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万字详解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4大论断和5个信号

2019 年 8 月 27 日 互联网金融


央行发布万字金融科技规划(《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下称《规划》),苏宁金融研究院第一时间出了速读版),不过,如此丰富的规划,速读知其梗概恐怕不够。我们需要精读,需要结合行业环境、趋势动态、热点事件来读,需要反复地读。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本质上是一篇读后感,既是读后感,篇幅也就未加控制,所思所想皆诉诸笔端,不知不觉也接近万字。

万字正文已然难读,万字解读岂不画蛇添足?其实,某种意义上,政策解读,本就画蛇添足

如果您决定读这篇文章,那需要付出一点耐心,建议先收藏再阅读。


文/ 薛洪言

来源/ 苏宁财富资讯

尘埃落定


一些争议不决之事,随《规划》出台而尘埃落定。


(1)金融科技,算什么?


面对经济下行、金融防风险的复杂局势,新金融一度出现污名化迹象,连带金融科技赋能也受质疑,给从业机构带来不确定性和压力。


《规划》明确提出将金融科技打造成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给金融机构的科技转型吃了定心丸,也给金融科技企业的科技输出吃了定心丸,有助于引导全行业集中精力发展金融科技,降本提质。


(2)金融科技融于金融,金融科技能否独立于金融?


《规划》开篇就给出金融科技的定义:

“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该定义由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于2016年提出,目前已成为全球共识),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

关于金融科技的定义很多(表明仍存争议),《规划》选择了金融稳定理事会的界定,并强调该定义“目前已成为全球共识”,为业内尚存的争议——金融科技,是金融还是科技——下了定论:即金融科技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创新,由技术驱动,却不等于技术。既然是金融创新,必然要受金融监管。


这些年,随着互金巨头转型金融科技公司,策略重点从金融产品转向科技输出。银行业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把科技输出职能独立出来;大的互金巨头,也在刻意区分业务板块和科技板块。科技赋能于金融,也隐隐有了科技独立于金融之意。


央行对金融科技定义的选择和强调,等于向市场重申:金融科技,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创新,在监管射程之内。


(3)开放银行,目的还是工具?


2018年以来,开放银行成为行业热词,个别银行通过开放银行模式获得业务层面的成功,引发行业效仿。《规划》中并未出现“开放银行”一词,只是在“(九)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小节中,鼓励银行业:

“借助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手段深化跨界合作,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将金融业务整合解构和模块封装,支持合作方在不同应用场景中自行组合与应用,借助各行业优质渠道资源打造新型商业范式,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开放API和SDK,是国内开放银行实践的典型模式。这段话,其实在讲开放银行,不过也只是将其视作“拓宽金融服务渠道”的新模式而已,是一种工具定位。


实践中,很多银行却只是盲目跟风,为开放而开放,错把工具当目的。


正如佛家经典所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别人指月给你看,你却错把手指当月亮,盯着手指看,既误解了月亮,更误解了手指。


所以,开放只是手段和表象,归根结底,银行转型要回归到经营提升上来。


(4)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中小支付机构迎新机遇


支付APP林立,每家一个二维码,消费者深受不能互认互扫之苦。比如明明云闪付有支付立减活动,偏偏煎饼摊只接受支付宝和微信。其实,断直连启动后,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在技术端变得可行,市场中就不断有人提出相关动议,只是在顶层设计层面缺乏统一规划。


《规划》在“(十四)加大科技赋能支付服务力度”小节明确提出:

“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考虑到这是三年规划,意味着2021年之前,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或将落地。


条码支付互联互通之后,中小支付机构不必再受场景不足之苦,拓客有了底气;消费者也不必被强势支付工具捆绑,无论选择哪个支付工具,都不必担心场景方不受理。


当消费者有了实质性的选择自主权,届时,提现收费、信用卡还款收费,便会从留住用户的手段变成驱离用户的工具,支付免费时代,或将重新开启。


隐藏信号


政策解读,就靠琢磨。有些话没明说,但字里行间,似乎能隐隐摸到一些信号。当然,是不是瞎琢磨,就见仁见智了。


(1)BigTech(巨头型金融科技集团),要限制,也要扶持


在近期曝光的一次讲话中,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谈到:

