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文 | 洪鹄 陈之琰
Photo by | 天真蓝
测量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冷暖的指标有很多种,可以去看一级市场投资项目量、融资金额,可以计算基金们的募资额,可以数一数这一年又有多少风口发生。
从“投资人”到“明星投资人”,朱啸虎的转变发生在2016年。
那一年,距离他投资饿了么已过去5年,投资滴滴过去了4年,但很多创业者还是需要通过搜索才能知道他是谁。
而在投资了映客和ofo后,朱啸虎开始了高调曝光:
他和项目高度绑定,积极为其站台,在朋友圈和马化腾、王兴等轮番“互怼”,不惧掀起战火,并在接下来两年里参与了包括共享单车、直播、共享充电宝、小程序在内的多个风口。
而2018年底,提前卖出ofo股份,在这笔让大多数投资人折戟的生意上完美套现的做法,又为朱啸虎带来了大众口诛笔伐、行内一片羡慕的争议口碑。
2019年,搜索朱啸虎的名字,相关新闻数量不到过去3年里每年的1/3。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仍然在参加大大小小的活动,但极少接受专访,对于向市场和大众输出观点的欲望,看起来显著下降。
朱啸虎今年稀疏的言说主题,都是关于toB。
所有过去10年在消费互联网上赚到和没赚到钱的投资人在2019年集体转向,开始谈论这个往年关注寥寥的赛道。
于是朱啸虎的声音,也变得不再那么独特——它成了行业大合唱中的一个声部,而不再像过去几年那样,激进、甚至刺耳,却让人无法忽视。
但朱啸虎这一年并没有停下来。
金沙江创投刚刚完成了4.5亿美金和10亿人民币的募资,朱啸虎告诉我们,有更多的钱想进来,但他们的选择是克制规模。
他表示今年出手的项目甚至比去年更多,因为“很多基金没钱了”,项目“价格变得更合理”。
对于出名这件事,朱啸虎抱着高度实用主义态度。
当“被投公司需要我站台”时,他迅速付诸实践且毫无包袱——包括短时间内来者不拒地接受海量采访(而他本人其实是一个惜字如金的人,对大部分问题只能给出毫无延展的干货答案)。
在参加枯燥的行业会议时不忘在映客上直播。
而名声也非常实在地完成了朱啸虎交给它的任务:
给他带来更多创业者,更广泛多元的项目源,也包括“有时候项目会给我打个折扣”。
要定位朱啸虎是有趣的。
基本上,越外围(比如公众)对他的评价会越接近于“激进”“爱怼”“敢打”,接近他的人——包括创业者、投资同行、LP(基金出资人)倾向于用“纪律性”“克制”“务实”来形容他和他的投资风格,而朱啸虎本人对自己的描述则是:
保守。
因为保守,他很难赌人,导致错过了今日头条;
但如果再来一遍,恐怕他还是会选择错过。
因为保守,他极度推崇Benchmark式坚守小规模高效率的古典VC打法,并身体力行。
金沙江没有做大规模的贪欲,朱啸虎甚至坚信“风险投资这个行业本身不需要创业”。
过去10年,中国一共有5家VC在两个(及以上)项目上拿到了单笔超10亿美金回报,投出了滴滴和饿了么的朱啸虎和他的金沙江创投是其中之一。
但他坦言,投中超级独角兽这件事,运气非常重要,并且难以复制。
从百团大战、烧钱为王、到共享狂潮,中国资本已经迅速地经历了它对创业公司牵动力、推动力、乃至摧毁力最大的时代。
当一名保守投资人搭上一辆激进的时代列车,你已经很难分辨他的行动到底是保守还是激进。
有关以上所有的事实和争议,我们和朱啸虎都聊了聊。
36氪:
搜索朱啸虎三个字,2019年相关新闻量只有去年的1/4多一点。
今年的主题是修身养性?
朱啸虎:
没有。
其实今年我们投的挺快的,投了20多个项目,去年才10几个。
朱啸虎:
今年市场上噪音少,项目估值会比去年合理很多。
36氪:
过去几年——就是中国风险投资市场比今天更喧嚣的那几年,朱啸虎本身也是其中一个非常响亮的声音。
朱啸虎:
实话说我们作为早期基金投出去的钱并不多,我们每年出手也就两三亿美金。
整个一级市场2018年投出去的钱超过1000亿(美金),我们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
但这个规模其实是不正常的,市场支撑不了1000亿,投这么多这个行业整体一定是亏损的。
所以2019年几乎回落了一半,今年也就500亿。
36氪:
不管是1000还是500亿,你靠投两三亿就成功让整个市场听到了朱啸虎的声音,这挺厉害的。
36氪:
有人质疑你作为投资人,为什么要比创业者站到更台前。
朱啸虎:
只有创业者需要的时候我们才会站到台前。
今年出来得少,是因为今年的创业者不需要。
我们今年投了很多ToB公司,人家大部分不需要你出来说,toC我们也还在持续布局,投了一些新品牌,他们希望先跑一阵子,现阶段不用我出来摇旗呐喊。
36氪:
金沙江最近刚募完4.5亿美金和10亿人民币,募资花了你今年多少精力?
