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病例讨论:类癌综合征的治疗

2018 年 2 月 23 日 肿瘤资讯 月下荷花

编译:月下荷花

来源:肿瘤资讯

大家还记得前段日子的热播剧《急诊科医生》中的“红孩儿心灵营养大师”吗?他最后的诊断就是“类癌综合征”。类癌综合征并不常见,如何识别其表现并规范治疗?斯坦福大学的Kunz教授以2份病例详细阐述了神经内分泌肿瘤和类癌的表现、检查与诊断,类癌综合征对心血管循环系统的影响以及不同情况下的治疗选择。


病例1

61岁女性,间断腹痛腹泻5年、偶有血便,诊断肠激惹综合征,饮食治疗。近半年腹泻持续性,伴颜面潮红、心率加快、窒息感,体检见颊、鼻、上胸皮肤潮红,慢性血管改变,肝大,化验检查正常,腹盆腔CT见肠系膜一2cm肿物,伴多个小的肝转移灶,活检证实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突触素和嗜铬粒蛋白阳性。


1

病理报告中至少应包括哪些内容以确定肿瘤类型和恰当的临床治疗?

A.Ki67

C.Ki67、有丝分裂指数、WHO分级和分化程度

B.WHO分级

D.任何信息均不足以确定肿瘤类型和临床治疗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NET分类

NETs起源于多数器官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因肿瘤复杂有多种分类,WHO分类应用相对较广,病理报告中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活检和切除标本应包括位置、WHO分级、分化程度、有丝分裂率和/Ki67;切除标本还要报告肿瘤大小、是否为多中心疾病、是否有神经周围侵袭、是否存在其它病理成分、有无淋巴结转移(受累和检出淋巴结数目)、TNM分期。


病理报告中还应显示使用的分类系统,NCCN推荐胃肠胰腺NETs系统,以避免不同系统名词重叠造成混淆并提供分级、分化细节,只明确NET或NEC(神经内分泌癌)不足以提示预后和确定治疗。肿瘤分化和分级与有丝分裂数和Ki-67指数有关,可确定WHO肿瘤分类:分化良好低级别(G1)NET,每10HPF有丝分裂<2,Ki67<3%;分化良好中级别(G2)NET,每10HPF有丝分裂2-20,Ki67 3%-20%;分化差高级别(G3)NEC,每10HPF有丝分裂>20,Ki67>20%。


多数病例有丝分裂数和Ki-67指数一致,当不一致时,如“分化良好” NETs的Ki-67 明显增高时,NCCN推荐使用更高分级,此时肿瘤虽划为高级别,但不必重新分入“分化差的NECs”。回顾性研究显示分化良好NETs伴高级别成分时,其结果与分化良好NETs相似,优于分化差NECs,治疗决定应予参考。


NETs分期采用AJCC分期,因肿瘤部位不同而不同,如胃、小肠、结直肠、胰腺、阑尾类癌、肾上腺和肺。TNM分期与预后有相关性,小肠NETs研究显示进展期T肿瘤预后更差,区域淋巴结受累明显影响T1和T2肿瘤预后。NETs分期作用不同于其它肿瘤,有时进展期NETs仍可良好生存并获益于治疗和手术,如细胞减灭术。


2

病理报告示有丝分裂数1/10HPF,Ki-67 2%,突触素和嗜铬粒蛋白阳性,诊断为转移性分化良好WHO G1小肠NET。治疗前哪项化验检查非常重要?

A.无需进一步检查

C.血5-羟色胺

B.尿24小时5-羟吲哚乙酸(5-HIAA)

D.血嗜铬粒蛋白A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类癌

一些NETs患者因激素分泌增多而出现症状,称为功能性NET,通过血或尿中相关激素测定可明确,功能性NETs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尿5-HIAA增高类癌综合征症状包括间断潮热、腹泻、腹痉挛、支气管痉挛,由5-羟色胺、组胺和速激肽分泌入血所致。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注意类癌,尤其小肠NETs,类癌占所有小肠NETs的35%-42%。诊断NETs的患者有激素过分泌症状时应行生化评估,无症状患者无需检查。24小时尿5-HIAA是金标准,5-HIAA是5-羟色胺主要代谢物。


检查前至少48小时应避免食用富含5-羟色胺的食物和药物,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富含5-羟色胺食物包括鳄梨、香蕉、含咖啡因产品如茶和咖啡、奶酪、哈密瓜、枣、山核桃、茄子、西柚、蜂蜜、猕猴桃、碧根果、菠萝、大蕉、李子、菠菜、西红柿及产品、核桃和红酒;增加5-HIAA的药物包括苯巴比妥、愈创木酚甘油醚(镇咳药成分)、尼古丁、安定、麻黄素、对乙酰氨基酚;减低5-HIAA的药物包括三环抗抑郁药、甲基多巴、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乙醇、丙咪嗪、甲基多巴、肝素、异烟肼。


不能行24小时尿检者,可行血5-HIAA检验,此时仍需避免服用相关药物和食物至少24小时。该患24小时尿5-HIAA增高至50mg/24h(2-7mg/24h),诊断类癌综合征,此类患者心脏疾病风险增加,该患进一步心脏超声检查无瓣膜异常。


3

该患应多长时间复查一次心脏超声?

