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针对制造业界不同区域对于智能制造的不同理解与期待,提出首要解决思路问题,然后才能更好地解决落地问题。关于智能制造,作者认为应该重点强调的是“智能”而不是“制造”这两个字,并概要总结了解智能的过程和智能的结果。
作者来自企业界,能收集务实的企业家观点并在文章中融合某些实战经验,尤其显得可贵。作者将以系列原创文章的形式阐述他的观点。该文系此系列文章首篇。本文章版权归作者崔斌所有,由《走向智能论坛》微信公众号首发。
源自京城的智能制造理念如何在南方制造业落地生根
(系列文章1:理念纷扰)
1. 南北呼应,大势所趋
如果说中国的智能制造理念是源自京城,确实是一点都不为过,2015年5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由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部署了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此概念框架和发展方向一经提出,关于在制造业如何落地的思路、方法、理念随即引发了很多不同的解读甚至是争论。
在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沿海地区,一向是中国制造业的大本营之一,更曾有世界工厂之美誉,南方企业家对制造业发展趋势的敏锐嗅觉和对制造能力提升的朴实需求,都让人对源自京城的智能制造理念在南方制造业落地生根充满期待,就像当年邓小平南巡视察改革开放前沿一样,大家都把目光自然投向了深圳、东莞、惠州这些先锋之地,期待制造业的智能革命浪潮在此再次率先掀起,形成理论实践相结合、南北呼应之美好结合。
实际上,南方企业家也的确积极努力,一波波远赴德国深度感受先进制造业经验,对标工业4.0等相关理念。一切都像想象中的剧本一样按部就班的发展时,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差异:京城所说的智能制造理念和南方企业家所想象的智能制造怎么总觉得好像不完全是一回事?京城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充满了强国梦的愿景,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而南方企业家惦记的则是自家的一个个工厂实体甚至一条条产线该怎么搞好,帮自己实实在在地赚钱。
原本就存在南北间的理念差异,再加上对智能制造的不同理解与期待,因此在动手实践之前,首要的就是解决思路问题,到底该如何从不同角度正确地去理解“智能制造”这四个字,从而求同存异实现大踏步发展呢?
2. 各路“硬汉”,喧喧嚷嚷
在中国市面上来说,智能制造这个话题已经变得既流行又浮躁,浮躁的一个表象就是很多人不求甚解会把智能制造一言以蔽之,“智能制造就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制造就是生产过程无人化、全自动化”、“智能制造就是机器换人”等说法不绝于耳,另外一种表象,就是敢吹牛大干快上,甚至笔者见过的一些知名国企央企的董事长都会这么说:“德国人追求的工业4.0,我们已经实现了!”有时候看多了他们的报告,笔者时常对自己在制造业信息化奋斗多年走访过几百家企业才仅能略有小成感到羞涩和愚钝,因为人家把智能制造和工业4.0这么快就已经实现了,咱自己除了敬仰也只有崇拜的份儿了。
崇拜之余,但反过头来一想,又似乎哪里不对,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智能制造的理念发端是参考了德国工业4.0和日本早期的IMS,而日本的IMS干了十多年后因无成效而放弃了,德国人自己说工业4.0是到2030年才能实现的一个国家战略。中国提出的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中国制造2025”,但不是说到2025年智能制造就能实现了,而是说后面还有两个十年计划,所以是2045年才是全面真正实现智能制造的节点。所以,那些号称已经实现了智能制造的“速成工厂”也有些令人汗颜了。
在智能制造这波浪潮之中,不乏各种概念的炒作,用不同的说法解读智能制造并明里暗里带动商机,真是浑水好摸鱼!比如,很多公司摇身一变就开始了基于各种自动化题材的包装与炒作。自动化公司尤其显得比较活跃,它们会极力强调自动化设备对于智能制造的意义,也的确影响到一些资本,很多自动化公司在股市上都有良好的表现。笔者并不否定自动化设备的基础必要性,但是智能制造如果是完全强调自动化,笔者认为是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些这种工厂,比如一些“无人工厂”、“黑灯工厂”、“熄灯工厂”都是自动化的思维延伸至极致的套路,包括之前笔者在网上看到过的各种视频,都是强调自动化水平多高,以至于很多人万里迢迢去德国、千里迢迢去成都参观了世界公认的“最接近工业4.0的工厂”之后,都表示没什么,甚至笔者还听说过“自动化水平还没有我们工厂高”之类的说法。实际上,自动化程度高低并不应是衡量智能制造能力的标尺,也不是通向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只是智能制造因有制造两字,很多人会把它具化成工厂或产线,把目光习惯性的聚焦到一些物理载体和工厂实体上,对智能制造产生理解上的误区。
3. 智能制造,意在“智能”