朱啸虎:
美元募资基本没花精力。
人民币花了点,主要是今年的LP和以前的构成不太一样,有一些新增的LP。
36氪:
是找到这些新LP难,还是说服他们做你的LP难?
朱啸虎:
主要是其中有一部分是第一次做LP,他们本身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而我们又希望你一旦成为我们LP就能比较长期,所以双方沟通过程会长一点。
36氪:
募资PPT上,一句话介绍你的核心投资理念,是什么?
36氪:
很难想象曾经在单车大战时喊出“90天解决战斗”的朱啸虎有多保守。
什么让你变了?
朱啸虎:
没有变,我们一直以来就是非常保守的。
我们只投自己看得懂、能帮上忙的项目,看不懂、帮不上的项目从来不投。
包括对基金规模的控制上也能看出来。
36氪:
金沙江现在管理规模美金加人民币大约26亿美金,这是你管理能力的上限?
朱啸虎:
我希望保持每年2-3亿美金的投资节奏。
超过这个规模,我会觉得风险比较大。
36氪:
每年2-3亿美金是根据什么决定的?
市场环境、金沙江的人手精力,还是你的舒适区?
朱啸虎:
过去十几年,市场上每年真正值得投的互联网项目数量,也就是10个左右。
所以要控制出手,同时保持命中率。
否则你投出去100个,命中率也只会更低。
朱啸虎:
每年会出来无数新项目,但真的跑的出来的,在市场上受到认可的屈指可数。
36氪:
但过去10年中国一级市场新增了至少10万投资人。
这是不是说明做投资和创业的门槛天差地别?
朱啸虎:
中国优秀创业者非常多,但是好的创业机会点非常少。
前几天我还在阿里巴巴聊天,过去5年阿里出来这么多创业者,很多人都非常优秀,但真正跑出来的,真正到目前做出一家赚钱比较多的公司的,只有唐永波的小电一家。
你想这么多优秀创业者,做了很多当时都是风口的项目,现在都不行了。
朱啸虎:
今天证明充电宝就是非常好的生意。
事实证明,充电宝确实是刚需,而且团队的运营能力确实非常强,事情和人都对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36氪:
LP如何看待你定位自己是一名保守型投资人?
朱啸虎:
LP只看DPI
(注:投入资本分红率,可理解为基金的出资人真正拿回多少钱)
。早几年人民币LP都还比较看重IRR,今年变化很明显,都在看DPI了。IRR很多是兑现不了的,DPI就很真实。稳健的基金,才可能有好的DPI。我们DPI很好,所以LP们的问题很快就过完了。
朱啸虎:
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每个LP都在问。
这个太难回答了。
朱啸虎:
现在大的趋势仍然在变化过程中,具体的机会很难预测。
但有两个赛道都有明显的长期机会,一个是企业服务,一个是教育,都是长周期。
朱啸虎:
他们主要还是看过去的DPI。
然后再看你对未来的预测合不合逻辑,做个判断。
朱啸虎:持续命中独角兽。这个是最难的。过去10多年我们还是挺幸运的,基本上每年都有一个比较成功的企业。
36氪:
作为一家风险投资机构,金沙江创投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朱啸虎本人,还有什么?
朱啸虎:
我们作为一家机构,对商业模式、对人以及对价格始终能做出好的判断,这是有系统性的。
36氪:
每一家机构都会认为它有自己的判断。
金沙江凭什么证明自己的更优越?
朱啸虎:
我们对商业模式和商业价值的判断,在市场是有口碑的。
我们看好的商业模式,成功概率会大一些。
我们不看好的,确实失败的很多,比如说像生鲜电商。
朱啸虎:
我们最终挑了两家,兴盛优选和同程生活。
市场上10几家我们都看过了,他们非常的不一样。
兴盛优选在湖南有经营两万家连锁加盟便利店,它的供应链优势非常深。
同程生活创始人何鹏宇过去烧过大钱,打过大仗,去他们公司,楼梯上每个台阶写的都是“10亿人民币的教训”,这里面他就沉淀出很多思考,所以他来做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了。
别的社区团购公司低价卖iphone充流水,拿融资,他们从来不这么干,他们更看重绿叶菜占比。
这是很多其他创业者都不知道的,为什么要看重这个。
36氪:
听下来这两家公司都是和你本人特质很像,稳健保守型。
36氪:
但过去10年那两个让你拿到超过10亿美金回报的案子,滴滴和饿了么,都烧了非常多的钱,都不是保守型投资。
朱啸虎:
第一,程维和张旭豪同样都很会算账,尤其在早期,尤其比他们的对手会。
第二,补贴大战是时代产物,这个时代现在已经过去了。
36氪:
几次投中超级独角兽,你认为这里面运气成分占多少?