“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赢者通吃’会导致竞争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监管部门要防范和应对‘赢者通吃’的负面影响。……如果用倾销和补贴的办法来抢占市场份额,先实现自己成为‘赢者’,然后再把其他的竞争者打掉或兼并掉,这种做法会导致不公平竞争,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市场扭曲,事后会造成损失。这个损失一般在实业界可能比较有限,譬如在共享单车市场。但如果发生在金融界,这个损失恐怕会到难以承受的地步,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赢者通吃”、“市场扭曲”、“金融危机”,这几个词很快点燃市场情绪,BigTech(巨头型金融科技集团)成为市场热词。


借助金控监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市场猜测,监管可能会对BigTech采取一篮子监管措施,以纠正“赢者通吃”和“市场扭曲”。不过,《规划》又释放了另外一种信号。


在“发展目标”中,《规划》提出“使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强调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市场主体”。


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市场主体,给足时间,四大行或可担此重任;但《规划》给定时间是2021年,距今不足两年半,靠四大行转型显然来不及,靠谁呢?只能是当前的金融科技巨头。



为实现《规划》目标,BigTech赢者通吃的畸形格局要纠正,金融科技巨头的创新发展也要扶持。


(2)助贷,或迎来宽松监管环境


2017年以来,助贷连接资金方和场景方(流量方),助力资金和流量双向跨界融合,催生了消费金融大风口。但助贷的发展,也催生了一些乱象:

如个别城商行,在属地化经营原则下,只能做本地的业务,借助助贷,变相经营全国的业务;


如个别现金贷平台,没有放贷资质,借助助贷引入银行资金,变相做了放贷业务;


如一些大数据服务公司,没有征信牌照,却以助贷的名义做着征信的事情;


更有甚者,一些银行把核心风控外包,甘心蜕化成资金管道;


……

助贷,以分工细化之名,让监管套利变得更容易。此外,助贷的发展,模糊了金融边界,给基于牌照的金融监管带来挑战。如当一家家互联网非持牌机构,以助贷的方式,成为一家家中小银行最核心的客户、风控和科技供应商时,不持牌却胜似持牌,此时基于牌照的监管模式将不再奏效。


所以,监管对于助贷,一直保持警惕。先是在2017年底的现金贷新规中明确了助贷的业务边界(不准碰核心风控),后又在2018年流传于网络的联合贷款征求意见稿中,果决地限制助贷的地理边界(不许跨区域经营)。


不过,助贷是新形势下金融产业分工细化与合作深化的外在表现,也是现阶段金融科技输出的主要载体。限制助贷,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中小金融机构的转型动力。


中小金融机构,缺科技,更缺流量,既要科技,更要流量。金融机构致力于零售转型和科技转型,但任何组织都有历史惯性,换个角度就是组织惰性,转型就是要打破这种惰性,让新模式动起来。靠什么打破呢?不是口号,不是鸡血,而是业绩。


要助力金融机构转型,需在输出科技的同时输送低成本、高质量的用户,助力金融机构实现初始的业绩增长。以此为推动力,打破金融机构惯性,新模式才能动起来。运动的东西自带惯性,科技转型慢慢就上轨道了。所以,成功的科技赋能机构,既输出科技,也输出流量。


在这个意义上,助贷与金融科技输出难以简单分离,从推动金融机构转型角度考虑,需对助贷模式及其负面影响有更大宽容度。


(3)监管沙盒,或将于近期推出


监管沙盒,由监管和市场机构共同营造可控环境,为新技术落地实践提供实践、试错的机会,在国际上已属成熟的实践探索。相比传统监管手段,监管沙盒模式能够较好地实现创新与风控的平衡,体现了监管对科技创新的呵护。


前些年,国内新金融创新过于活跃,乱象不断,监管重点放在集中整治上。现阶段,除P2P整治还留有尾巴(备案尚未落地),其他领域均已步入常态化监管新阶段,此时,创新与发展被提上日程,《规划》的出台恰逢其时。


