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网财经 达沃斯独家报道
1月23日,瑞士雪山小镇达沃斯迎来了久违的阳光。阳光普照之下,全球化CCG智库和凤凰网共同举办2019冬季达沃斯午餐会,来自全球的政商学界精英齐聚一堂,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北京时间周三晚间,凤凰网财经全程报道全球化智库(CCG)与凤凰网财经联合主办的“波折下的全球化发展新方向和新动力”为主题的达沃斯午餐会。林毅夫、宋志平、刘积仁、李开复等大佬云集,纷纷抛出对全球化、工业化、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午餐会现场做主旨发言,他谈到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是因为中国。
“2008国际金融危机至今,很多国家还没有完全复苏。”他用数据说明,10年前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是3%到3.5%之间。十年过去了,2018年美国增速不过2.9%,预计今年增速降到2.5%,明年降到2%。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速一般都在1.5%上下波动,而日本自1991年以来,经济增速一直在一个百分点左右浮动。
林毅夫表示,很多发达国家民众的工资已经停止增长,“主要原因不是全球化,也不是机会被中国抢走了,而是发达国家实行自动化,减少了就业的机会。” 他认为,外国工资不增长很多是发达国家自己的原因,例如产业不平衡、财富过于集中等,不能将这些问题怪罪到中国身上。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本次午餐会上指出,过去十年,在科技领域,没有任何人能够跟美国竞争,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拥有数据,就是拥有人工智能的石油,“比如我们的微信、微博,可能比美国的产品更好用”。
李开复认为,五年以后,中国在AI方面的应用和价值的产生会超过美国。因为中国在在数据、市场、创业者、人才方面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李开复提出,中国企业一定要走出国门,“如果我们技术只有自己使用,没有别的国家使用,你再说数据有多大,AI有多进步,外国人会找出别的理由,说你们AI智力不足”。
另外,李开复建议,中国要积极地参与到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中。“我们从通信的标准就已经看到了,看得非常清楚,我们现在也在开始讨论AI的标准,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李开复总结,“我觉得全球4.0就是中国的技术参与了世界顶级的技术的定制。中国在未来五年以后,会拥有世界技术使用的50%。要做到这点,一定要走出国门,一定要参与全球各种的讨论标准以及理事会”。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表示,当前需要解决全球化的治理问题。“全球化治理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平台,问题会不停地用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所以,当务之急,还是需要能够一起对话的平台与机制”。
携程旅行网CEO孙洁
携程旅行网CEO孙洁在午餐会现场表示,“旅游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的使命。”孙洁表示,对于携程来说,全球化意味着三点。
第一,去中间化。携程要成为全球旅游从业者的中心,所有的服务和产品都可以卖给全球所有的客人;
第二,用技术的手段输出服务。携程因为是以服务起家,现在用AI、大数据帮客人来做很多服务,而数字、AI是没有国界的。
第三,给地方赋能。 携程去年卖了7亿张火车票,3.5亿张机票, 3.5亿个客房,所以携程规模非常大。但是当我们服务于欧洲、澳大利亚、俄罗斯的客人的时候,都需要本地化。所以携程在爱丁堡、日本、韩国,未来可能在美国都会有自己的服务中心。
孙洁提出,有两点原因,中国人在西方国家是吃亏的。
“第一,语言不是我们的第一语言,所以表达上可能不够自信”。
“第二,西方的交流是非常平等的,老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犹太人也是,他们教育很好, 希望孩子们敢于挑战。而这可能是中国教育欠缺的地方。”
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
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认为“前一轮全球化是跨国公司推动的,比如IBM、奔驰、宝马、可乐等,但现在发生了变化,有的大公司感到乏力了。”
“我觉得应该变成一个分散式和无国界式的一个做法。这实际是有先例的,看一下早年计算机行业,最开始所有计算能力都在IBM主机上,但是后来微软跟英特尔搞了一个微机以后,计算能力大地超过主机,这就变成了一个革命。”孙强举例说,“后来医疗健康也是这样,最早的西医药全是大公司,到现在由于新技术的发展,由于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资本的介入,基因和生化、生物治疗医药的发展,使得现在医药也变成了一个分散型的研发”。
孙强又提到了互联网。他说:“早期互联网都是靠门户网站,今天则是数量上亿的APP。未来全球化也可能是这样,不是一些大公司来主导,而是小公司。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无国界的企业来主导。”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现场发言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在午餐会现场做主旨发言。他首先透露了中国国企掌门人的“达沃斯阵容”:“这一次我们来了11个央企一把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阵容。”为什么央企来了这样大一个阵容?他表示,中国的企业都想融入到“全球化4.0时代”里面来,中国企业要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国经济也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宋志平表示,来到达沃斯几天忙忙碌碌,参加了很多会议论坛,但遇到了三个问题:
首先,中国企业要如何和跨国公司合作?他谈到:“中国正在高速增长,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企业需要和全球跨国公司进行深入合作,进行高层次合作,这点我们非常肯定。”他表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际化,离不开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其次,“中国在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大家关心的事情。”宋志平谈到世界对中国的发展非常关心,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是竞争还是合作,“是不是会吃独食?”对此,他表示中资公司现在提倡联合开发第三方,大家一起来做。他认为,中国公司应该融入全球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全球的采购。“中国现在在全球做的100多个项目里面,没有一个项目不是和跨国公司合作的。”
再次,“我们总是被别人问,中国的政策会怎么样?” 宋志平认为国际化应该是双向的,不光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向中国企业提问题,中国企业也要反过来提一些问题给跨国公司。
……更多嘉宾精彩观点敬请期待!
凤凰网财经官方微信 ID:finance_ifeng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点好看支持凤财君
点击阅读原文直击达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