A.该患基线心脏超声正常,无需再检查

C.无论有无症状每2-3年一次

B.无论有无症状每0.5-1年一次

D.有症状时检查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类癌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

类癌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很常见,中重度三尖瓣返流发生率59%,二尖瓣或主动脉瓣返流40%,右侧瓣膜受影响更大,发生机制不清,可能与5-羟色胺有关,因为有心脏疾病表现的患者24小时5-HIAA水平更高,5-羟色胺类药物可导致右侧瓣膜纤维化是为间接证据。因此对高水平5-HIAA或频繁潮热患者应注意心脏疾病,每2-3年一次心脏专科诊查和心脏超声检查。心脏症状主要表现为疲劳和劳力性呼吸困难,体检可见颈静脉怒张和心脏杂音,心脏超声具有特征性改变:心房和右心室增大、瓣膜异常、心内膜增厚和卵圆孔关闭不全。不推荐使用12导心电和胸片,可漏诊50%。


4

该患明确诊断为转移性、功能性、分化良好、小肠WHO1级NET伴类癌综合征。哪项治疗最恰当?

A.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然后观察

C.依维莫司

B.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SSA)

D.铂剂+依托泊苷化疗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因NET肿瘤变化很大,治疗也就很复杂,下图为治疗流程,激素分泌过多患者控制症状也很重要。NCCN推荐奥曲肽或兰曲肽一线治疗类癌综合征,开始使用短效奥曲肽皮下注射,每日剂量分3-4次注射,以便立即发挥疗效,长效药物同时应用,通常需2周才能缓解症状,SSAs除能控制症状外还能控制肿瘤生长,延长PFS(PROMID和CLARINET研究)。奥曲肽获批较早,治疗激素过多引起的类癌综合征,兰曲肽用于改善不可切除、中高分化、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胃肠胰腺NETs的PFS及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类癌综合征。

SSAs均可用于肿瘤控制,但缺少高水平数据,推荐长效奥曲肽20-30mg,1月1次肌注,延迟释放的兰曲肽120mg深部皮下注射,1月1次。二种药物作用机制、与生长抑素受体亲合力、肿瘤控制和症状控制及副作用相似,因此二者可任选其一。


该患短效奥曲肽200μg皮下注射,3次/日,长效兰曲肽120mg4周1次深部皮下注射,2周后兰曲肽释放达稳态,奥曲肽用量减少,偶尔因症状仍需使用。治疗中无副作用,肿瘤和症状控制良好,继续SSA治疗和规律随访。


病例2

65岁男性,转移性功能性分化良好1级小肠NET,每日排便8次,伴每日5-6次潮热,辛辣饮食后加重,1个月内体重减轻10磅,原发灶和转移灶无法切除,短效奥曲肽200-500μg皮下注射,3次/日,长效奥曲肽30mg肌注,每月1次。肿瘤控制良好,但症状改善不明显,24小时5-HIAA高于正常,心脏超声未见心脏疾病表现。


5

肿瘤控制良好,但症状疗效不佳时,以下哪项治疗最不恰当?

A. 提高长效奥曲肽释放剂量或使用频度

C.肝动脉化疗栓塞,继续SSA

B.按需加用短效奥曲肽2-3次

D.转为依维莫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有几种方法可用于肿瘤控制良好,但症状控制不佳时的治疗:增加SSA剂量,大部分患者提升剂量后症状可缓解,常用剂量40mg或60mg,每4周1次,更大剂量不会有更多作用,因受体已饱合;北美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建议可增加使用频度,由每4周转为每2-3周,但缺少数据支持;推荐长效奥曲肽治疗发生突破性症状时使用短效奥曲肽控制,200-500μg,3-4次/日,最高1500μg/24h;干扰素也有控制肿瘤和激素的作用,进展期肿瘤退缩率15%,症状控制率40%-50%,治疗毒性包括疲劳、抑郁和流感样症状;根据RADIANT-3研究依维莫司2011年获批治疗进展期胰腺NETs,2016年RADIANT-4研究结果显示较安慰剂明显延长PFS,OS也获益,小型研究显示亦能控制激素相关症状。


该患长效奥曲肽增至40mg后症状改善,短效奥曲肽用量减少,13个月后肿瘤控制良好,但再次出现腹泻,需每日使用短效奥曲肽改善症状,但注射部位出现明显疼痛,局部发生纤维化,未再能按需治疗,每日排便5-6次,影响日常活动。抗腹泻药洛哌丁胺、阿托品及饮食治疗获益很小,影像学检查和心脏超声无明显变化,肿瘤标志物、5-HIAA和嗜铬粒蛋白A稳定,提示肿瘤控制良好。


6

以下哪种治疗最佳?

