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这个概念在一级市场并不多见,它的应用可能受限于一级市场本身的信息不公开、数据缺失难以获取等等因素。但有这么一家投资机构,他们在整体缺乏创新的风险投资市场中,在“量化”这个领域迈出了第一步——从0到1建立了“天行算法”系统,并将这个系统灵活运用、贯穿投资研判始终。
他们就是元真创投。
据创始合伙人赖润伟介绍,元真创投是一家遵循“以人为本”为原点投资理念的创新投资机构,与其说是元真是一家投资机构,不如说他们是一家用“量化算法”产品加持投资逻辑,进军股权投资行业的Venture Studio(风险投资工作室)。
元真自行开发了一套能够快速搜集项目信息、时刻跟踪市场变化、长期沉淀创投行业数据,并最终指导股权投资的“天行算法”(量化分析)系统。
往前追溯,元真创投创始合伙人赖润伟在2010年开始运用跨学科思维探索针对“人类行为、心智”的量化模型,系统雏形在5年前正式落地。5年间,“天行算法”在实践中不断地迭代打磨、与投研分析体系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投研风控双保险,很大程度保障了元真在天使投资上的命中率。
当下,元真创投以自有资金进行灵活投资,专注阶段聚焦在天使轮,重点布局大健康、机器人、数字化三个大方向。截止目前,元真创投已经投资了丰疆智能、动网、旭宏医疗、IHS智触等项目,100%是A轮前的领投方,且85%是首轮融资。
事实上“元真创投”从“元真价值投资”进化而来,2022年他们进行了品牌升级。这意味着,元真创投将更进一步地、正式迈入市场化募资的崭新阶段。
为何要打造“天行算法”系统?这套系统如何运转、又到底能够多大程度作用于投资?在如此变化多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一级市场,元真是如何在不确定中抓住确定性的?元真创投创始合伙人赖润伟对此一一进行了回答。
一切的起源
36氪:从大家最好奇的部分开始,做早期很多投资机构都谈要“看人”,听说元真在这方面自成一套方法论?
赖润伟:元真有套专门围绕“人”来展开的创业/股权投资量化分析系统,我们称它为“天行算法”。简单来说,就是围绕“人”本身设立一系列的量化考评分析标准,贯穿投资流程始终,并以可视化的系列图表,类似股票行情般进行呈现。
36氪:在一级市场进行投资,“人”这个因素的确是最难量化的。
赖润伟:是的,一级市场本身就是一场People Business。大家对人的判断很多时候都是来自于经验、认知等等,但每个人都有偏好、性格,需要对人性做深入的研究和追踪。
对人的判断很可能会面临不稳定性、或者说是不可传承。打个比方,我们接触过一些同行和前辈,发现他在不同周期,对人的判断不一定准确,这个周期很准投进了大项目,但下一个周期未必投得中;或者说他自己看人很准,但苦恼于无法将这个能力传授给后来者,最后机构对人的判断力上就形成了断档。
36氪:“天行算法”是想尽可能去量化“人”这个因素?
赖润伟:VC行业是最需要去被革新、甚至是被颠覆的。不管是合伙人扩充也好,还是团队的扩充也好,本身的工作方式非常古老、非常传统,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天行算法”其实就是在探索“人”的这个看起来不可量化因素的确定性——一方面是广泛收集整个市场上面创业公司的数据,另一方面其实是尽可能的去把“人”做拆解。
36氪:你们是如何拆解的?
赖润伟:我们在接触项目时,首先会通过“项目信息收集表”来全方位采集数据,作为数据源头。表内除开创始人、创始团队的重要信息,也包含公司信息、项目相关领域、所处阶段、产品和服务、市场及用户、商业模式、运营数据、核心资源、现有竞品等等。
一级市场投资背后也是有相应的规律可循。“天行算法”是基于对“人的行为”进行算法推演,依托于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成为跨学科的前沿算法系统。
相匹配地,我们在投资和实践中也在同步打磨系统,对系统进行了跨越迭代——将人工智能中知识驱动与数据驱动两种模型作为基础,结合广泛收集的大数据进行量化分级,最后综合应用在创投领域。
36氪:“量化”这个概念多用于二级股票投资,基于大量客观、公开数据,但一级市场信息并不透明?
赖润伟:所以非常依赖在这个市场上对于“人”的信息积累。目前我们的数据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同步收集,线上我们会用算法广泛汇集信息、采买市场公开数据,线下也会通过路演、FA、孵化器一系列渠道进行扩充。如果不能去到最本源的地方,算法就会大打折扣。
36氪:为什么会想到把“量化”这个方式应用到一级投资?
