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大家推荐《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一文,来自上海数慧。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
按中央要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本文以双评价为例介绍分析评价流程。
欢迎加入国匠规划学社(国匠规划学社简介:一起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进一步讨论学习相关话题。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
上海数慧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加剧,我国的资源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如何解决以上矛盾和问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人类建设空间,提高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目的意义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由于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的目的:
(1)针对空间要素的状况、格局变化,进行自然生态本底的分析,摸清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数量和环境特征等资源本底条件。
(2)旨在甄别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风险类型,辨识资源环境风险在空间上的分异,对承载状态进行判断。查找开发利用状况,城镇化、产业、交通设施、能源开发、粮食等布局空间开发利用风险,明确生态环境底线和资源利用上限,综合考虑多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应用短板理论分析评价资源环境本底条件,确定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潜力;确定适宜进行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的国土空间规模、结构、适宜程度和空间分布,引导优化建设开发与农业开发格局,确定区域适宜和极限的建设开发强度,是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科学依据。
(3)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诊断和预判,为制定差异化、可操作性的限制性措施奠定基础,识别预测国土空间变化的驱动力、影响因素分析,考虑到有些资源类型、环境要素的阈值难以确定,可以通过监测超过阈值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来预警承载力超载程度。
分析模型体系
自然资源的种类较多,按照土地、水、生态、环境质量、地质环境以及矿产资源等建立自然资源基础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的业务目标和用途开展各种专项评估模型研究,例如:绿色发展评估模型、区域联系强度模型、国土开发强度模型、职住分析模型等。
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测评估预警过程时,需要在业务目标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型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模型体系
模型研究成果获得后,需利用计算机语言,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各类规则模型、评价模型、评估模型进行算法开发实现,通过算法注册、数据源管理及配套可视化工具进行模型构建,实现模型的统一管理和应用,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预警和评估等提供模型计算支撑。
分析评价流程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评价涉及专业领域较多,系统关系具有复杂性,不同部门业务间流程跨度大,数据来源较多不统一,如测绘勘探、调查普查、物联网、传感器,在土地开发利用、占用或消耗资源方面有城乡建设、人的活动等,评价模型众多,相关成果复杂,需要一套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进行落地实施。
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按中央要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我们以双评价为例介绍分析评价流程。
评价流程
(1)评价方法构建
评价方法是影响评价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基础分析评价任务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将评价过程分解为p0-p4。
P0的主要任务是搞清楚资源的数量、环境的特征在空间上的分布;
P1考虑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需求以及不同环境条件对其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评价陆域、海域资源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
P2在此P1基础上考虑当前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确定资源的承载能力及生态环境容量标准;
P3综合分析当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不同地域空间上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压力;
P4为进行城市地区、农业区、生态保护区等区域的专项评价和决策适宜性开发方向。基础分析评价结果是一个综合结果,空间多尺度问题,最终可以与行政单元耦合,结果可以直接汇总到乡、县、市、省、全国,也可以汇总到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等。
评价方法框架
在评价方法框架指导下,再对单一评价和综合评价从评价流程、评价指标以及度量方法三个方面构建了具体的评价流程。对其评价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明确评价涉及的指标内容和具体的度量方法。
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评价流程图
评价流程说明:
按土地资源、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等资源环境要素,分析优质耕地、天然牧草地、生态红线区、地形坡度、地壳稳定性、突发性地质灾害、采空塌陷、地面沉降等因素对土地开发建设的影响。按对建设开发的限制程度将因素分为两类:强限制性因子与较强限制性因子,进行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
根据适宜性评价分值结果,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将建设开发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和特别不适宜四类,其中不受强限制性因子约束、且非强限制性因子分值最高的区域为最适宜开发的区域。
运用分区结果和现状建设空间面积数据计算极限开发强度、现状开发强度等指标,最终得出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目标数以及规划年增用地量,对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进行偏离度计算,得到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根据该指数,将评价结果划分为超载、临界和可载三种类型。
(2)评价模型管理
从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模型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评价过程中会涉及多很多个模型的综合应用,需要将模型进行动态组装和管理。评价模型管理基础分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业务进行分析、确定模型的范畴,然后导入空间数据标准作为业务对象、再选择合适的算子并以合适的业务对象作为参数输入、建立规则,一项业务可能需要多个规则进行组合,我们对规则进行有机编排,形成一个模型在模型经过验证之后,将模型发布并部署进入生产环境中。
利用空间模型管理引擎将规划数据标准、计算算子、业务规则、计算模型从线下提到线上,最终通过共享、众筹、开放的模式将计算能力转化为一种公共服务。针对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模型,进行算法和数据源的注册、管理,通过拖拽的方式构建适用不同场景的应用模型,实现模型的统一管理和应用,为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提供辅助服务支撑。
模型构建器
(3)多源数据融合计算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过程中,大数据已成为一种基本的数据。对多种数据源的采集,如遥感数据、手机信令、传感器数据。对多源海量数据评估与清洗工作涉及大量的数据计算需求。在模型计算时,涉及到多源数据的空间聚合,对数据的理解认知,到目前为止,多源数据融合仍然是一个技术挑战。
在出分析评价结果时,我们需要运用数据挖掘能力。最后我们需要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处理计算能力、多源数据融合能力、数据挖掘能力整合为工程实施能力,通过工程管控来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成果的持续输出。
多源数据融合计算
(4)评价结果可视化表达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数据量大,数据维度多。传统的可视化会利用各种专题进行时间和区域范围展示。
大数据可视化方案能够对海量数据的可视化从实时、动态、趋势等方面以多维呈现的方式,为规划编制提供更直观、更全面的数据支撑以及更多维度的数据解读,呈现数据价值,传递数据价值。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分析评价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数据量大,数据维度多。传统的可视化会利用各种专题进行时间和区域范围展示。大数据可视化方案能够对海量数据的可视化从实时、动态、趋势等方面以多维呈现的方式,为规划编制提供更直观、更全面的数据支撑以及更多维度的数据解读,呈现数据价值,传递数据价值。
文章来自:DIST上海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