智能制造理应是一个系统性建设思维和一个全局优化的管理理念。不管是德国工业4.0,还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体系,都是着眼于一个国家概念来看的,当然会对不同的产业链上的企业有不同的影响,它是一种长期战略,而不是仅指在工厂级/车间级的制造执行端这么一点事情。要想实现智能制造,也真的不能只盯着后端的制造执行的表面现象,要着眼于整个企业全业务链条的能力提升。比如在研发环节,如何能够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更好的为智能制造做好相应的数据与模型准备,为制造环节输入更明确的产品规格、工艺要求、质量管控规划等,并且对后面实际生产过程当中一些情况能够提前预测模拟分析,形成对应的处理机制和优化调整方法,才能在后端工厂展现出柔性化、混线甚至按订单制造的适应能力与魅力。
关于智能制造,应该是重点强调的是“智能”而不是“制造”这两个字。笔者总结了一下,认为智能的过程,就是实现《三体智能革命》一书中提出的“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智能闭环;智能的结果,就在设备或者产线层的具体工作场景中,尽量消除企业系统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实现对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此笔者总结了一段话用于描绘工厂在实现智能制造后的场景:将生产环节所有端口的数据通过工业物联网(或者是工业以太网)传入工业大脑,随后通过一些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决策模型,对所有关联参数进行深度的学习、计算,分析出良品率、设备OEE、能耗效率等最相关的几十个关键参数,实时监测生产过程并控制制造变量,以适应不同订单的不同制造需求。
可是说来说去,在笔者左脑解读京城的“高大上”智能制造理念的时候,右脑必须同时想到南方制造业企业家们所想的,或者真正所在乎的,就是工厂(甚至只是产线)具体制造能力的提升,以及新产线能帮助自己赚多少钱,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后期制造能力的智能程度表现是跟企业前端的设计部门、研发部门、工艺部门、市场部门、仓储物流甚至企业的经营模式、业务模式、管理都直接相关。理念如果不能“通天”,未来可能就走不远,智能制造也就不能在企业真正“落地”。例如,如果企业没有为此做好整个业务流程体系的管理优化,没有着眼于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那么后端制造的智能化终将在这个企业中成为一个伪命题。
当部分南方制造业企业家们对智能制造所蕴藏的管理理念开始理解得越来越清晰的时候,新的难题又摆在面前,面对各种专业软件系统需要上马实施应用,各种硬件自动化设备需要进行数字化改造和车间通讯联网,数据流如何打通以对生产过程产生驱动,业务各环节的流程衔接是否合理,市场订单的生产任务又迫在眉睫,企业人员对智能制造的理念还需要加强理解和提升,过去已有的工厂又面临各种基础条件的不具备等等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又将如何有效具体行动落实起来呢?且看作者后续文章:四步宝典!
作者简介:
崔斌——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深耕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十几年,已为超过200家知名制造企业提供过专业服务,擅长将先进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累积大量企业项目成功经验,对各类先进制造技术和理念有全面理解和独特见解。
现任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统筹欣旺达智能制造技术发展框架并主导在新一代汽车动力电池工厂的落地实施。
曾就职于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多年,担任过大中华区渠道业务和大客户业务的售前支持、西门子工业大数据解决方案(中国)技术负责人、能源行业技术总监、西门子(中国)工业4.0创新实验室主任、智能制造行业战略专家等职务,同时兼任西门子与各省市政府共建的系列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筹建技术负责人等,代表西门子参加各种市场会议活动并发表专业演讲数十场。
编审:
赵敏——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
声 明
本文属原创,作者崔斌,编审赵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由《走向智能论坛》微信公众号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相关阅读
2、智研院说 | 尹金国: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与IT融合(附PPT图片)
6、智研院说 | 宁振波拆解两化融合:关键在产品,基础是数字化,目标是工业体系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