《规划》明确了科技创新的边界和发力方向,提出了16字原则,即“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尊重科技发展的开放性,引导创新资源重点发力普惠民生领域。而对“安全可控”原则的强调,或许标志着监管沙盒试点将在国内开启。


《规划》在“(十八)做好新技术金融应用风险防范”小节中谈到:

“综合实际业务场景、交易规模等深入研判新技术的适用性、安全性和供应链稳定性,科学选择应用相对成熟可控、稳定高效的技术。充分评估新技术与业务融合的潜在风险,建立健全试错容错机制,完善风险拨备资金、保险计划、应急处置等风险补偿措施,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开展新技术试点验证,做好用户反馈与舆情信息收集,不断提升金融产品安全与质量水平。”

就这段话而言,某种程度上就是再谈沙盒监管机制。中国版监管沙盒机制,已在不远处。


(4)鼓励大行发力超级APP


在“(十一)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小节中,《规划》提到:

“探索轻型化金融服务模式,打造对内聚合产品与服务、对外连接合作机构与客户的综合性金融与民生服务平台,发挥客户集聚效应,降低金融服务边际成本,提升金融服务与社会公共服务效率。”

这段话,本质上在讲超级APP——定位于生活服务平台的超级APP。金融科技巨头已经搭建了超级APP,如支付宝、云闪付、苏宁金融等,都已是典型的生活服务平台,支付宝更是早在2015年就确定了生活平台定位,走上开放连接的生活场景拓展之路。


反观银行业,招商银行在拓展生活场景方面走在前列,但相比金融科技巨头,仍有差距;其他银行,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行在内,其超级APP转型之路仍难言成功。


现在《规划》鼓励银行发力超级APP,问题是,生活服务平台也有入口效应。用户不需要太多入口,往往是先入为主,所以搭建入口是典型的“一步慢、步步慢”。银行发力超级APP,已然一步慢,接下来会不会步步慢呢?前景不太乐观。


(5)企业版数字货币,依旧无望


金融科技领域,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是大热门,Libra白皮书的发布、沃尔玛数字货币专利的披露,更是把互联网巨头发行数字货币推上舆论风口。


不过,无论是区块链还是数字货币,《规划》都只字未提,只是在“(八)健全网络身份认证体系”小节中隐约谈到区块链技术:

“综合运用数字签名技术、共识机制等手段,强化金融交易报文规范管理,保障金融交易过程的可追溯和不可抵赖,提升金融交易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和完整性。积极探索新兴技术在优化金融交易可信环境方面的应用,稳妥推进分布式账本等技术验证试点和研发运用”。

这表明,未来三年里(2019-2021),监管仍鼓励金融机构自行探索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却也并非政策重点(或许与区块链技术自身成熟度有关)。至于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已是“呼之欲出”,市场机构自行探索发币,仍看不到解禁迹象。


其实,ICO新规后,除了央行数字货币,国内市场一直对加密数字货币持高压态势。不过,类似Libra和沃尔玛币这样的稳定币,没有投机属性,借助巨头自身的影响力,在跨境支付层面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成果初显,但仍前路漫漫。而国外互联网巨头发力数字货币,又给人民币国际化增添了新的变数。


在此背景下,国内数字货币探索策略其实可尝试进行调整,官方层面由央行加速推动法币数字化,市场层面,未尝不能放开企业进行可控的数字货币试点。


夯实基础


作为顶层设计,《规划》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夯实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规划》提及二十七项重点工作,不少工作着墨点都是基础夯实。这里不面面俱到,只关注两点。


(1)打破数据孤岛,突破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制约


小微金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也是当前金融行业重点发力方向。在全行业努力下,取得了明显进步。如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普惠小微贷款新增 1.2 万亿元,同比多增 6478亿元;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 6.82%,较 2018 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 0.58 个百分点。


但症状缓解不等于治本除根,要除根,仍要从数据着手。


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风控;风控之难,难在数据。我国小微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跨过这个坎,有望晋身大中型企业;迈不过去,就死掉了。对银行来讲,面对平均只能活3年的群体,风险管理就很难办——在3年时间里经历生老病死,企业经营状况半年一小变、一年一大变,很可能申请贷款时一切正常,贷款刚发放,企业就由盛转衰、行将就木了。


