重量小于5磅,航程3至5公里,续航30分钟,集成模块化载荷、避障、目标识别、自动跟踪与组网能力。陆军已于2024年完成1,138套基线SRR无人机的列装。2025财年启动的第二轮列装将基于士兵反馈与技术成熟度增加新功能。

  • 连级指令性需求”(DR)(2级无人机):为机动连队配备支持RSTA的无人机,航程10公里,24小时内可执行8小时任务覆盖。2024财年已向“接触转型1.0”部队交付41套系统。“接触转型2.0”系统集成“可靠定位导航授时”(APNT)与激光标定能力,采用“模块化开放系统架构”(MOSA)实现新技术快速整合。此项目为“中程侦察”(MRR)需求提供参考。

  • 远程侦察”(LRR)(2级无人机):为机动营级单位配备无人机,重量小于55磅,航程40-60公里,续航5-10小时,集成APNT、光电/红外、激光标定与动能架构,采用MOSA架构加速新技术整合。项目运用改进型COTS方案实现快速交付,计划2025财年向“接触转型”部队提供开发阶段能力。

  • 联合战术自主空中补给系统”(JTAARS)(按重量属3级无人机,经特批可按1级训练操作):为机动指挥官提供自主空运补给能力,支持高机动战术部队快速保障。系统具备自主起降、导航与载荷投放功能,采用GPS/卫星通信导航,航程26公里,载荷≥125磅。2024财年陆军完成对美海军陆战队TRV-150C的评估,合作周期从三年压缩至六个月。计划2025财年向“接触转型”部队直接部署增强能力。

  • 旅级指令性需求”(DR)(2-3级无人机):当前处于评估阶段,为陆军提供过渡训练能力。2025年3-4月将举行9家供应商的飞行测试与制造准备度评估。

  • 未来战术无人机系统”(FTUAS)(3级无人机):具备多域能力,增强陆军战场优势,为地面指挥官提供多样化选项并保障联合部队机动自由。该垂直起降(VTOL)无人机无需跑道,侦察与警戒能力优于已退役的“影子”系统,着陆区更小、部署更快、运输性更优、声学特征更低。项目已完成关键设计评审(CDR)、供应商飞行演示、MOSA用例验证及首套原型交付,并启动开发测试以验证其在威胁环境中的作战效能。

小型无人机系统未来现代化计划

为在威胁持续演变的时代保持战场优势,陆军正探索小型无人机(sUAS)领域多项未来能力投资方向,并承诺根据对手进化灵活调整计划,确保应对时效性。

  • 模块化开放系统架构(MOSA):陆军采用符合MOSA标准的开发模式升级平台,避免锁定特定配置或方案,使产业界能在新能力上线时快速竞争。
  • 下一代技术:陆军投资提升无人机续航(电池)、载荷能力、抗电子战(EW)威胁韧性及先进自主性等增强型能力。
  • 互操作性与数据融合:为确保无人机数据无缝融入陆军现有及未来网络,并实现全梯队信息快速分发与分析,陆军正推进以数据为中心的举措。尽管硬件常受关注,但软件同样关键——需持续汲取士兵使用反馈以优化系统。
  • 强化训练与模拟能力:为提升士兵应对多样化威胁的能力,陆军投资开发强健训练计划与高拟真模拟器,使操作员掌握复杂对抗环境中高效运用无人机的技能,减少训练损耗。

结论

鉴于对手带来的当前及未来安全挑战,陆军须持续协同国防部与国会,快速适应动态环境。随着对手不断投入技术研发以抵消美军优势、利用漏洞,小型无人机(sUAS)与反小型无人机(C-sUAS)项目必须获得及时、充足、可预测且持续的资金支持,方能保持对敌优势。主席先生及小组委员会各位尊敬的委员,感谢你们对陆军杰出官兵、文职人员及其家属的坚定支持。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4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用于伤员后送的自主平台》最新60页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24+阅读 · 2024年10月20日
美空军与太空军7种作战要务:现代战场的创新
专知会员服务
31+阅读 · 2024年5月24日
刘亚威 | 美国国防部数字工程战略解读(全文)
走向智能论坛
12+阅读 · 2019年4月10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6+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6+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Arxiv
169+阅读 · 2023年4月20日
Arxiv
168+阅读 · 2023年3月24日
Arxiv
24+阅读 · 2023年3月17日
VIP会员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6+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6+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