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灵深瞳”)正式在上海证券
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207。
格灵深瞳发行价格39.49元/股,对应市值约73亿元。
格灵深瞳以“让计算机看懂世界”为愿景,自2013年成立以来,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历经核心技术形成、产品商业化探索、应用场景落地,逐步迈入行业解决方案拓展阶段。
凭借3D视觉技术等核心技术优势,格灵深瞳已在城市管理、智慧商业、智慧金融、轨交运维、体育健康等领域广泛布局,并与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车电气等行业重要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近三年,格灵深瞳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196万元、7121万元、24272万元和7219万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2.6%、53.1%、61.6%和72.4%。
视觉是人与外界沟通最重要的途径。同样,在数字世界里,计算机视觉的发展也决定着AI的走向与能力。
一般来讲,高效的机器视觉系统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一是核心算法,二是自动化大规模训练模式,三是智能数据挖掘和标注,四是基于硬件平台的计算优化。
在传统算法开发模式中,工程师把大量时间都放在处理参数等这些基础工作上,而真正能发挥其价值的时间占比很少。同时,机器的GPU利用率低,硬件无法充分发挥其效能。形成了对人才价值和机器价值的双重浪费。
作为AI产业化的先行耕耘者,格灵深瞳搭建了集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标注、模型训练、模型优选等模块于一体的底层AI技术平台——深瞳大脑。经过多年技术研发积累,深瞳大脑可支持数十亿训练数据、数亿类别任务,数十亿参数模型的训练,有效提高了算法模型的研发效率及自动化水平。
深瞳大脑是格灵深瞳核心技术驱动平台,用于赋能公司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技术实现。目前,格灵深瞳已形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训练与数据生产技术、3D立体视觉技术、自动化交通场景感知与事件识别技术、大规模跨镜追踪技术和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等五大技术方向。
在3D视觉技术方面,格灵深瞳更是“一骑绝尘”。3D立体视觉一般通过结构光、激光雷达等特殊传感器采集得到场景的深度信息,再利用深度信息和可见光信息一同计算出场景的三维图像。
格灵深瞳的3D立体视觉技术方向布局包括多目传感器标定与深度估计技术、运动姿态分析技术、3D重建与立体视觉分析技术,其中3D重建与立体视觉分析是一项关键性的基础技术,技术先进性体现在点云配准,即通过对同一坐标系下的不同视角下的点云数据进行矩阵变换,从而实现目标的完整的3D模型重建。
目前,格灵深瞳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已经拥有大量自主研发的核心算法,并多次在国内外人工智能算法竞赛中夺冠。在研发过程中,格灵深瞳向学术界开源了TrillionPairs和Glint360K两个人脸识别数据集,开源了PartialFC训练代码,推动了行业技术的发展。
同时,格灵深瞳还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大科研项目,并参与起草了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中关村标准化协会的多项标准。
格灵深瞳专注于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和销售。在产品侧,格灵深瞳主要有软硬一体的智源智能前端产品,以及软件占比较高的灵犀数据智能平台和深瞳行业应用平台。
其中,智源智能前端产品为内嵌自研AI算法软件的软硬一体产品,具备精准的大数据采集与识别归纳能力,可实现多场景、多目标的视觉数据采集、多重属性提取与智能识别;
灵犀数据智能平台以处理智源智能前端产品的数据或传统非智能摄像机的视频图像数据为起点,融合智能数据接入、智能数据解析、智能数据治理、数据安全输出等能力,可实现视频图像解析、视频结构化、人脸识别、人脸聚类、人脸布控、以图搜图等功能,完成“智能数据”向“数据智能”的转化;
而深瞳行业应用平台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功能于一体,主要负责解决方案中应用层的功能实现。
这些产品既可单独销售,也可根据客户需求,将上述产品进行组合以整体行业解决方案形式向客户交付。
格灵深瞳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业零售三大领域。
其中,格灵深瞳在城市管理领域深耕多年,城市管理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多地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政法委等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的项目建设。
招股书显示,城市管理产品及解决方案是公司最主要的业务板块,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9.3%、51.7%、51.5%和66.2%。
格灵深瞳的智慧金融解决方案主要由智慧银行管理平台、皓目行为分析仪、深瞳慧目摄像机、边缘计算设备、人脸识别设备等核心产品构成,并开发“金砖”智慧金融管理系统平台。目前,公司智慧金融解决方案已在农业银行全国各省市的上千家分支机构落地应用,
商业零售解决方案中,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加油站、零售店等多个场景形成了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已覆盖中国石化、现代汽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主要用于对车流、客流、商品货架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且相关数据均进行了脱敏处理,无法逆推出指向特定个体的信息,保障数据安全合规。
此外,格灵深瞳也重点布局轨交运维、体育健康领域。在轨交运维领域,公司已与中车电气在轨交运维行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宁波、无锡等地铁运维项目中开始试点。在体育健康领域,格灵深瞳已与首都体育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开发的校园体育平台已在部分北京中小学校在线体育课中展开试点。
客观上而言,计算机视觉领域是人工智能行业里一条比较拥挤的赛道,技术的领先性是各AI企业的立身之本,因此所有的企业都在投入重金抢人才、搞研发。