所以,做小微金融,贷前调查很重要,贷后管理更关键——要实时追踪企业经营状况,对于潜在风险早发现、早应对。但贷前调查就已不易,实时监测更是难上加难。淘宝、苏宁等平台企业,对线上商户可实时监测,包括银行在内的大多数金融机构没这便利条件,若靠客户经理实时盯防,人力成本太高,在商业上不可行。


破局之策,就是要发掘实时数据,随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实时调整信贷策略,才能深入小微金融又不被高风险所伤。小微企业经营数据,除了掌握在自己手里(以户计,太分散)、平台企业手里(局限于零售环节)、SaaS服务商手里(局限于特定行业或特定环节),还有一个待发掘宝矿,就是散落在政务部门手里的数据——税务、工商、行政处罚;医保、社保、环保;水表、电表、海关报表等。


所以,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啃下这块硬骨头,是打开小微融资市场空间的关键,也必将成为未来几年内的政策重点。一如《规划》中提出的,“在切实保障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与敏感数据前提下,强化金融与新法(疑为刑罚,即行政处罚数据,作者注)、社保、工商、税务、海关、电力、电信等行业的数据静源融合应用,加快推进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融合应用机制,实现数据资源有机整合与深度利用。”


不过,打通政务数据孤岛,一直是重点和难点,这个硬骨头,只能慢慢啃,啃一点是一点。


另一个重点,则是打通金融体系内部的数据孤岛。企业生产经营离不开金融产品支持,账户、存款、支付、代发薪等基础金融服务中,沉淀了大量有价值数据。只是,一则这些数据分散在不同银行,二则即便是同一家银行,数据也被分散在不同的部门,缺乏有效整合,难以发挥合力。央行征信数据,是金融机构内生数据的最典型代表,也是集大成者。通过整合不同银行的信贷数据,央行征信成为金融机构信贷决策中当之无愧的指路明灯。其他有价值的数据,如支付、存款、理财等,仍有待整合发掘。


针对金融数据,央行在《规划》中明确:

“打通金融业数据融合应用通道,破除不同金融业态的数据壁垒,化解信息孤岛,制定数据融合应用标准规范,发挥金融大数据的集聚和增值作用,推动形成金融业数据融合应用新格局,助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

从可行性来看,基于银联和网联实现支付数据打通,最易见效,有望成为近期的政策重点。


(2)发力监管科技,夯实监管短板


监管是金融科技生态内重要一环,以有形之手行调控之责,引导资源配置,左右创新走势。某种意义上,监管短板等同于行业短板,监管效率等同于行业效率,所以,《规划》特别强调“增强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为此,在《规划》中提出一系列配套措施,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规划》明确提出,要“将金融科技新产品纳入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通过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挖掘算法嵌入、数据多维提取、核心指标可视化呈现等手段,助力“统一、全面、共享”的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建设,覆盖所有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活动,确保统计信息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数据统计,背后涉及到数据口径、业务标准、报送机制等一系列工作,环环相扣。就现阶段来看,新金融机构种类多、模式杂、数量多,数据口径不统一、业务标准不一致、报送机制不完备,为达成目标,预计后续将持续压实地方属地监管责任,充分发挥协会自律监管职责,一个客观影响是,地方非传统金融业态面临的监管压力或将持续增强。


二是《规划》明确要求,“综合全流程监管信息建立监测分析模型,把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穿透联接起来,透过金融创新表象全方位、自动化分析金融业务本质和法律关系,精准识别、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强化监管渗透的深度和广度。”


穿透监管的强化,消解监管套利的空间,致使低门槛、低水平、同质化的金融活动失去生存土壤,真正服务实体经济、服务金融行业降本提质的创新将成为主流。从这个角度看,市场分化仍会加速,在这个过程中,持牌经营、合规创新、有序竞争的新格局将得到确立。