朱啸虎:
实话说,还是挺大的。
无论滴滴还是饿了么,当时我们都想不到最后会发展成这样。
饿了么当时张旭豪还是个小朋友,人非常的聪明,但白领外卖市场能不能起来?
我们都没底,外卖在那时候看来极有可能就是个小生意。
滴滴我们投的时候程维说等每天两万单公司就能打平、就能赚钱了,现在每天3000万单。
36氪:
这是投资人很有意思的生存状态了:
投对了,但跟你当时想的也不一样。
36氪:
所以即使一名投资人曾经靠某种方法论——比如你一直强调的3S理论(大市场、可扩张、可防御)捕获了超级独角兽,他接下来继续使用这套方法论,也保证不了他还能捕获到。
朱啸虎:
没错,保证不了。
我们最近还在复盘,过去两年出的估值快速过1亿美金的公司,哪些是我们没看到的,哪些是看到pass了的。
今天金沙江跟过去唯一的不同是,我们的钱并不仅仅代表我们的钱了,它还代表很多我们投的出色公司,他们能给到更多资源上的帮助。
另外,过去10年我们看过很多坑,在告诉创业者如何少踩坑上我们能提供更多帮助。
这两点可能是“过去10年持续投中独角兽”带来的最大价值。
36氪:
你刚才提到的被你们pass掉的公司,是没看到的多,还是错判的多?
朱啸虎:
基本都看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pass掉了。
朱啸虎:
理论框架没问题,但你对市场的判断需要不断更新。
比方说毒这个app,我们看过,当时觉得卖潮鞋的市场不大,这就是我们对年轻人的错误判断。
36氪:
过去10年,你认为你犯过最大的错是什么?
36氪:
一个人说自己没投到的项目是最大错误,我觉得是一个比较狡猾的答案。
朱啸虎:
当时是我的师姐王琼很认真的向我推荐这个案子的,我是她投完后第一个看这个项目的投资人,就在旁边我们大会议室,见了张一鸣。
朱啸虎:
就是张一鸣这个人啊。
但我看不懂。
人和模式都没有看懂,就没投。
36氪:
是不是当创始人不是你偏爱的“早期单位经济模型就很好”时,你就难下决心扣扳机。
朱啸虎:
我们也赌人,但还是希望早期指标表现过得去。
36氪:
听起来这个故事要是再发生一次,你还是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朱啸虎: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开放心态,更愿意去倾听一下。
尤其像王琼这样靠谱的投资人推荐的项目,还是得仔细去聆听,多花点时间。
36氪:
但你后面这么多年好像还是保持和每个创业者聊天不超过20分钟的习惯。
36氪:
所以你的错过都和保守有关。
你没有因为激进犯过错误,都是因为保守。
朱啸虎:
那当然。
错过头条、拼多多这种都是极个别,如果你激进,踩的坑可能无数多。
36氪:
所以比方你觉得自己是个保守的人,就应该按你这种个性去做,而不需要有所调整?
朱啸虎:
我希望自己下次在面对头条这样项目的时候心态更开放。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法,千万不要因为外部变化改变自己的打法,我觉得这是更危险的。
朱啸虎:
实际上我还挺钦佩戴威他们的,到今天还在坚持。
36氪:
创业者和投资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刻,是将投资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还是优先考虑创业者利益,你觉得什才是好的选择?
朱啸虎:
我觉得创业者和投资人的长期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只是大家对利益的短期判断不一致。
但时间会告诉你答案,告诉你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朱啸虎:
比如小电,当时他给我们的价格远远低于我们给他出的价格,我们是按市场价格出的。
但他就表示非常希望你进来。
36氪:
前两天看到林欣禾的一个分享,说中国单笔回报超过10亿美金的项目DCM投了3个,另外有4家VC投中两个,金沙江是其中之一。
你平时会这样计算吗,谁是你的对手?
朱啸虎:
我肯定在算。
但风险投资这个事情不是零和游戏,众人拾材火焰高。
36氪:
风险投资投的公司都是原有行业里的创新者。
你认为风投这个行业本身需要创新吗?
36氪:
你怎么看孙正义这样改变行业玩法,即使最后结果未卜的玩家?
朱啸虎:
会受到教训。
改变这个行业是很不容易的,很多聪明人在这个行业里面,40年来它的玩法也没有被改变。
36氪:
你有没有算过概率,这个行业里的持续成功者,是激进型的多还是保守型的多?
36氪:
所以接下来风险投资就是一个理性游戏了。
对你来说还刺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