A.增加长效奥曲肽使用频度

C.转为含替莫唑胺方案

B.由奥曲肽转为兰曲肽

D.继续长效奥曲肽治疗,加用特罗司他乙酯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类癌综合征腹泻的治疗

2017年FDA批准特罗司他乙酯250mg与SSA联合治疗类癌综合征腹泻,该药能阻止色氨酸转化为5-羟色胺,每日3次与食物同服,如需同时使用短效奥曲肽,应在特罗司他乙酯使用30分钟后。TELESTAR研究中特罗司他乙酯较安慰剂能明显减少腹泻并减低尿5-HIAA水平。药物治疗是类癌综合征的主要手段,但饮食对症状控制也很重要,尤其是症状明显、体重下降时,应减少触发症状食物摄入。


以下食物及饮食习惯应避免:暴食、高脂饮食、饮酒、辛辣食物、生西红柿、富含胺类食物、鳄、奶酪、香蕉、含咖啡因饮料、巧克力和含可可食物、椰子、蚕豆、发酵饮食、坚果、腌渍食物、黄豆类食物、酵母提取物。有益食物及饮食习惯包括:避免腹泻食物、4-6餐、高蛋白饮食、减少脂肪摄入、熟食蔬菜、低胺水果和食物(煮熟谷物和淀粉食物、新鲜瘦肉、低脂牛奶、低脂新鲜奶酪、烹饪蔬菜)。


7

患者采用特罗司他乙酯与长效奥曲肽治疗,哪项是该药最常见副作用?

A.便秘

C.恶心

B.抑郁

D.腹痛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特罗司他乙酯常见副作用

特罗司他乙酯通常耐受良好,常见副作用有恶心、头痛、谷氨酰转肽酶增高、抑郁、外周水肿、食欲减退、胃肠胀气、发热,少见副反应包括碱性磷酸酶增高、转氨酶增高。


患者新治疗耐受良好,短效奥曲肽明显减少,每天排便2次,然新方案治疗5个月时潮热再次发作,每天5次,腹泻也较前频繁,5-6次,同时有显著间断性腹痛。挽救性奥曲肽治疗效果甚微,影像研究见肝脏转移数量和大小均增加,原发灶稳定,24小时尿5-HIAA明显增加。


8

哪项是最佳选择?

A.考虑肝脏栓塞

C.考虑细胞减灭手术或消融治疗

B.细胞毒化疗

D.更密切监测肿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肝转移

75%小肠NETs会受肝转移影响,转移灶有限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有时甚至是治愈性的,当广泛转移或生长时,可行微创区域性肝脏处理,如肝动脉栓塞有很好的姑息作用,可改善长期生存、保留肝脏功能。目前有多种栓塞技术可用,包括经动脉栓塞(TAE),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动脉放疗栓塞,不清楚哪种栓塞的长期结果更优,RETNET研究拟进行评估,目前正在招募中。现有数据显示TACE治疗中位OS为39.6个月,36、60和120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9%、36%和20%;TAE中位OS为10-80个月;经动脉放疗栓塞数据有限,中位OS为29.4-39个月,需要更多研究明确该技术是否优于其它栓塞技术、哪些患者适合治疗、最佳治疗周期数、最佳治疗时机以及最有效的药物和操作方式。


该患接受TACE治疗,3月后腹泻和潮热改善,肝脏转移灶减少,尿5-HIAA减低,患者继续SSA和特罗司他乙酯治疗,密切随访中。


28个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临近旧金山,占地35平方公里,是美国面积第二大的大学。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相比美国东部的常春藤盟校,特别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虽然历史较短,但无论是学术水准还是其他方面都能与常春藤名校相抗衡。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和法学院在美国是数一数二的,美国最高法院的9个大法官,有6个是从斯坦福大学的法学院毕业的。
【CVPR2020】时序分组注意力视频超分
专知会员服务
30+阅读 · 2020年7月1日
【ICML2020-哈佛】深度语言表示中可分流形
专知会员服务
12+阅读 · 2020年6月2日
专知会员服务
26+阅读 · 2020年3月6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Blood】去甲基化治疗失败后,MDS应如何治疗?
Arxiv
8+阅读 · 2019年3月21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6月18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6月1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