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开发出新型功能化纳米细菌纤维素制备方法

2019 年 1 月 29 日 中科院之声

纳米细菌纤维素(BC)是由微生物发酵生成的纤维素材料,具有独特的纳米多孔纤维结构,具有高结晶度、高比表面积、高聚合度、优良渗透性、高孔隙度、优良机械特性等众多优点。经过功能化的细菌纤维素在化学传感、生物成像、紫外屏蔽、油吸附、燃料电池、生物医用材料、离子检测、防伪标识等众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BC主要通过物理涂覆或化学改性进行功能化。物理涂覆条件温和,但是功能化修饰分子易脱落。化学修饰改性的材料性能不佳,污染严重,难规模化生产。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物基材料组研究员咸漠、张海波带领课题组成员独辟蹊径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功能化纳米细菌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将6-羧基荧光素修饰的葡萄糖(6CF-Glc)作为底物,利用微生物 Komagataeibacter sucrofermentans 原位发酵产生具有非自然特征荧光功能性的BC。相关成果已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s41467-018-07879-3)。


该方法验证了微生物发酵原位合成功能性材料的可行性,实现了荧光功能纤维素材料的微生物合成,成功地将合成生物学拓展到材料功能化领域。通过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核磁共振、傅里叶红外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合成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并与传统修饰方法获得的功能材料进行比较,证实了该方法获得材料的优良性能。该方法具有绿色、低成本、功能性强度可控且分布均匀等优点,解决了现今功能材料合成和性能方面的瓶颈问题,同时有望实现功能分子特定位点手性修饰。这项工作不仅为生物法合成功能性BC材料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而且为通过微生物原位合成其他功能材料提供了新的视野。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促会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山东省泰山攀登计划的支持。


功能性细菌纤维素的制备 


来源: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中科院之声”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最新《Deepfakes:创造与检测》2020综述论文,3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62+阅读 · 2020年5月15日
专知会员服务
26+阅读 · 2020年3月6日
【学科交叉】抗生素发现的深度学习方法
专知会员服务
23+阅读 · 2020年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78+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重磅发布|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长三角项目今年正式启动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7+阅读 · 2019年9月2日
在警察领域高级人脸识别技术的一致性
计算机视觉战队
3+阅读 · 2019年5月15日
Science:脂肪细胞外泌体对巨噬细胞发挥调节功能
外泌体之家
18+阅读 · 2019年3月7日
150个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
无人机
6+阅读 · 2018年4月22日
基于深度学习的肿瘤图像分割研究取得进展
中科院之声
17+阅读 · 2017年9月17日
Mesh R-CNN
Arxiv
4+阅读 · 2019年6月6日
Foreground-aware Image Inpainting
Arxiv
4+阅读 · 2019年1月17日
Arxiv
8+阅读 · 2018年11月27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4月22日
Arxiv
8+阅读 · 2018年4月8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1月19日
VIP会员
相关论文
Mesh R-CNN
Arxiv
4+阅读 · 2019年6月6日
Foreground-aware Image Inpainting
Arxiv
4+阅读 · 2019年1月17日
Arxiv
8+阅读 · 2018年11月27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4月22日
Arxiv
8+阅读 · 2018年4月8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1月19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