未完待续


《规划》内容丰富,但受限于文章篇幅,本文暂且就到这里,更多内容,建议大家找到《规划》原文细细研读。另外,所谓解读,某种意义上等同于猜测,难免有很多谬误之处,所以本文只是提供一个视角,供大家参考。


最后,不妨再展望下前景。规划从来落地难。规划本是开端,但从过往实践来看,不少规划既是开端,又是终点。


纸面文字走入现实,需以一条条细化措施为桥梁,以求最终目标的达成。不过,作用与反作用是一体两面,借助细化措施牵引现实资源走势,措施本身却可能因反作用而动作变形,偏离方向。一条措施变形,问题不大;多数措施变形,规划里的目标也就难以落地了。


央行三年《规划》出台,留给政策落地的时间不足三年。好在,《规划》里有前瞻性布局,但更多是对行业实践的事后追认——很多方面,实践都走在了前面,《规划》不过是政策层面的事后认可与推动,赋予市场信心。


在强监管环境下,政策认可本身就是助力;在经济下行周期,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因而,《规划》出台,意义重大,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科技输出,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END


未央精选

行业时事

银保监会发文规范银行异地非持牌经营 权健被立案侦查

国家网信办发布《金融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深圳互金协会发布P2P退出指引 雄安新区区块链管理平台向农民工代付工资

6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已定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

案例分析

Airparking共享停车:盘活闲置车位 解决停车难题

大数据时代下的商业变现(三):数据的“精加工”

【保险的商业逻辑】(一)保险行业大变革

【保险的商业逻辑】(二)行业领军者“大都会人寿”

监管动态

电子商务法,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P2P涉刑,股东到底会不会被追责?

网贷合规检查大限将至,各方会审暴露出哪些问题?

备付金账户没了,对支付机构有何影响?

深度观察

5.4万贝米用户,真的是被罗振宇推向的深渊吗?

科创热潮下,如何辨别伪创新公司?

立案P2P送检起诉,投资人多久才能拿回血汗钱?

ofo真的毁于股东一票否决权吗?

活动&荐书

清华五道口全球创业领袖项目2019年召集令

《全球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格局与发展》,你拿到手了吗?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全阵容45位嘉宾观点集锦

未央海外游学计划启动!英国金融科技之旅等你报名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4月,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

专业研究 | 商业模式 • 政策研究 • 行业分析

内容平台 | 未央网  "互联网金融"微信公众号iefinance

创业教育 |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 • 全球创业领袖项目(报名中!点击查看详情)

网站:未央网 http://www.weiyangx.com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您认为本公众号的内容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权,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

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其联盟关注人群超千万

登录查看更多
1

相关内容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4+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8+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白皮书】“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白皮书-2019
专知会员服务
94+阅读 · 2019年11月13日
5G全产业链发展分析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1+阅读 · 2019年6月7日
【数字孪生】数字孪生的前世今生及未来之路
产业智能官
30+阅读 · 2019年1月22日
201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7+阅读 · 2018年11月20日
国内高校人工智能教育现状如何?
大数据技术
9+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权威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2017)
全球人工智能
12+阅读 · 2018年2月25日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技术与数字化工厂应用!
产业智能官
13+阅读 · 2018年2月21日
【精华版】2017年区块链干货合集
FinTech前哨
4+阅读 · 2018年1月11日
"AI+教育"是虚火还是风口?
数据玩家
3+阅读 · 2017年12月14日
Arxiv
6+阅读 · 2019年7月29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2月8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1月30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5G全产业链发展分析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1+阅读 · 2019年6月7日
【数字孪生】数字孪生的前世今生及未来之路
产业智能官
30+阅读 · 2019年1月22日
201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7+阅读 · 2018年11月20日
国内高校人工智能教育现状如何?
大数据技术
9+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权威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2017)
全球人工智能
12+阅读 · 2018年2月25日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技术与数字化工厂应用!
产业智能官
13+阅读 · 2018年2月21日
【精华版】2017年区块链干货合集
FinTech前哨
4+阅读 · 2018年1月11日
"AI+教育"是虚火还是风口?
数据玩家
3+阅读 · 2017年12月14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