格灵深瞳的高管、核心技术团队由涵盖算法、智能应用、产品设计、硬件开发等多领域的资深人才组成,保障了公司核心技术的持续研发创新。
招股书显示,目前公司研发人员为153人,占员工总数比重为54.64%。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累积研发投入约3.4亿元,占营收比重为77.23%,且逐年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目前,公司已拥有19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及77项软件著作权。
赵勇博士为公司创始人,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微电子系,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计算机工程系,专业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和运算影像学,获博士学位。曾在谷歌总部研究院任职,参与了谷歌眼镜(Google Glass)的早期研发,参与设计安卓操作系统中图像处理架构,在计算机视觉、运算影像学等技术领域具有丰富的行业研发经验。
为了提高人才团队的凝聚力及积极性,格灵深瞳自设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2013年,格灵深瞳设立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对员工实施长效激励,并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进行了两轮股权激励。
2018年-2020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1.11亿元、-1.11亿元、0.35亿元,已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转正,优于可比公司情况。
同时,由于实施股权激励,公司2018-2020年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597.51万元、3.01亿元、1.29亿元,因此考虑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实现-8632万元,-1.15亿元、1032万元,2020年已实现经营性盈利。在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普遍巨额亏损的情况下,格灵深瞳成为了第一家实现经营性盈利的AI企业,这是长期稳健经营的结果,同时也给那些质疑人工智能企业盈利遥遥无期的人一份令人意外又欣喜的答卷。
从人均创收来看,2018-2020年,受益于公司应用领域逐步商业化落地、实现重要进展,公司人均创收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18年人均创收20.79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92.29万元,位列行业可比公司人均创收第一位,2020年可比公司人均创收平均值为52.32万元。
股权架构方面,在IPO之前,赵勇通过深瞳智数、灵瞳众智、灵瞳莱客、灵瞳智源、灵瞳数源间接控制公司36.19%的表决权,其中深瞳智数为赵勇持股平台,持有公司22.53%股份,为实控人。灵瞳众智、灵瞳莱客、灵瞳智源、灵瞳数源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持有公司6.86%、2.73%、2.52%、1.55%股份。
凭借创始团队的光鲜履历和踩中AI风口的兴起红利,格灵深瞳一度被外界视为“天才AI公司”,并引得资本争相追捧。2013年和2014年,格灵深瞳分别拿到了真格基金、策源创投及红杉资本等数千万美元融资。
然而,闪耀的技术原型不等同于商业价值。从一个技术原型到一个优秀且成功的产品,中间隔着巨大的鸿沟,这条鸿沟里包括了各种东西:更好的产品体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怎么样更精确的找到市场定位……
成立初期,格灵深瞳聚焦线下零售,通过数字化分析,帮助零售商优化公司经营。但由于赶上电商爆火、线下零售式微的时间点,格灵深瞳的AI落地零售之路在早期走地并不顺利。
2016年,格灵深瞳及时调整业务方向,重点进军智慧城市、智慧金融、商业零售领域。2017、2018、2019年,格灵深瞳低调完成了3轮融资。同时,格灵深瞳的产品线和赛道逐渐清晰,并持续外扩。2021年6月,赵勇带领格灵深瞳冲刺IPO。
有一句老话可以很好诠释AI行业的发展:“每当一项技术创新发生时,人们容易去高估它的短期价值,低估它的长期价值”。
当前,人工智能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2017年,随着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级、地方级相关政策及配套机制陆续出炉,而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中,新一代人工智能更是被列入攻关的七大科技前沿领域之一。
从长远看来,人工智能的未来有无限想象空间,IPO赛道的企业确实有可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但需警惕的是,近两年人工智能创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深水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意义的创业公司变得更困难。进入什么样的行业,怎样提高交付效率、降低交付成本,如何让客户在采购使用产品后实现降本增效,这是当前所有AI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尤其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领域一个重要的方向,企业众多,竞争激烈。而率先进入二级市场的格灵深瞳,也将面临更加严苛的监管审视。
格灵深瞳的愿景是“让计算机看懂世界”。为了保持在各项业务上的竞争优势,拥抱资本市场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此次IPO,格灵深瞳拟募资10亿元。其中,3.45亿元用于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升级项目;1.55亿元用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研发项目;2亿元用于营销服务体系升级建设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最终,格灵深瞳实际募资金额约18.26亿元。
顶着“科创板AI第一股”的光环进入二级市场的格灵深瞳,未来会有什么新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content@jiqizh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