赖润伟:我从学生时期就与“量化”结缘,后来也从事二级市场投资的工作。量化投资在中国至少有10年的历史了,之所以做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的量化系统,是基于我在二级经验的一种尝试。
项目投决会的时候通常有大几十页、上百页的投资建议书,枯燥且不直观,一级投资是否能够像二级股票投资一样清晰?能够更大程度地加快投决流程?这是元真在持续探索的。
36氪:一、二级的确有很多共通、可借鉴之处。
赖润伟:是的,尤其是在价值创造上。我们投资企业更多的是看中产品研发、团队扩充之下是否能将业绩实实在在的做起来。
当然我们投资也会用二级思维来看企业、做预判,国家政策在鼓励什么?宏观大趋势、人口发展趋势在那里?企业如何能够去到更大的市场?
36氪:你个人当时为什么选择从二级到一级?
当“天行量化分析系统”真实作用于投资
36氪:从实践上来讲,“天行算法”这套量化分析系统是如何真正运用到投资上的?可以理解它是一个投资辅助工具吗?
赖润伟:它是前置性的,但并不是辅助。“天行算法”与投资分析并行,相当于对最终的投资决策进行了二次风控。除了严密的投研分析以外,我们贯穿全流程的多加了一套这个系统,就是对投资结果形成了一套双保险。
天使投资很多时候会有点像盲人摸象,要摸出来这是一头大象,那么我们就要从多个角度去验证。投研体系和算法系统缺一不可,是双源共存的。
36氪: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过投研系统和算法系统两套判断体系结论相悖的情况吗?
赖润伟:的确遇到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更加谨慎地去判断投资这个人的时点。优秀创业者的成功往往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对投资人来说什么时点进去、陪跑多久,这很重要。甚至比较极端的情况是,创始人可能做成的并不是当下这个项目,那我们就会采取长期跟踪、观望的态度。
36氪:某种程度上来讲,系统能让你们对“创始人”本身更坚定。
赖润伟:是的。“天行算法”实际包含了七大板块,风险信号灯、团队能效、市场规模、业务发展趋势、融资营收趋势、法律安全趋势,当数据录入之后,系统最终会给到一个综合评分。
通过算法系统,我们能够复盘及预判出项目发展趋势是处于上行、震荡还是下行,以此快速判断出投资风险是大还是小;该项目在过去及未来的高低起伏也是一目了然的,不仅能够识别出发展的高峰和低谷,而且还能够将业务、融资和营收的情况按照每个年度区分呈现(示意图2)。
示意图4:综合评分
36氪:应用下来你们是否对创始人有比较明确的画像?或者说元真偏好什么样的创始人?
赖润伟:元真看创始人的方法论其实已经沉淀积累了十余年,我从2010年开始摸索中西融合的量化投资算法。基于算法之上,我们会选择愿意All In的创始人,创业初心很重要。
36氪:你们怎么理解“All In”?
赖润伟:资金上的投入、时间精力上的付出都是。如果创业者都“不敢”重注,投资人如何“敢于”投资?
“All In”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创业态度,它意味着创业者做好了披荆斩棘、勇攀高峰的心理准备,完全不给自己留后路。
36氪:大家都在“投早、投小”,目前元真团队都是如何触达水下项目?
赖润伟:其实水下作战是我们的常态。我们团队会用半小时左右快速对项目进行了解,同时去获取算法当时一些必要数据,快速筛选是Pass、通过,还是继续观察,进行交叉验证。如果通过初筛,那我们就进一步研究,并推进立项。
创投“锦鲤”的变与不变
赖润伟:市场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经济周期的循环也越来越短,上个资本寒冬也不过是三四年前,我们还是选择保持良好的心态,深刻认识到自己擅长做什么,以不变应万变。
36氪:大家都在“投早、投小”,你们在投资领域上有做调整吗?
赖润伟:我们没有刻意去做大调整。大家都在关注硬科技、医疗、消费,优先选取地还是一些能快速发展起来的行业。但我们认为好的企业不是说3-5年、甚至10年才能构造建筑起来的,往往需要10到20年的时间才能发展成熟。我们选择一直坚守在早期投资,尤其是天使投资,无论日后如何发展,我们都想是要遵守这个阵地。
36氪:这么笃定的原因是?
赖润伟:我们是投资人同时也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创业期投资机构,深有体会的是创始人在创业初期是非常需要帮助和支持的,中国未来的繁荣昌盛是离不开创业者的,没有他们的存在,投资人本身也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们会沉下来长期做有真正价值的事。
我们的初心是“孕育可能,共塑未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想发掘和哺育中国未来的优秀企业家。
36氪:元真的团队组成是怎样的?
赖润伟:我们团队不到10个人,但关于项目上团队几乎是全员参与的,当然在精力分配上有所侧重,包括投研、投后都有分配人员。项目的全程跟进上,我和另外一位合伙人罗森基本是亲自上场。
36氪:你们会有分工侧重吗?
赖润伟:我更多是负责天使投资、早期投资的相关事务,而他是负责产业投资、和品牌商务的相关事宜。
我在深圳大学就读的是经济学,毕业后也一直在从事金融及投资工作;而罗总在英国留学就读的是计算机,他也是深圳海归协会的创始副会长。我们两人擅长的领域各有不同,所以不管是在经验,还是在项目的资源、落地上,都正好形成了互补。
36氪:早期投资于你而言,魅力在于何处?
赖润伟:我们常跟同行开玩笑说,我们做的都不是早期投资了,是早早期(种子、天使),先从0到0.1,然后再到1。我们定义的早期是从创始人只有一个idea的时候就与其并肩作战,努力使公司进入正轨,不再揪心于生存、存亡的问题。
这个阶段的投资,它本身的魅力可能就在于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处于完全的非共识阶段。当我们克服和战胜“不确定性”和“非共识”这两点的时候,一方面潜在投资收益会很高,另一方面参与其中的成就感也会更高。
36氪:所以要和创始人识于微时。
赖润伟:是的。像我们在2016年末接触到的IHS智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是一家首先落地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平台级技术企业,专注于机器人触觉及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016年末,我们在深圳海归协会举办的海归创业大会和创始人唐宙明相识。当时他还在一家美国的芯片公司担任架构师,和几个朋友一起捣鼓一个创业项目,当时他们自掏腰包花了200万去做研发,也没有给自己开工资。
我们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和他接触、沟通,最终把他们从国外引回来,全程参与了他们的孵化过程。甚至后来还帮他们做了人员筛选和招聘、办公场所落地、对接代理商,再到后期对接新的投资机构、帮助他们在媒体上进行发声和曝光等等。
几乎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服务。元真本身也是在用创业的心态去做投资,所以说当我们企业需要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动用自己全部力所能及的资源去给到他,去创造一些可能性。
36氪:目前元真投资其他的项目发展如何?
赖润伟:我们现在已经投资了丰疆智能、动网、旭宏医疗、IHS智触等项目,所有项目都是自有资金投入,100%是天使轮的领投方、有85%是首轮投资机构。
丰疆智能和动网是目前发展最快的项目。丰疆智能我们是在18年下半年接触到,在一个月内完成了这个项目的调研、打款。后来19年他们正式开始启动时候,就已经取得了几千万的营收,2020年就翻了十倍。目前已经到了B轮阶段,先后拿到了大湾区共同家园、深创投、腾讯投资的投资。
接触动网的时候,公司也正处于盈亏平衡的爆发点上,通过天行算法加上尽调,我们也是在一个月内确认了对动网投资的所有步骤。2018年动网就扭亏为盈,2021年的净利润已达数千万,目前已在筹划IPO上市了。
我们投资的这些企业基本都获得了顶级CVC或知名机构的投资。
36氪:有点创投“锦鲤”的意味了。
赖润伟:是的,希望我们所有的被投企业都有美好的未来。
36氪:接下来元真会主要关注哪些领域?
赖润伟:医疗健康(科技)、机器人(触觉)和数字化三个大方向,元真的核心还是“以人为本”的投资理念,我们专注的这三个领域都与人口结构变化有着很大关系。
我国正面临非常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这继而引起医疗健康需求的持续扩大,相关消费支出持续增加;另一端,新生儿数量的急剧下降也会造成未来劳动力的不足,就需要硬件及软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去替代和承担这些不足的劳动力,帮助社会和企业去减少人力数量及成本。
因此,我们看好医疗大健康行业,老龄化趋势不是一时半会就能逆转的。与此同时,我们认为要用硬科技去赋能医疗及健康产业,帮助提升医疗效率,改善医患关系,尽可能防患于未然,让医疗系统及社保的压力得到有效降低。
另外硬科技中的机器人触觉行业也是我们非常看好的,触觉是人机交互、虚实融合的关键所在,触觉感知及力反馈有望成为未来10-20年能够比肩人工智能的新兴产业,将会和机器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在汽车、工业、游戏、娱乐、社交、医疗和教育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